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持续改进基本理念


  精益生产持续改进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不断挑战现状,通过一系列小的改进获得最终改善的过程。持续改进是企业适应变化的基本准则。

  1、持续改进与精益管理变革

  新益为咨询分析企业进步大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管理变革与持续改进。

  ①管理变革是指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使企业在经营上取得新的、更加显著的成效;

  ②持续改进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不断挑战现状,通过一系列小的改进获得最终的改善。

  企业致力于持续改进,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这是“做同样的事情,比别人做得更好”的经营竞争力的来源。经营优势必然带来竞争对手的学习与模仿,随着学习与模仿的成熟,将会出现竞争趋同的现象,侵蚀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这往往迫使企业进行管理变革,改变管理方式,打破同质竞争的困境。

  管理变革实质是一个企业管理打破企业原有管理结构,在新的管理结构下开始新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从时间上看,管理变革的时间是短暂的,它是企业面对环境变化的战略适应;而持续改进作为企业长期的经营理念,始终影响企业的成长。因而持续改进成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2、日本发动机的故事

  日本的发动机起步较晚,在整个1950年代,它还处在引进美国技术进行制造的阶段。当时,美国拥有号称世界首创的十几项发动机技术,其发动机产品和技术称霸全球。可是进入1960年代中期,日本的发动机就开始返销美国,并且性能比美国同类产品优良,价格却更便宜,于是吸引了许多美国的客户。这让美国感到非常惊讶:短短十年,日本怎么可能造出这样的发动机,不知用了什么秘密的技术。于是派遣专家团到日本访问,结果到日本丰田公司的发动机厂现场参观时,令它们大吃一惊,原来日本沿用的还是当时引进美国的技术,只是每一项技术都被日本人做了改良,并且管理更精细。秘密就在这里。

  进入80年代,日本的汽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日本为扩大产能,政府推动发动机的投资,当时日本政府经过分析预测,认为国际油价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主流需求应该是相对小功率、省油的发动机。于是投放了大量4缸直列机的生产线。可是投资还未完全见效,世界石油价格回落,美国等西方国家又开始转向购买大功率的V型发动机。这让日本陷入一个困境:是不是重新投资新建V型发动机生产线?这将会损失巨大,而且时间不允许。它没有选择重新投资V型发动机生产线,而是集中技术力量对4缸直列发动机进行改良,以应对V型发动机的攻击。结果,在80年代末推出新型发动机时,性能优于V型发动机,让美国人以为日本发明了一种较V型发动机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

  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持续改进的成果毫不逊色于管理变革、技术创新等的成果。“当今调整发展的公司不一定是长期发展的赢家”,“美国公司已经在高成本削减和重组机构,它们解雇人员,缩减和关闭不太盈利的部门。但是没有改进公司内的经营方法。如果你去生产现场,你会发现其改进只是减少人员和厂房,没有对人员操作、减少成本、改进质量和满足顾客需求的公司文化进行改进。这样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是不行的”。

  3、欣赏,而不是审视

  与管理变革的破旧立新不同,持续改进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创新过程。即使如此,改进过程也是充满波动、曲折的。

  ①由于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没有建立;

  ②由于改进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新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实践检验。

  不可避免地,我们会遇到新的问题,甚至出现短期内不如改进前的水平。这往往成为我们改进成功的最大障碍。战胜它的关键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欣赏它,还是审视它?

  什么是欣赏与审视?好比小伙与姑娘约会,两人一坐下来,畅谈人生、理想,于是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也许没有注意姑娘脸颊上有一颗痣,这是欣赏;两人一坐下来,首先发现姑娘脸颊上有一颗痣,于是姑娘的话一句也没用心听,这是审视。改进就是与成功约会。欣赏,让我们看到机会;审视,使我们被问题堵塞。一切就看我们的态度。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您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辅导老师会竭诚为您解答相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