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重庆璧山区规划
璧山规划展览馆于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5万平米,总投资约1.2亿元(由中规院—深圳汤桦建筑设计所规划设计)。整体建筑由3座三角形楼层围合而成,坐落于东林大道,紧邻秀湖国家湿地公园。
我们现在所处位置是2号楼的序厅。请大家看左边这一块,这是璧山人文历史浮雕墙。璧山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璧”而得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制,史出“双状元、十翰林”,素有“巴渝名邑”的美誉。2014年5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卫生区等18张“国字号”名片,具有“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独特气质。
我们再看右边,这是璧山地形地貌浮雕墙。璧山区位优势明显,处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上,是主城区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璧山为南北走向的条状地带,幅员面积91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4万,常住人口74万,辖6个街道、9个镇。其中,黄色亮点代表部分镇街所处的位置,白色线路代表穿境而过的交通路网,红色亮点则是我们即将通过沙盘模型看到的中心城区。
各位来宾这边请,我们将去到展厅,从沙盘上了解璧山的规划情况。展览馆处于璧山新老城区的结合部位,从这个连廊看出去,后面这一片建筑密集度高的区域是老城区,前面这一片区域是规划建设中的新城区。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璧山70平方公里的城区空间发展规划沙盘模型。透过该沙盘模型,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到璧山的区位交通条件、生态宜居环境、城市功能布局、未来发展方向等。
璧山为重庆主城西进“第一站”,北饮嘉陵江、南饮长江,东依缙云山生态区、中连茅莱山都市田园产业生态区、西靠云雾山生态区,是一座“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的魅力城市。我们坚持规划引领,立足五年、放眼十五年、展望三十年,按照“150平方公里、200万服务人口”规模前瞻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未来城市发展将跨过茅莱山,城市格局也将由“两山夹一槽”变为“一山带两翼”。按照市里对各区县的功能划分,璧山的发展定位为:全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军民融合的高新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田园都市康养休闲旅游示范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璧山交通。璧山境内高速、高铁四通八达,构建起了“东融西进、北连南合”的现代交通体系。为快速融入到重庆主城,2010年9月建成了首条城市隧道—璧山隧道,该隧道全长3025米,通过它5分钟即可到达重庆大学城,8分钟可到达西永保税港区。六旗隧道、金凤隧道也即将启动建设,六旗隧道直通重庆大学城教育创新资源集聚区,金凤隧道直达九龙区高新大道,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与主城的“时空距离”。区内有4条建成通行的高速公路,分别是北端的渝遂高速、渝蓉高速,以及南端的成渝高速和九永高速;西边即将开工建设渝遂高速支线;南北向正在建设合璧津高速,全长约63公里,预计2021年建成投用。届时,璧山将形成“五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所有镇街通高速。
我们看到的这条绿色线路,是成渝高铁,现已经正式运行,通过它55分钟即可到达成都。过境璧山的渝昆高铁已经动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将于明年启动建设。同时,为加快构建物流体系,正在谋划建设璧山连通渝新欧班列和长江货运港的铁路线。我们看到的这条蓝色线路,是地铁1号线,已经全线贯通至璧山,将在今年年底通车运行,到那时璧山到达大学城尖顶坡站只需5分钟。规划中的地铁27号线,还将直接连通璧山与重庆东站。顺着绿色线路往北走,是通往铜梁区的都市快轨,全场33.8公里,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后璧山到达铜梁只需20分钟。以高铁、地铁等交通路网为支撑,我们将采取“TOD+”方式,加快推进六旗乐园片区的城市发展。另外,备受关注的重庆第二国家机场可能也会选址于丁家街道,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0万吨。
以上是璧山城区外部的交通路网情况。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内部,目前城区内部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交通路网。第一条,璧青路—连接璧山和青杠街道,是国道108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条,东林大道,也就是展览馆旁边的这条道路,它承接起了新老城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条,黛山大道,全长31公里,为双向8车道的百米景观大道,这条南北走向的大道,不仅协调了城市南北发展走向,也为璧山中等城市发展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沿着黛山大道,我们还将建成一条新能源公共捷运系统,全场15.4公里,内设15个站点,它连接地铁站与高铁站,把六旗乐园、秀湖露营基地、枫香湖儿童公园等城市旅游景点串联起来,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投用。第四条,双星大道,直通璧山隧道,是目前连接璧山与重庆主城最近的一条道路。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城市功能分布情况。俯瞰整座城市,俨然一座大公园、一片大森林、一个大景区、一组大水系,具有“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大美意境,曾被郭沫若盛赞为“黛山秀湖”。整个中心城市主要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区域。
