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四日(8):大唐芙蓉园的灯光秀
2019-5-2
出大慈恩寺,往东穿过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前往大唐芙蓉园。
据说芙蓉园原先是唐朝的皇家园林,就像北京的颐和园一样。不过,今天的颐和园是古建,而现在的芙蓉园却是新建。我上次来西安就听说过大唐芙蓉园,但一来对人造景观没兴趣,二来一百二十元的门票也让我犹豫,就没进去。
我们从东北门进入园子。门口拥堵着大群游客,我想象着进入园子后就是煮饺子的景象。排队的时候才了解到,大唐芙蓉园的主要景观是夜景,所以下午才开门,我们去的时候开门才一个多小时。
景区的中央是个湖泊,在这个季节,已经没有芙蓉了。这湖泊应该就是曲江吧,当初白居易应该在这上面泛过舟,吟过诗。湖泊四周布局着亭子,阁楼,石坊,小桥……建筑一律是仿唐的摸样,古色古香的。
在湖边廊道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补充营养。便利店有充电器出租,在景区内任何一个便利店都可以归还。真是便利。还看到几处无人售货商店,刷卡进入,刷卡付账离开。虽然是高科技,我却不觉得方便和必要。交易还是人与人直接打交道有意思一些。
湖泊东南一角有“胡市”,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边贸街”,主要是洋人经营洋货。听到有锣鼓的喧嚣传来,过去一看,原来是云南佤族表演的“上刀山”。这种表演我看过很多次,不觉得有什么新奇的。其实我从心底里还有些反感,这种表演只是在展示落后,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湖泊正南有紫云楼,是大唐芙蓉园最高的建筑,也是标志性建筑。楼道里,走廊上,厅堂中到处挤满着人。我跟大家一样,盲目往里挤,也不知道可以看到什么。二楼的音乐厅有音乐表演,似乎在在演奏唐代的音乐。半个小时一场,每场演奏几首乐曲。只听得到吱吱呀呀的乐器声响,什么韵味也体会不到。
音乐厅门外朝着湖面有个看台,还是沙发座位。听说大唐芙蓉园的夜景之一就是水幕电影,这里应该是最好的观赏位置。坐下之后仔细看看,原先放映水幕电影的位置正在维修,上面活动着各种工程机械。再一打听才知道,水幕电影看不成了。
坐着休息了十几分钟,我们在等待夜幕降临。听到一阵阵的高音喇叭喊话,“清场了,请大家迅速离开。”那声音庄重而威严,一遍一遍地播送着。我感觉到一激灵,懵然中想起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游行的情景。我参与过的最后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的九一八,是为纪念国难的游行。呼着口号,排着队伍到了广场,有人在演讲,有人在歌唱。到了十点左右,就听得周边一阵一阵的庄严而威武的喇叭声,“清场了,请大家迅速离开。”
沿湖继续转悠。
一支游行的队伍经过,朝西门走去。走在前边的是骑着高头大马的武士,随后是宫女,太监打扮的人群,绵延着有二三百米。再过一会儿,听到西门方向传来锣鼓喧天。原来,这是每天例行的仪式,唐玄宗巡幸芙蓉园,夜生活开始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湖边的彩灯渐次打开。我们走到湖北岸的时候,紫云楼的灯光亮起来了。真是壮观的场景。灯光闪耀着,变换着,紫云楼倒映在湖面上,像是一只展翅的大鹏。我们坐在湖边亭子下欣赏夜景,如痴如醉。
身后的草地上,一组白色雕塑,是妖娆肥美的唐代丽人。这组叫做“丽人行”的雕塑,取自杜甫的诗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那雕塑应该是汉白玉的材质,柔和的灯光打在上面,让人感觉确实是“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其实杜甫的“丽人行”是在讽刺杨贵妃姐妹的骄奢淫逸,讽刺杨国忠的弄权跋扈的,可在这美丽夜晚的灯光秀中,我们只看到了丽人的妖娆。
沿湖几个小时走下来,很辛苦,也大饱了眼福。不过,饱了眼福之外,却又感觉空落落的,似乎没有什么东西留下。
最要命的是,晚上八九点了,我们的肚子还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