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的力量:没有他们,城市将被垃圾包围
那些被抛弃的、沉默的人们,酝酿着改变一切的力量。——题记
环卫工人维权事件层出不穷,近段时间,在西安发生的“环卫工人为加班费,集体罢工”的事件,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进入公众视野,由此引发社会对环卫工人群体的关注。
事件回顾
2019年5月,西安市雁塔区环卫工因“加班费”取消,引发集体罢工。事件两方说法不一,环卫工认为,原有的工作量并未减少,但是以前有的加班费取消了。相关部门却称,环卫工工时并未饱和,不存在加班费一说。无奈环卫工人不得不选择用自主反抗的形式维权,仅仅一天的罢工,街道垃圾遍地,味道刺鼻。
环卫工人的这种自主抗争,集体反抗看似是一场自身生存权的保卫战,但从它与社会的互动中不难意识到,这是一场直面社会不公的战斗。底层工人的抗争无疑是社会重构过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生活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习惯了迅速扩宽的街道与整洁便民的公共设施,而环卫工人不体面的生活显得与一切格格不入,然而就是因为如此卑微,才似乎让人时不时危机权益。
环卫工维权事件频发
*2012年7月,宁波镇海19名环卫工由于工作13年没签合同保险、没休息,集体将雇主告上法庭以维权。(2012年07月20日,《现代金报》报道)
*2013年1月,广州荔湾环卫工由于月薪仅千元屡次发起抗议,并罢工上访求加薪。同期,天河区、越秀区、番禺区环卫工均发起罢工。(2013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
*2013年12月,珠江新城200余名环卫工维权与公司达成协议。(2013年12月28日,《信息时报》报道)
*2014年4月,百名禅城环卫工罢工求涨薪1000元。(2014年4月2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2014年8月,广州大学城环卫工人为合同变更与就业安置问题发起有力而持续的半个多月罢工与五轮谈判,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维权获得成功。
然而, 维权的行动进行了这么多年,环卫工人还是环卫工人,他们没有变成老板奔小康,也没有因为社会同情而过得更加轻松一些。忍受低廉的工资与过长的工时,难逃暴烈的太阳与呛人的灰尘,他们即使只是想要一个歇脚的地方和一份应有的报酬。
环卫工人的集体反抗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显然,环卫工人早就知晓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施善者编织到童话故事里,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早意识到社会同情的局限,要改变不公的处境,非自己不可靠。
从被同情到自主抗争,环卫工人的集体反抗看似是一场自身生存权的保卫战,但从它与社会的互动中不难意识到,这是一场直面社会不公的战斗。中国在高唱效率的发展路上走过了三十多年,被忽略的社会公平逐渐被主流社会话语重新定义,底层环卫工人的抗争无疑是社会重构过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正能量。这股行动的力量,同时也是环卫工人,以及其他工人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