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学城嫩绿的银杏
2020年3月23日下午,我从微电园坐车沿着学城大道、西园西街到沙坪坝区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街道两旁绿化带树木长成2米高左右,春天银杏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绿化带常绿灌木、乔木及小花灌木或草花间植,色彩丰富,赏心悦目。大学城、微电园地处西部槽谷地带,缙云山、中梁山纵贯南北,长江、嘉陵江相向奔流,拥有寨山坪20平方公里天然生态绿心,生态公园密布,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智力工作者及蓝领工人,绿色的生态环境、充沛的氧气环境,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新区,“有科技、有人文、有历史、有山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良的环境就会产生优良的管理,重庆高新区、大学城是重庆市政策最优、活力最强、要素最集聚的创新创业高地,加快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跻身一流高科技园区,努力成为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内陆开放高地的标志性支撑平台,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贡献高新力量、展现高新作为。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首批2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16年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2019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的重大决策部署,赋予高新区建设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和发展使命。重庆高新区管理范围包括直管园和拓展园,负责直管园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依法行使有关区级行政管理权;统筹拓展园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经济统计等有关经济管理事务。直管园是科学城核心区,包括西永微电园全域,沙坪坝区曾家镇、西永街道、虎溪街道、香炉山街道全域,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走马镇、含谷镇、巴福镇、金凤镇、石板镇全域;拓展园包括大渡口区建桥园区A、B区和跳磴镇全域,沙坪坝区凤凰镇、青木关镇、回龙坝镇全域及丰文街道、陈家桥街道、土主镇部分区域,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石桥铺街道、二郎街道、陶家镇、铜罐驿镇、西彭镇全域,北碚区歇马街道全域,巴南区木洞镇、麻柳嘴镇全域,江津区德感街道、双福街道全域及圣泉街道部分区域。
重庆高新区构建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形成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西永综合保税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多个新型产业园区,西永综保区进出口值占全市42%,在全国96个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4位。年产笔电等智能终端设备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初步构建起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单层石墨烯薄膜规模化生产线,获批建设西部首个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科学城将围绕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主导产业,瞄准5G应用、集成电路、精准医疗、新材料、检验检测等细分领域,引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金额大、带动效应强的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重庆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要素聚合、主体协同、服务优良、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生态和营商环境。聚集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陆军军医大学等高等院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等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5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7家,市级及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个、其中国家级5个,全市2家A类评价国家级孵化器均在重庆高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6%。设有西南首个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在全国率先试点,科技创新券、种子基金等改革举措在全市引领示范。
重庆高新区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5G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抗体疫苗、生物治疗等生物医药,石墨烯新材料、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有前瞻性、具竞争力、跨界融合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重庆高新区围绕“人—科—产—城”多维度需求,将充分发掘寨山坪等自然生态,高标准建设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精心打造梁滩河生态水系绿色长廊,布局畅通南北高新主干道,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新区。同时,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的诚信务实作风,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流营商环境。
重庆高新区提出,坚持科学规划引领,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科学城,把西部槽谷整体打造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示范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先行区,引领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围绕“人—科—产—城”多维度需求,重庆高新区将充分发掘寨山坪等自然生态,高标准建设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精心打造梁滩河生态水系绿色长廊,布局畅通南北高新主干道,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新区,发扬诚信务实作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未来,重庆高新区将围绕打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引领,营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生态,通过招大引强,形成产业集聚成链的新优势,以创新型产业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
蔡律 2020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