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祖居、故居和严复墓(《我的叔曾祖父严复》之五)


 严复祖居、故居和严复墓(我的叔曾祖父严复》之五)

严孝潜

(一)严复祖居“大夫第”

严复祖居坐落在阳岐伯仲山麓的上岐浦沿,门前有一条小河阳岐浦流往乌龙江,每天均可見到潮水涨落,严复的诗句“门前—泓水,潮至势迟迟”,就是指祖居门前的小河阳岐浦。

严复祖居原称“大夫第”,系因唐昭宗天佑年间,阳岐严氏始祖严怀英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因战功卓著,官拜朝朝清大夫,因見阳岐“山多灵石,水无浊流,天然明秀,为人文荟萃之乡,遂卜居焉。”就建房修屋定居了下来,因官拜朝朝清大夫,故起名“大夫第”。长期以来,一面高1.2米宽0.7米的“大夫第”竖匾就—直悬挂在祖居大门口上方,不幸在文革时被毁。

现存祖居为清初所建,坐西向东,土木结构,两进。由前后大厅、左右厢房、前后天井、左右披榭、门廊等组成,占地面积745平方米。前进(座)的大厅及其两厢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风火墙。后进(座)与前座有墙相隔,墙中洞开一门,以通行走,后座也面阔三间,但进深六间,比前座多了—间“廊头”,亦是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风火墙。后座与前座结构基本相同,但建筑质量此前座好了许多,前后天井和大厅也都此前座大,前座大厅地面是三合土,后座大厅地面用的是木板,而且地面后座也此前座抬高了许多,尤其后座的“廊头”,两边厢的木门窗都是透花木雕,地面采用大型的石板铺设。后座的后天井围墙前还建有高台石花廊,种值花草和无花果等。后座风火墙外北面还建有厨房等辅助用房和小花园种有枣树等,风火墙外南面,建有“外坊”,置有供人工加工稻谷的设备,同时还有—块空地,供放置粪楻用並建有厕所,为前、后座共用。在“外坊”还设有—个旁门,通向南边的小巷。

在“大夫第”后座“廊头”上挂有五块牌匾,“进士”一块、“文魁”二块、“拨贡”一块、“贡生”一块,文革时全被毁,是何人何时所得,不详。

严复在1861年九岁回阳岐,跟五叔严厚甫读书时,就住在“大夫第”后座披榭里。

到了清末,经过历代繁衍变迁,“大夫第”前座产权已归严复祖父严秉符所有,“大夫第”后座产权则归另一族系严秉云之子严恭澜所有,严恭澜单传独子严传慎,严传慎(习三)有四子:严家鹤(鼎铭、铭官、又盘)、严家鸿(鼎坤)、严家鹄(伯勋、鼎元)、严家鹰(继畬)。五女:长女珊瑚嫁李卓生、次女照屿姑嫁郑兴荘、三女玉树在北京嫁吕秋樵(君止、凤祥)长子、中山陵设计者吕彥直之兄吕伯远(彥深)、四女枝柯嫁陈长津。

严传慎就是严复在1891年给观澜、观衍两弟信中所提“本日得慎兄函,惊审伯母大人已归天上。”的“慎兄”。严传慎还为严复大儿子严璩1909年回乡任“福建度支正监理官”时,典到游家玉屏山庄房屋一座,做中间人。玉屏山庄这座房子,在1919年严复将其修缮一番,作为三子严琥结婚新房。严传慎还与严观澜(传安)合开过“慎安钱庄”,传慎、传安各取—字为名。严复在1892年元配王夫人病逝后,在写给严观澜的信中曾提到“复达道内嫂林氏,至为穷困,归日求帮,已经答应。可否自本三月起,由慎安店月支三员,以资度日,帐归敞处核还,心感不尽。”信中所说“慎安店”,就是指“慎安钱庄”。

严家鹤就是具体负责重修阳岐尚书祖庙工程、严复在日记或书信中,经常提到的“铭官”、“又槃”。如1921年严复在给大儿严璩的信中提到“尚书庙工程,翰周自切嘱开帐后已不过问,难得铭官、朱孟文两人极力营干”、“游家赎屋之事,已瞩铭官前往接洽”、“翰周、又槃黄昏来”等。

