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润 枯涩 干裂
喻建国
圆润是物体表面光滑润泽的反映,延扩至对声音的感触上则是声音滑利甜润的反映,延扩至对人的技术的感觉上则是技法圆熟流利的反映。成熟心态中的运谐有圆润的支持。圆润的不尽动力来自神圣与高尚,是升华的铺垫,那动力始终以微力的形态出现,但是其力度的大小,方向的灵活,恰到好处地必将时空所在的世间合力导向和谐的方向。液体渗入固体的过程古人常用“润”字表达,圆润可以产生无磨擦的效果。运用圆润就是运用无摩擦,在处事过程中,让一切突变均寓于渐变中,让一切尖锐的矛盾均化解为若干个不再尖锐的小矛盾群。运用圆润本身又是一个柔和的无摩擦的过程,这是处事最高级的手法,古代兵书中所谓“不战而胜”,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传播和授业中的“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最高处事方法的展现。
枯涩,枯燥,呆滞,粗糙,无润,迟钝,晦涩,组成了一个枯涩群。枯涩是圆润退化后逐步形成的一种状态,人们接触到这种状态时,一股枯燥的感觉迎头扑来,眼观其影呆滞傻愣,抚其表面粗糙麻木,整个存在无液留储其间。枯涩之人反应迟钝,若有表露必为晦涩菌集。操持次成熟心态的人在其运转中经常会显示出组成运庸的枯涩。当人们的心理状态缺少了圆润,就必然慢慢地向苦涩趋附。这时人们就需要加液施润,向圆润趋附。如果不做努力,就很可能会向干裂靠拢。
存在因为缺液而形成裂开状,使存在的整体受到分裂的威胁。在农耕社会中,因为耕地缺少雨水的滋润,耕地就会出现干裂的状态。在人们的心理状态中,如果长期得不到成熟的滋润,人的心理状态就会从次成熟向不成熟过度,枯涩就会向干裂演变。运庸会渐渐变为运糟。
人的心理也像土地一般,需要阳光雨露,雨露就是滋润剂,人的心理经常需要利他、升华、悦纳、预筹、幽默、好学、善动和运谐的滋润。在我国实际上还有成熟文化,中华渊源流长的文化中蕴藏着成熟,它是中华民族始终得以长远延绵的神助。在成熟文化中有一股成熟逻辑,它自成体系地让中华民族得到滋润。利他,不仅是利小他,更要十分关爱利大他;升华,让民族的延绵和兴旺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中每一份子的不倦追求;悦纳,和中华民族的兄弟姐妹长相处,何时何地不能找到让自我喜悦的所在;中华文化中有无穷的谐趣,高尚的有深刻人文内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使人产生舒心欢悦的文化内容比比皆是,它让所有的难处和尴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中华幽默所淹没;未雨绸缪,一切上中下悉数在囊中,挥智能解前进途中所有坎坷;好学不倦,把科学日日习来,宇宙皆在心间;动静交替激抑,静为储能,动为挥能,能量守恒,来去自如;好一个圆润、枯涩与干裂,把运谐操持得上天入地,神妙奇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