对待慢性病的心理高招
喻建国
慢性病是人间的魔魇,它不会让人快速丧生,但却能长期折磨人,让人的生活充满着痛苦。在人间痛苦中,它可是占据了很大的篇章。
四年前我开始染上了过敏性鼻炎,它让我呼吸常常会发生困难,痰很多,而且明显地可以感觉这些痰液是从鼻腔里流到咽喉的。刚刚把满满的一口痰吐掉,立刻又有一口痰做了补充,自己的咽喉始终充满着痰液。寻医问药,一直无甚效果。
对于身染慢性病患的人来说,人们最好的对待方法当然还是要靠悦纳。世间万事万物,你可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这就像钱币,一正一反。该怎么看,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决定于你自己的想法。好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精神颓废。
身患慢性病对患者来说这是客观现实,你认它也罢,不认它也罢,它总是附着在患者的身上,挣脱是不可能的。既然来了,那就安之。怎样对待可是个体能够主控的。人们可以悦纳,可以悻纳,也可以抗纳。抗纳是一种状态,但是它是一种不可及的状态,再怎么抗,还得受。抗了再抗,可还得受。真是白抗了,真是一江春水付东流。
心态是个体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对自身行为的一种主宰性的反应,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处的一种感受性反应。悦纳是成熟心态中的一个元,要掌握悦纳,需要个体摒弃自己原先所具有的一切世俗性的观念,让自己在现实中超脱,在现实中圣洁,在现实中伟岸。
个体的作为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这便成了超脱。宋·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诗有曰:“从今诗律应超脱,新吸瀟湘入肺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有曰:“乐天 一生精究内典,勤脩上乘之业,一心超脱轮迴,往生净土。” 清·李渔《奈何天·伙醋》有曰:“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宋·方岳《海棠盛开而雨》诗有曰:“世无解语玉超脱,春欲负予金屈巵。”离开自己慢性病的现实,超脱于疾患之外。
圣洁,神圣而纯洁;脱尘并高冥。这是一种极高修养的面世。疾患在其域内无立足之地,即便插足也只能在时空的边缘中闪闪忽忽。慢性病在个体生活中顶多也就是闪忽一阵,不能久停。脱尘会把慢性病迅速扫进干垃圾箱中,高冥会把慢性病弃置于瓦砾堆下。
伟岸,身材高大挺拔,气质高明卓异。《新唐书·李从晦传》有曰:“ 从晦姿质伟岸,所至以风力闻。”《宋史·韩世忠传》有曰:“风骨伟岸,目瞬如电。”
《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有曰:“只为端卿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在伟岸者的面前,哪里还有慢性病的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