严家鹄又名严伯勛,1900年曾随严复从天津到上海避难,1911年参加暗杀时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凱的行动,1918年倍送严复回闽为三子严琥完婚,回到阳崎,因“大夫第”前进住不下,严复写信给在京诸儿告知说“尚在老居住。普贤(琥)则在后进,与伯勋等同居,颇觉安稳。”严复在1921117日的日记中曾记有“观斓与伯勋争执粪楻位置”,所述就是“大夫第”后进,“外坊”前、后进共用空地上所摆放的粪楻。

清末,“大夫第”前座风火墙南面有三间小而破旧的木房,那原是堆放什物的地方,严复在1866年因父逝,搬回阳岐时就住在其中的二间。当时“大夫第”前座房子已被典当一半给外人,余下二间房子已由严复五叔严厚甫居住。第二年1867年严复二伯父、严观澜父亲严恭诒相继病逝,严复二伯母也携观澜兄弟等摋回阳岐,也就住在三间小而破旧的木房中的另一间。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严恭诒之孙严家驺(伯鋆)在“大夫第 ”祖居南侧的这一个地块上,折除了小而破旧的木房,新建了一座中西式结合的二层洋楼,现尚存。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夫第”前进产权,北面的一半归严观澜之子严伯鋆,南面的一半归严观衍之子严伯淦(家骅)。

严复祖居“大夫第”,在1983年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二)玉屏山庄严复故居

玉屏山庄在阳岐下岐,在李坨山之东,环玉屏山而建,有数十座建筑物连片营建,四周围以风火墙,内有108间住房,并布设有鱼池假山、花园雪洞等园林建筑。它建于清末,为当时福州著名园林,富有地方特色。

玉屏山庄为阳岐乡人叶大庄的住宅,叶大庄为同治12年(1873年)举人,援例内阁中书,改靖江(今江苏靖江县)知县。光绪十年(1884年),因丁父忧给假在乡,适逢中法马江海战,协力办团练,战后论功补用同知,升知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任邳州(今江苏邳县)知州。1893年四十一岁的严复,从天津回福州参加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科考,途经上海时探望了同乡叶大庄,叶大庄也已多年没有回家,於是两人就结伴回乡。一天傍晚回到故乡,因严复祖居拥挤住不下,当晚就住在叶大庄的玉屏山庄中。此次回乡,叶大庄还写了一首五言诗:“村人迎归船,书箧两奴运。晚潮风又热,到门廿里近。荔枝惜已迟,龙眼啖不尽。蛤田蛋屋间,浪花绿接畛。数千桔柚林,园翁半族亲。望衡是茅齐,鱼饭过勿哂……”写出了故乡阳岐鱼果之乡美好风貌。但故乡的美好山水并没有给严复带来好运,第四次科考又告败北。

玉屏山庄景物之胜,在福州早就驰名,有人愿以千金易李垞—丘营建别墅,被叶大庄拒绝,只好画了—幅玉屏李垞全图,以表贵慕之意。后来,叶家家道中落,玉屏山庄被分割成数区,先后卖与他姓。

1909年严复长子严璩被“放福建度支正监理官”,回到阳岐,他看中了玉屏山庄中的一座房子,这座房子坐西向东,土木砖石结构,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只有一进,四面风火墙,前后有天井,中间为三间排木结构单层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中为大厅、后厅,左右为前后厢房,前后天井的左右均有披榭。厅堂宽敞,屋内建筑精巧,门扇和窗户均雕刻精美。

当时这座房子已归乡人游传朋所有,严璩遂请严传慎做中间人,由游传朋将这座房子典当给严璩居住,签有契券,严璩付给游传朋二千七百五十五元台伏,台伏是当时福建使用的纸币。

严璩在阳岐玉屏山庄的这座房子中,住了一段时间后,就搬到了福州仓前山,这座房子就一直闲置,无人居住。

1918129日严复为给三儿严琥娶妻,回到阳岐,在1216日(十一月十四)的日记中,严复记有“到下岐看房子”,就是指到下岐看玉屏山庄的这座房子。当晚严复写信给在京诸儿说:“本日螺州陈几士信来,言三哥吉期,拟定本月三十,明年一月一日。请于十八日送日单过去。但林家因屋宇迫隘,欲我们于卅日成礼后,即行回家庙見。并请我们于城内觅居,如无现成房屋,谓贞贤新购黄巷房子可以借用,但托陈陶菴接洽便可等语云云。我答:卅日子可用,但不必借柯房子,请其成礼后即行双双回崎,我们宁将下崎房子赶行缮葺洒扫,以备欢迎。如此,则三哥吉期并所居新宅,己算定着,故特通知汝等。在信中,严复又写道:“下崎房子,吾本日坐轿前往踩勘。屋已数年无人居住,颇呈灰稿荒芜之象,经一番花钱收拾,又添家俱铺陈,当有煥发之覌,比诸借宅城中,掷金虚牝,孰为合算,灼然明矣。”

