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韬股份,营收首次下滑


 

 

炒股一定要有一个操作标准,简单可执行的标准,越简单越好。本人用年线炒股,连续五年盈利,每年只操作几次,每次持股周期短的一个月,长的半年,不看消息,不追热点。如果你想轻松愉快的赚钱,请关注我。

最近,有几个伙伴说,每天看到好多股拉板,自己的股不涨,心里难受,这是人之常情哈,离市场太近,难免会受市场影响;

 

 

某些股,别看它很疯狂,但最后的结局都只有一个,一地鸡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千万不要羡慕那些短期抓几个板的同志,这只是你看到的表现现象,背后的真实情况可能真的很糟糕。

 

 

 

对于一些所谓的题材,所谓的科技股,在上涨过程中,会受到业绩不稳定而产生巨大回测,其实投资者很难在上面赚到钱;当我们看到时,涨幅已经很高了,进去之后,往往又成了接盘侠。

 

 

 

在A股,不管是消费股,还是科技股,逻辑都是一样的,都要以业绩说话,离开业绩,都是扯蛋,只是科技股对业绩的容忍度更大一点而已,而不是很多人所说的,A股特色,专门炒垃圾,越垃圾,涨的越疯狂。

 

 

 

从今年上涨的科技股标的来说,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观点:

 

 

 

1、比如5G高频高速PCB板的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和生益科技,受益于5G基站建设催生的巨大需求,业绩量价齐升,引发股价持续大涨,沪电股份昨天披露中报超预期一点,直接高开拉板;

 

 

 

 

2、比如半导体芯片设计的韦尔股份、圣邦股份、汇顶科技、卓胜微、博通集成,北京君正,整个行业景气度开始回升,业绩已经体现或者未来业绩会改善,引发股价持续大涨,昨晚汇顶科技披露2019年中报,业绩量价齐升,营收同比增长107.91%,净利润10亿,去年同期1.1亿,同比大增806.05%,二级市场股价触及215元天价;

 

 

记住一句话:有业绩支撑的个股,资金是中长期运作的,调整就是机会;纯粹题材炒作的个股,资金是短期运作,属于投机资金,资金的属性不一样。

 

 

北京君正,今天清仓了,当初说了三只,另外两只是华星创业和台基股份:

 

 

 

1、华星创业在7.2日明确说了拉黑了哈,第三方的网络设计公司,应收账款高,现金流极差,创始人把公司都卖了,趁概念多一点,跟5G和华为也没啥关系;

 

 

 

2、台基股份,功率半导体器件企业,主业也不赚钱,并购了个文化产业,这个也不稳定,成本还高,最大的成本就是明星了,戏子比科技人才赚钱哈,现在连光线传媒都扑街了,其他的更不行了;

 

 

 

我发现一个规律,A股里搞两条腿走路的,最后大部分都会扯到蛋,特别是那种,主业做不好,跨界在并购一个产业,只会更糟糕,只有专一的公司,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才是诞生牛逼公司的摇篮。

 

 

 

为此,6月11日,我单独说了一次北京君正:

 

 

拿了快四个月,现在感觉很轻松,当初在下面整理了30多个交易日,而其他的股票突突突的涨,是很考验人性的,亲身经历你才能体会哈,申明,我不知道它涨的这么好,简单说,就是买几只,不行的就卖掉,找机会补仓好的;

 

 

 

有的伙伴说,“你不追热点,不看消息,还叫人追热点5G,氢能源”,解释一下哈,首先是主业能支撑股价上涨,这是最重要的,其次主题只是提升弹性而已,主题指的是热点,最起码有业绩支撑的,业绩已经体现或者未来业绩会改善,每天热点很多啊,我就没做,我也没追哈!

 

 

 

昨晚雄韬股份披露了2019年中报:

 

 

 

营收13.6亿,同比下滑14.11%

净利润8363万,同比增长197.56%

扣非净利润2286万,同比下滑20.19%

 

 

 

公司在一季报时,对上半年的预告是,净利润同比增长99.26%-149.07%,盈利5600-7000万;

 

 

 

虽然净利润超预期,但是扣非净利润是下滑的,当初我跟很多人一样,看到中报预告,对中报都很期待的,特别是在业绩变动原因描述的很好,燃料电池顺利,锂离子业绩大增,越南工厂订单饱满,不过最后我研究过,也专门说过,中报会一般般;

 

 

 

我们看看营收构成,如下图所示:

 

传统蓄电池业务全部下滑,燃料电池营收1800万,2018年全年8362万,估计也不会很理想,传统业务虽然毛利率有所提升,没了营收也就没了利润,利润的增长一定是来自于营收的增长;

 

 

这是公司上市以来,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如下图所示:

 

 

对此,公司给出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67.01%-108.76%,盈利1.2-1.5亿,特别对三季度做了解释:公司持续地加强内部管理、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和费用 等措施从而提升产品毛利率,增加公司利润及处置子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说明营收并未改善哈!

 

 

 

PS:感觉好,欢迎点赞,转发,有问题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