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易学名人邵伟华为何归葬伊川!
早在二十多年前,邵伟华先生就有意愿:想永远陪伴先师邵康节先生,时刻向康节先师请教学习。如今,邵伟华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在易圣邵康节安樂佳城墓园附近。
邵伟华先生魂归洛阳伊川,很多人心中有一个大大的问号:邵伟华生于湖北,工作在西安和广州,他又不是伊川人,为什么会归葬伊川呢?
当年,迈过六十岁坎的邵伟华,首先来到伊川大莘店,拜谒先师邵康节。当时我们俩到邵雍墓园安樂佳城后紫荆山乾阳坡之时,他指着一个地方说:“翟老师,这个地方怎么样”?我打断他的话,说,说这干啥!走!此时我已知他已心仪紫荆山乾阳坡之阳这个好地方。
当年,迈过六十岁坎的邵伟华,首先来到伊川大莘店,拜谒先师邵康节。当时我们俩到邵雍墓园安樂佳城后紫荆山乾阳坡之时,他指着一个地方说:“翟老师,这个地方怎么样”?我打断他的话,说,说这干啥!走!此时我已知他已心仪紫荆山乾阳坡之阳这个好地方。




二十多年后邵伟华逝世,我受邵元明先生委托,与伊川邵雍文化田园综合体洛阳旋枢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伟、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社社长李天寿,带领邵伟华培养的弟子霍炳龍、樊炳劭,来到邵雍墓原所在的紫荆山乾阳坡,先走过千亩红梅园,两位弟子似乎有点迷茫。我们继续走过千亩白皮松林,来到乾阳坡千亩九莲灯造型园林后山。我事先没有向他们透漏邵伟华当年选的吉地详细位置,只是提示大致的范围,心里也想看看这两个弟子道行究竟如何?实在找不到时再告诉他们。
因为那个地方是两村的交界,有石堆为界。邵雍墓园东北方三百米外,高压电线塔西南侧附近,老照片中红紫黄圈点之处即是邵伟华先生心仪的吉地。
:

当年我与伟华先生站在此处向南看,远眺伊河川和九皋山,鹤鸣九皋天室风光令人神往:


天室山大鹏展翅,我曾向伟华先生讲述过天室山的故事(参阅:九皋山探秘:m.chinavalue.net/Investment/Article/2007-7-18/73429.html。 探秘洛阳天室山 zhaizhigao.blogchina.com/792822818.html)



面对神秘的伊川天室山,邵伟华注视良久,微微点头。他心中想什么呢!?

邵伟华此时来拜谒先祖先师邵雍,个中缘由应该是他心中有纠结。他说此前有人批解他的“八字”,说什么“邵伟华活不过六十岁”。邵伟华以事实证明他已经迈过了六十岁人生大坎。但他知道,先祖先师邵康节终年是六十七岁,那时邵雍的好友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程颢、程颐等,在洛阳邙山为他选定好墓地,但邵雍对儿子说:“诸公欲近城地葬我,不可!当从伊川先茔”。
邵伟华思索,自己的寿年有多少呢?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邵伟华思索,自己的寿年有多少呢?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我们俩讨论了康节先师说过的《功德在人,不在天也。功德在修,不修则不得》的诸多问题,邵伟华当时心中已有自己今后的打算。
遵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训,他已为家乡捐款建了“邵伟华小学”。我说,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己捐款建的学校,有点显摆吧!他点头说,对。后来他一改以往高调行事的风格,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在易海辛勤耕耘,撰写出版了《周易预测学》、《四柱预测学》、《风水规律学》等传世著作,在全国掀起了学易研易的热潮,迎来了易学文化的春天。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独到的建树,而且在实践应用方面堪称大家。他在相学、八卦、四柱、风水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和发展,是公认的当代积极弘扬易学的第一人。他无私奉献,广结善缘。在利用易学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先后向各地教育、佛教、社会救济、革命老区建设和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累计达三千多万元,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慈善爱心大使”称号,并获得周易与医学特殊贡献奖。他做功德做善事,以实际行动化解不可预知的“命运”。
2011年是邵雍千年诞辰,迈过“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注:孔聖享寿七十三,孟聖高寿八十四)人生第二大坎的邵伟华,再次来到洛阳伊川拜谒邵康节先师,捐资一百万在洛阳安樂窝建了邵雍铜像。捐资五十万要建邵雍墓的山门、享堂。虽然山门享堂没有建成,但他真心实意捐出了五十万巨资,善德永远不会湮沦,邵康节先祖先师一定是知道的。
2011年是邵雍千年诞辰,迈过“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注:孔聖享寿七十三,孟聖高寿八十四)人生第二大坎的邵伟华,再次来到洛阳伊川拜谒邵康节先师,捐资一百万在洛阳安樂窝建了邵雍铜像。捐资五十万要建邵雍墓的山门、享堂。虽然山门享堂没有建成,但他真心实意捐出了五十万巨资,善德永远不会湮沦,邵康节先祖先师一定是知道的。