时距婚期只有半个月时间,严复在本家族人的帮助下,将玉屏山庄的这座房子洒扫缮葺,收拾一新,作为严琥的结婚用房。

191911日严复在玉屏山庄的这座房子,为严琥举行了隆重的传统婚礼。严复在当天日记中记有“琥在阳岐玉屏山庄娶妻,台湾林氏。天雨,然亲友至者不少,约三十席。” 严复的孙女严停云(笔名:华严)在《吾祖严复》一文中,描术了当时迎亲的一些情节:“祖父在阳岐的‘玉屏山庄’里等著父親到福州城内楊桥巷去迎接新娘子。杨桥巷那儿,父亲陪母亲向挥泪不已的我的外祖母磕了头,大队人马这便笙筲鼓乐、浩浩荡荡的簇拥著花轿一路的向著阳岐乡迎神赛会般的游行著来。進了严宅,母亲像跌入另一个极其陌生的世界,脑子里迷迷茫茫的,只是哭,只是伤心离开娘亲的怀抱和娘家的窝。见了祖父磕了头后一切如何,人说玉屏山庄里摆开了三十一席喜筵,母亲却是全不知,倒不是日子久了不记得。

1919111日(十二月初十),是严复的生日,阳岐严姓族亲和亲朋故友为他做寿。他在玉屏山庄家门口搭了一个戏台,请来闽剧戏班,连续演戏三天。因严复自1893年与叶大庄一同回乡后,有25年多没有回来,乡亲们都想看他,所以严复长时间站在大门口台阶上,频频向乡亲们拱手,表示谢意,乡亲邻里凡是送“太平面”的,均设宴招待。

严复本想让严琥婚后定居阳岐乡中,但新媳妇娘家在福州城内楊桥巷,每次新媳妇归宁后回夫家,坐着轿子在田埂上前路遥遥的摇晃,天黑了,轿子两旁点上书有“严”字的大灯笼,颊上挂著揩抹不干的舍不得离开娘亲的眼泪。严复为了顾念新媳妇的孝思,决定搬到福州城内。

严停云在《吾祖严复》一文中,写道:“祖父是位极有爱心、体贴晚辈的阿家翁。阳岐住著,看母亲天天思母落泪,加上有一回夜半,一位祖父的堂弟不知道为什么竞来屋后想撬门而入,被两个由萨镇冰上将派来保护祖父的卫兵提著。这原是一场虚惊,但可把母亲赫坏了,所以,只不过两个星期左右的光景,祖父安排好一切,带着父亲和母亲从家乡搬到福州城内来。”

于是在1919118日至20日(十二月十七至十九)期间,严复就由阳岐的玉屏山庄搬到福州城内,媳妇所租下的郎官巷一座房屋居住。此前,严复在19日的日记中就曾记有“新妇归宁,觅居在朗官巷。”严复在玉屏山庄这座房子中,也就只居住了很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

以前有些书刊、文章说:民国七年(1918年)严复为给三子严琥结婚,到下岐看房子后,立即买下了这座房子,供严琥结婚用,並屡住于此。实际情况並非如此,明显有误也。

192010月严复再次回闽,一直住在朗官巷,並未回到阳岐玉屏山庄居住,倒是在192151日严复在给大儿严璩信中提到“阳岐之屋,嘱令赎典,闻游家尚无退宿之意,因其年来生意颇称顺手,富则润屋,闻其住宅久已大兴土木矣。但儿书中并未提及赎款若干,而按契面又看不清楚。当时闻系傅慎伯居中,顷己信叫铭官前来,拟交其前往接洽也。”在67日信中又提到“游家赎屋之事,已嘱铭官前住接洽”。

