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视觉沟通代入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被摄体的质感,所见如所感,是观者恰似能亲身经历有共鸣的基础。众所周知,光线能改变质感,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多数情况下都是用自然光拍摄,摄影者可以思索考虑从自然光的角度探讨光对质感的影响。利用光线将被摄体的细微纹理、独特的本质结构表现出来,从而给观众一个强烈的视觉感受。
光线的特点:
散射光适合拍摄表现细腻平滑的物体,例如电镀的金属器皿、玻璃和一些容易反光的物体,可以使表面带上温柔的光泽,呈现出光滑的质地。
侧光属于硬光,适合用来表现主体的立体感。侧光有助于阴影的显现,适合拍摄表面略粗糙的物体,例如木材、树木等,使得表面投射出点点的阴影,强调纹理的质感。对于一些透明的物体,可以利用侧逆光、逆光加强通透的质感。
逆光表现通透投射的效果。剪影、轮廓光影是逆光的常见效果。摄影者在进行逆光拍摄时,需要结合拍摄效果进行眩光的消除,可以寻找合适的位置或使用遮光罩避免这一现象。
如何进行质感凸显?
不论是自然光还是室内拍摄,摄影者都要遵循一个太阳原则,在用光布局时,结合光线的软硬以及光线的位置,进行效果的查看。表现被摄体的质感,要符合视觉的审美习惯,并弱化掉不利于主体表现的质感,让画面质感强烈,被摄主体立体感或通透感十足。
想要获得一幅成功的质感强烈的照片,摄影者首先应该做的是寻找合适的有利于主体质感的拍摄角度,这其中包含光线的布局以及构图的确定,通过合理的曝光,拍出质感强烈的摄影作品。
本文由赵许生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赵许生艺术简介:
赵许生,河南遂平县人,八十年代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系,摄影家、作家、航空摄影专家、资深媒体人、中央级媒体副总编辑、主任记者、中国百家媒体记者联盟发起人、赵许生摄影实战营首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