2019年4月16日,迈过“八十四岁”人生第三大坎的邵伟华,带着亲人、儿女和数百弟子再次来到洛阳伊川拜谒邵康节先师。










仅仅一个多月之后,2019年5月2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九日21时17分,他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4岁。
第一时间,友人告知了我这个噩耗。我想到一个多月前,邵伟华在邵雍墓园拜谒先师时,已悄悄告诉我他不想吃饭了。吃中午饭,特意给他安排做了稀面叶,他仅喝了汤。按此症状,依照中医理论和民间几千年传下来的说法,叫做“吃秋不吃麦”,当新麦收获时节,就会寿终正寝。邵伟华逝世时,正二十四节气的小满时节,由于天气特别干旱,此时,本应是小麦灌浆的时期,伊川坡岭地的小麦却成熟收割了。小满麦熟之时伟华先生辞世离去,他的大德永远被人们称颂和怀念。他归葬伊川紫荆山神荫原乾阳坡之阳,与康节先祖先师相伴的意愿得以实现。安樂佳城“八九十枝花”宝地再添当代易学名人墓园。


前面说到,受友人之托,我与霍炳龍、樊炳劭来到伊川平等乡邵雍墓园所在的紫荆山乾阳坡,两位弟子果然不负使命,找寻到他们老师早已心仪选定的那块吉地,经过一番堪舆操作和反复比对,最终确定的轴线吉穴,与当年他们老师选定的吉穴竟然不谋而合。
1、寻看,在千亩红梅园,俩弟子似乎有点茫然。我提议到高处岭上走走看看:



2、寻觅,蓦然回首,进入九莲灯造型树园林.......



3、啊啊!原来在这里......



4、定位

之后,樊炳劭、霍炳龍与杨恒有再次复勘确认吉穴方位。

邵伟华先生追悼会,于2019年5月27日上午在洛阳伊川县殡仪馆举行。翟智高秒拍视频链接,
追悼会后,邵伟华生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易圣邵康节安樂佳城墓园附近。



2019年5月27日,邵伟华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与易圣邵康节为伴。安葬前再次确认吉穴方位无偏差:


亲属捧着骨灰和遗像走向墓地,阳光照着半幅遗像,从此阴阳两隔。

邵伟华长女为父亲墓穴“暖宅”:



邵伟华长子邵爱东敬香:





入土为安 秒拍视频http://t.cn/AiKaF9vC

10时59分下葬时刻墓区上空出现瑞霭彩晕吉祥云。墓冢西北方出现犹如洁白雪莲花那样的吉祥云。墓冢上方出现七彩日晕吉祥云。邵伟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功绩和在易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硕果,必将名垂青史。