623日严复写信给大儿严璩告知“游传朋说五月廿一日来此面谈赎屋事,当有解决也。”1921626日(五月廿—),游传朋从阳岐来到郎官巷,与严复商谈並办理了赎屋手续,阳岐玉屏山庄的这座房子,又归回游传朋所有。在79日严复写信给大儿严璩说“游传朋于阳六月廿六日持台伏二千元前来,当将契券一束付之,所余找尾七百余元,除在京已收光洋五百外,尚短二百余元。”

玉屏山庄的这座严复故居,严复只在这里短短的住了半个多月时间,为三儿严琥娶了妻,並给自已过了六十七岁生日,还在此撰写了重修尚书庙的“启募启”。

玉屏山庄在1983年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福州郎官巷“严复故居”

福州郎官巷严复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西段,坐北向南,分主座和花厅两个部,总占地面积625平方米。主座大门向南,宽1.8米,高3.1米,双重。前为木条隔扇门,装在石门框内;后为串桶大板门,安装在石门框后的石臼上。门内前走廊设有插屏门。门斗两侧山墙正面砌墀头,单面坡顶盖,下为灰漫天花,山墙两侧接连围墙,突出门面排场的气氛。主建筑为五柱,四扇三间。正间分前后厅,中间用屏门隔开,次间为前后厢房。穿斗式构架,檐柱,出三跳插拱双坡顶。前天井宽广,有一座水井,庭院两侧为回廊,西廊有边门一扇,通向西花厅。后天井,仅33.5米,左右有披舍。花厅南面临坊巷围墙不开门,东侧小门与主座西廊通连。西墙设便门出入。前庭院宽8.1米,深0.5米,原有假山。花厅靠北,为双层楼平房。楼下为敞厅,构架采用新式三角架结顶。楼上为一单开间,室内白灰平漫天花,前后走廊、栏杆均为民国时期流行仿西方建筑纹饰,梯位一内一外。楼后另有两间小平房。   1991年市政府挂牌保护,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0525日,严复故居和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严复在19191月至5月,曾在此住过四个多月的时间。

191911日严复在阳岐玉屏山庄,为严琥举行了隆重的传统婚礼。严复本想让严琥婚后定居阳岐乡中,但新媳妇娘家在福州城内楊桥巷,每次新媳妇归宁后回夫家,坐着轿子在田埂上前路遥遥的摇晃,天黑了,轿子两旁点上书有“严”字的大灯笼,颊上挂著揩抹不干的舍不得离开娘亲的眼泪。严复为了顾念新媳妇的孝思,决定搬到福州城内。

严停云在《吾祖严复》一文中,写道:“祖父是位极有爱心、体贴晚辈的阿家翁。阳岐住著,看母亲天天思母落泪,加上有一回夜半,一位祖父的堂弟不知道为什么竞来屋后想撬门而入,被两个由萨镇冰上将派来保护祖父的卫兵提著。这原是一场虚惊,但可把母亲赫坏了,所以,只不过两个星期左右的光景,祖父安排好一切,带着父亲和母亲从家乡搬到福州城内来。”

于是在1919118日至20日期间,严复就由阳岐的玉屏山庄搬到福州城内,新媳妇所租下的郎官巷的这一座房屋居住。此前,严复在19日的日记中就曾记有“新妇归宁,觅居在朗官巷。”

严停云在《吾祖严复》一文中,又写道:“那是第—次祖父在福州定居,地点是郎官巷,是母亲娘家楊桥巷的邻巷。这时母亲回娘家,从严家大门走到林家的后门,距离只不过两三丈。祖父三年后便逝世在这幢宅第里。后来父母亲搬了两次家,我生在第二次住的家里。第三次搬的家离林家的后门不过数尺,地点也还是郎官巷。”

严复刚由阳岐搬到郎官巷 ,121日严复因近两个多月来,长途跋涉带病从京返闽、为三子娶妻、自己做寿、前两三天又刚从阳岐搬迁来郎官巷居住,“气喘大剧。”忙请“美医金尼尔来”诊治。严复在当天的日记中记有“在郎官巷病发几殆。”

严复126日在郎官巷还抱病为陈之祥所着《西湖游记》撰序。130日,严复大儿子严璩回到福州,朱明丽夫人也一同来到福州。这是朱明丽夫人在1900年和严复结婚后,时隔十九年才第一次来到福州,也是最后一次来福州。严复在当天的日记中记有“大儿归省,太太同来。”