老城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璧山人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近年来,我们对老城区实施了旧城风貌改造、皮革作坊关停、璧南河综合治理、沿河绿廊打造等一系列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老城区已经焕然一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璧山工业园区。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重庆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璧山高新区秉承“绿色、环保、低碳”理念,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布局有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国家智能化示范园区、中意创新产业园、中新合作智慧区、中小企业家园等产业功能区。截止目前,入住企业1146家,规上工业企业达354家,投入产出强度为102亿元∕平方公里,成功引进比亚迪、康佳、中国中车、中南高科等优质项目。按照市委陈敏尔书记要求,高新区承载着“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的重要使命。根据公布的方案,璧山高新区也是重庆科学城“一核两区”的构成部分,特别是金凤隧道通车后,璧山高新区将和重庆高新区连成一片,真正实现联动发展。璧山高新区将致力于内涵式发展,在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上下功夫,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着力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
新城区,位于建城区以西、茅莱山以东,红线范围以内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在新城区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保护好山水生态基底,多为城市种绿、为生态留白,将更多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切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一片区域是新城区的核心区域,规划布局了占地1100亩的公共服务中心片区,片区内有行政中心、人民广场、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公园。沿着水体,这一片是占地1500亩的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内有秀湖水街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主要承接非遗文化的体验、创意和生产;建有“企业之家”,主要开展“部门摆摊、企业赶场”活动,为政银企面对面交流提供平台。这一片是秀水湾商业商务中心,占地850亩、体量160万方,布局有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同时,新城区的配套功能实施也非常完备。这是璧山中学,占地400亩,投资6.3亿元;这是区人民医院,占地150亩,投资约10亿元,是一所三甲综合型医院;还有实验小学新校区、御湖小学、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新址也将迁建到新城区。这是茅莱山脉,是都市田园产业生态区,我们将依托茅莱山良好的自然风光元素,遵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标,规划建设茅莱山都市田园生态公园,并与观音塘湿地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古道湾公园联合打造国家5A级都市田园风景区。茅莱山以西地域,我们规划30—4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城市西拓展区。
城市的北边,这里是国际文创产业生态区,正在修建中的六旗乐园,分水乐园、陆乐园2大板块,数字体验园已经建成投用,预计2020年全面开放乐园、酒店等项目。在渝蓉高速以北、渝遂高速以南、缙云山以西地域,预留1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大学城B区,创建国家产教融合生态示范区。璧北区域,是大健康产业生态区,以大路街道为中心规划300平方公里发展大健康产业,拟布局2个产业小镇和10个居住组团,依托乡村资源发展田园康养乡居产业。璧西地域,这里是国际体育产业生态区,在大兴镇预留体育赛事用地,用于兴建大型体育设施,主要为重庆或璧山承接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提供保障。璧南区域,在丁家这里将建设临空产业生态区,南部其他区域将建设农文旅产业生态区。在全域范围内,我们正在推动30万亩现代农业基地转型升级,聚力打造服务于重庆的“菜园”“果园”“花园”。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着力打通智力和财力、科研与市场的通道,依靠价值链、利益链、科技链、金融链、人才链“五大链条”有机耦合,实现“科研+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将璧山成为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放眼全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主要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大学城(璧山)科技创新生态社区,一个是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
大学城(璧山)科技创新生态社区,位于璧山高新区,紧邻东林大道,为3栋高楼的建筑群,面积9.5万平方米,体量40万方,主要入驻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实验室、中试平台、人才培训基地。
这一片区域,是规划中的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请大家移步左边,我们通过沙盘,对小镇进行补充。小镇以“智创科技镇、田园休闲谷”为总体定位,位于莱茅山脚下,紧邻黛山大道和地铁1号线璧山站,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地铁27号线也将经过小镇北侧,通过地铁和六旗隧道5分钟可到达重庆大学城。小镇依托茅莱山田园都市生态公园的山水脉络,生态绿化覆盖率高达70%,建设用地仅约2.2平方公里,建设规模仅210万方,平均容积率仅0.33。小镇布局“一心、两区、三配套”:一心,即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提供运营管理、资金融通、人才培养等“一站式”服务。两区,即高校科研区、企业科创区,分别布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专注科研开发的知名企业;三配套,即活力推广配套区、商业活动配套区、智慧生活配套区,实现产品推介、商业休闲、智慧居住等功能。
蔡律综合 2020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