21日(正月初一),是已未年春节,严复上次在家乡过春节是在1890年,回闽为母奔丧时,现时隔29年,和朱明丽夫人及大儿、三儿等于病中在福州郎官巷过了一个年。

严复在郎官巷,223日在写给唐山的四子严璿的信中讲:“吾之病状,三哥信当己详悉,兹不复覙缕。但病己匝月,前数日始下床,尚脚软头涔涔也。饮食已能进,不久冀其复原,但喘欬殊难愈耳。汝母在此尚平安。大哥定于月内回京。福州正月天气多阴雨,殊不宜病人,乡居更不便。此番若非三哥夫妇决断移城,吾之生死殆不可知。何则?医难故也。顷接汝二月十六号缄,甚慰。国文改章,从之亦大佳,不必发议论反对也。”

43日严复在郎官巷,作有《已未福州西湖修禊,题宛在堂》诗一首。

5月下旬,严复和朱明丽夫人离福州到上海医病。严复第一次在郎官巷住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1992010月严复回闽,第二次住进了朗官巷这座房子。1030日严复在日记中记有“定居郎官巷,见吾长孙。” 1222日是冬至,福州进入寒冬季节。严复在本年冬日,在朗官巷 “冬寒多病,拥炉摊书”为杭辛斋所著《学易笔谈》二集写序。

严复自回到福州,就一直住在郎官巷寓所,因身体原因,二个多月来一直没有出过门。1921115日,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信中讲“启者,以避北方严寒,于霜降前,踉跄归福州,坐卧一小楼,足未尝出户也。”

严复在这里所说的“坐卧一小楼”,就是指他回福州住在郎官巷寓所中的花厅小楼。小楼上下两层,上层有雕花阳台护拦,采光性能很好,严复将楼上作为他的书房和卧室,楼下作为客厅。

27日是农历庚申年除夕,严复今年和次女璆、三子琥夫归以及长孙觐祖一家五口在福州郎官巷过年。并作有《除夕》诗一首:

“除旧仍为夕,还乡未是家。枕高人病肺,鳞远壑收蛇。儿女天涯梦,寒梅水国花。邻儿争井水,明旦更喧哗。所居西编有井,是夕汲耆甚众。”

水井现犹存,保护完好。

除《除夕》一诗外,严复在这段时间中,在郎官巷还作有《病中述怀》一诗:

“投老还乡卧小楼,身随残梦两悠悠。病瘥稍喜安眠食,语少从教减献酬。壮志销沉看剑鼻,老怀回复忆壶头。遗踪处处成枨触,依旧城南水乱流。”

45日是清明节,因阳岐“大夫第”前座大厅墙壁墙皮脱落,严复今天在朗官巷“一气呵成写就特大屏八幅,为阳岐祖屋补壁。”

严复自返闽后,病体“诸证实未见大减,且自过沪以还,喘疾似较在京时为甚也。”请福州的美国医生治疗,“亦无何等效验”。此时朱明丽夫人“发议迁沪”,得到严复的赞同,认为“此计亦自不差”,遂写信给张元济,请他代为在上海觅屋,认为“迁沪早就得离此间,亦是佳事。”想尽快离开福州,迁往上海。但严琥认为以严复的病体,恐怕到那儿“均不舒服也。”

67日严复在给大儿严璩的信中讲“得五月廿七日禀,极慰。此间自阴历三月廿四日迎泰山后,大都皆是阴雨天时,乍暖乍寒,病体殊为不快。一昨张菊生信来,言沪上房子甚难觅,吾近有信与李伯行,乞其助觅。现尚未得其回信。如果上海房屋一时难觅,吾七月前总须与华严二妹北上,只得重往北京。售卖傢具之事,可嘱太太缓些作决也。老病之躯,无论跑到何处,辛苦是其本等,吾从此不复易地矣。”

严复在福州养病,心情—直不好。610日是端午节,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信中讲:“还乡后,坐卧一小楼舍,看云听雨之外,有兴时稍稍临池遣日。从前所喜哲学、历史诸书,今皆不能看,亦不喜谈时事。槁木死灰,惟不死而已,长此视息人间,亦何用乎以此却是心志恬然,委心任化,故人不必为我悬悬也。”

入夏后,严复身体稍有起色,想回北京。613日,严复与次女严璆同往西公园散步。16日严复写信给大儿严璩讲:“福州端节后,雨止便作大热,吾所居楼上,午后当至九十余度,惟晚间有风较凉,可以安睡三、四、五钟不等。至吾体中喘、欬、疴、痒四者,都比往常差些。初八日曾同二妹同往西公园,在草体上亦能行数百武,不甚觉苦,汝曹可放心也。……吾近极思京寓,以为沪居如果难觅,即今起程赴京,亦无不可,而老三则不以为然。”

626日阳岐玉屏山庄房主游传朋到郎官巷,与严复办妥赎屋事。至此,阳岐玉屏山庄的严复故居,又归回房主游传朋。

严复在郎官巷寓所很少出门,但心中一直牵挂着阳岐尚书庙重建工程,73日与次女华严赴阳岐,当夜宿“大夫第”老屋。第二天一早,严复就去察看尚书庙工程。然后又去拜祭了围屏祖墓,並到鳌头山,察看了自己的生圹,致祭了王夫人。当晚又回到郎官巷寓所。

因郎官巷寓所过于炎热,午后气温高达华氏九十余度,严复和次女严璆在713日去福州鼓山避暑,到830日才回到郎官巷寓所。

19219月下旬,严复喘咳加剧。103日严复在病中,因喘咳加剧“恐不能久”,遂疾力勉为书写了《遗嘱》。1027日,因肺炎医治无效,严复寿终于福州郎官巷寓邸。

199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将朗官巷严复故居公布为名人故居,予以挂牌保护。时该座房子有四户居民居住,另还有一家单位在使用,横七竖八的搭盖了一些另时建筑,再加上年久失修,显得非常破败。
    1996
年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成立后,非常关注郎官巷严复故居的修复工作,通过时在天津的全国政协委员严孝潜(严复族曾孙、严铭官(又盘)之孙),分别在1996年、1999年、2001年三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尽快修复福州严复故居”的提案。2001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对提案给以答复,称:“我省及福州市政府对修复严复故居极为重视,多次召开有关部门研究修复和开放事宜。福州市政府经过多次协调,今年6月已责成市文物局办妥严复故居房产所有权证并已拨专款65万元,用于严复故居的修复和产权补偿费。故居的修复工作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不改变原有的平面格局和建筑风格。正落将保留其晚清福州民居的建筑特点;被攺建的花厅前庭院将恢复其园林功能;偏座的修复将保留其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2001年福州市文物局和上海大唐美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上海大唐李玉棠先生损赠—百万元人民币,修复郎官巷严复故居並负责完成陈列布展工作,修复后产权归市文物管理局所有,并由市文物管局委托大唐公司进行三年时期的管理工作。大唐公司历经一年多的精心修缮,在200318日, 严复诞辰149周年的日子里,对外免费开放。

2006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收回郎官巷严复故居的管理权,严复故居又被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改建工程启动后,严复故居又划归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统一管理,经过2年多的修复和重新布展,朗官巷内的严复故居在2010.623日重新对外开放。在故居内用展板和文物的方式,展出严复少年砺志、投身海军、天演惊雷、教育救国、严复与儿孙五个主题。东院正厅展区围绕少年砺志、投身海军、天演惊雷、教育救国四个展示主题,介绍严复的生平功绩,其中在展柜内还展出了关于他的文物书籍。西院花厅展区以严复与儿孙作为展示重点,详细介绍了严复后裔在闽台两地交流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严复墓

严复墓是严复生前在1910年由长子严璩所建,1910年严复为归葬亡妻王氏(王夫人自1892年病逝天津,其棺木在1893年运回福州后,一直停放在阳岐的“丁厝”中,还没有下葬),嘱咐时在福建做“财政正监理官”的严璩,为他和王氏卜择“牛眠”之地,严璩将严复和王夫人墓,选择在家乡阳岐上岐村北的鰲头山东麓,亲自监督营造。墓为钟形,坐西南朝东北,有二圹,是夫妇合葬墓,其墓原规模不大,全深12米,宽88米,占地面积仅200多平方米,为花岗石和三合土结构,周以砖石围墙,有三层台,双重护臂。严复亲自写了墓碑“清候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墓碑两侧为卷书式围屏,上雕菊蝶、梅雀、松鹤、竹鹿等。围屏两侧为一对云龙青石柱,石柱上分别刻有“坐申向寅兼坤艮三分”、“宣统二年仲冬吉日造”。墓碑前的青石供案,案裙镌龙腾海上图案。墓台正前方竖立有一块大型横石围屏,上横刻有“惟适之安”四字楷书,寓意落叶归根,唯有这最适当的地方,是他的安适之地,这些碑屏均系严复亲自手书。

严复本拟要在1910年“八、九月间回闽,葬埋母妻两棺”,(严复母亲陈太夫人在1889年病逝福州后,其棺木也尚未下葬。)严复在69日给朱明丽夫人的信中讲:“原拟八、九月间回闽,葬埋母妻两棺,但近被钦点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恐届时又须在此应景。葬亲大事,不识年底做得到否?心中因此很为著急也。”未能如愿,但到1910年底,不知因何原因,严复也没有回闽办葬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隨着清王朝的覆灭,严璩的福建“财政正监理官”,也就成为泡影。1912916日,严璩离开福州去了上海。严璩这次在离开福州前,在严复的“寿域”中,先安葬了他的母亲,时严复正在北京大学任上,无暇回闽。

191812月严复为给三儿严琥娶亲,回到福州,直到1919年清明节,即将离开福州去上海治病时,严复“到山上墓。” 祭奠王夫人,才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己的生圹。

192010月,严复回闽避冬养病,住在郎官巷,几乎足不出户。 19215月,在郞官巷养病的严复拖着疲惫的身心,与次女严璆一同回到家乡阳岐,除了察看陈文龙尚书祖庙修复的情况外,还到鳌头山东麓查看自己亲择的墓地。谁也没有想到,半年过后的1027日,严复就在郞官巷病逝,1220日,与王氏合葬于鳌头山。

严复墓 在1961年被颁布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鳌头山本是一个小山丘,十年动乱,平整土地,小山丘几被夷平,仅存此墓,破坏严重。在 1983年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因墓年久失修,破坏严重,于1984—1985年福建省有关部门曾拨款,以石砌筑了被铲切的山坡驳岸,并划出一片土地,留待将来建设墓园,但因资金不足,就未作更多修葺。1986年严复堂侄女、严观澜之女严秀玉(珉),向中央有关部门及旅居美国的严复的长孙女严倚云教授反映了这些情况,1987年严倚云教授从美国汇款万余美元给姑姑严秀玉,用作扩建墓地资金;福建省有关单位在收到中央有关部门的批示后也非常重视严复墓的扩建正作,积极参与并拨款资助修建;上岐村民委员会也无偿划拨一亩六分地作为扩建用地。扩建以原墓为中心,向四周扩大,在墓的左右两侧及后侧建一23米高的砖墙,墓前筑一道40米长的石墙,墙中洞开二门,门上覆以石构悬山顶,沿门可拾阶而上至墓顶,扩建后的严复墓,面宽40米,纵深42米,占地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扩大了8倍。墓区内外还进行了绿化,墓前植常青植物,两侧及墓后植玉兰树。扩建工程于19887月动工,19894月竣工。严秀玉老人时年己70岁,来回奔波於福州城内和阳岐,监督工程进度,与美国严倚云教授和省有关部门连络,为扩建工程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严复墓扩建主工程完成后,严复的四孙女严停云从台湾在1991520日回到阳岐拜祖,到严复墓祭奠。严复的二孙女严係云从唐山也在200111月回到福州参加“纪念严复逝世八十周年大会”,并代表严复直系亲属,到严复墓前祭奠。

20042月,严复的三孙女、台湾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夫人、台湾妇联会副主委严倬云,从台湾专程回到阔别67年的故乡,参加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她携次子成允、次女怀箴。三女怀如和两个内侄,严复的长曾孙严正(严叔夏长子严以侨之子、)和严复的二曾孙严天立(严叔夏三子严僖之子),冒着菲菲春雨,到严复墓祭拜。当见到阔别60多年的姑姑严秀玉时,两人—见面,互相辨认着彼断此日渐老去的容颜,手紧紧拉在一起,姑姑用福州话和她谈起了家常:“你父亲生前交侍我,每年都要过来扫墓,我记着你父亲的话。”

2006年,严复墓被提升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