参考链接:
史话河洛;沉痛悼念邵伟华先生逝世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133005-1-1.html
邵伟华先生魂归洛阳伊川平等紫荆山乾阳坡之阳
www.lyshangdu.com/thread-133305-1-1.html
被誉为当代“易学泰斗”、我国著名的命理及易学专家的邵
伟华先生,于2019年5月2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九日21时17分
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4岁。
邵伟华湖北鄂州人,是北宋历史名人邵雍二十九代裔孙。改革开放后,邵伟华先生潜心进行周易、命理、相学、四柱预测、建筑风水等哲学社会学科的研究,继承、弘扬和捍卫祖国的易学事业。出版《周易与预测学》,从而在我国和世界掀起了周易热,为易学普及和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1年,邵先生被新加坡授予“易坛泰斗”称号。2001年,邵伟华先生的研易事迹录入了《丰碑——中国共产党80周年奋斗与辉煌》一书的“丰采”卷,从而成为享誉国际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
2005年,邵伟华先生分别被聘为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国际发展网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荣誉博士、中国古建筑学
会易学风水荣誉总顾问、美国世界奇人协会副会长和中国经络
诊疗专业委员会终生名誉主席,并入选“世界十大奇人”。
邵伟华先生在利用易学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
邵伟华先生在利用易学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
还先后向各地教育、佛教和社会救济等公益事业捐款达3000万元,
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慈善爱心大使”称号,并获得周易与
医学特殊贡献奖。2011年邵雍诞辰1000周年纪念,邵伟华先生又
捐助150万元,分别用于洛阳安乐窝“邵雍铜像”和伊川“安乐
佳城享堂山门”建设,为人们树立了怀祖宣德、敬贤尊师的好
榜样。
邵伟华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意愿:想永远陪伴先师邵康节先生,时刻向康节先师请教学习。追悼会后,邵伟华生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易圣邵康节
安樂佳城墓园附近。
邵伟华先生追悼会,于2019年5月27日在洛阳伊川县殡仪馆举行。
参考链接:邵伟华先生追悼会悼词
2019年5月27日,当代易学泰斗邵伟华先生追悼会在河南伊川举行。




中华周易联合会终身名誉会长王少英先生作为主祭人在追悼会上致悼词。悼词如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哀悼当代易学泰斗、一代宗师、国际著名易学家邵伟华先生。缅怀邵伟华先生卓越的学识和至高的大德,以及他为传承弘扬中华易学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邵伟华先生毕生致力于易学研究,生于鄂州,长于咸宁,战于朝鲜,涅槃于西安,大成于鄂东,腾飞于广深。他聪慧睿智、谦虚豁达、厚德育人。不仅是享誉国内外的易学领军人物,而且是被载入党史《丰碑》的共产党员,并被授予“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称号。
邵伟华先生是当代中华易学文化开拓者。《易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根”和精髓。在《易经》这颗明珠蒙尘的时代,邵伟华先生在易海辛勤耕耘,不畏艰险,撰写完成了《周易预测学》、《四柱预测学》两部传世之作,在全国掀起了学易研的热潮,迎来了易学文化的春天。
特别是1984年冬,邵伟华先生因准确预测原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必死于次年农历正月,以及用八卦准确预测地震等,他高超精湛的易学造诣赢得了社会及国内外易学界的赞誉和认可。
邵伟华先生从事易学研究40余载,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独到的建树,而且在实践应用方面堪称大家。他在相学、八卦、四柱、风水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和发展,著有不少翘楚之作。尤其在当今风水领域门派众多、学术混杂的情况下,邵伟华先生从平原到山区、从内地到边疆、从国内到国外,遍访山山水水,不唯书、不唯人、只唯实。通过调查研究,亲身实践,为风水学正本清源,写出了《风水规律学》,乃当今风水学的创新之作。
邵伟华先生不仅是位易学宗师,而且还是一位慈善家。数十年来他捐资革命老区建设和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累计达三千多万元,可谓功莫大焉!
邵伟华先生逝去是易学界的一大损失。“先生已经作古,后来同志仍需努力”,我们要以邵伟华先生为楷模,继承先生之遗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新时代易学文化,使之与现代科技、经济社会有机结合,在造福社会、惠济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邵伟华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他弘扬中华易学文化的功绩、易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硕果,必将名垂青史,成为易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世人崇敬,为易学同仁永远缅怀、悼念!
邵伟华先生千古!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附记:邵伟华墓位置在邵雍墓园东北方,吉穴朝向九皋天室山大鹏峰一带,天赐宝地,吉人自有天象。一、2019年5月27日农历四月二十三日上午10时59分--11时顺利下葬入土为安之时,湛蓝晴空出现七彩日晕,还有犹如洁白雪莲花的白云从墓区西北方向东北方缓缓飘过。二、葬后三天内有微雨甘霖洒向墓园区域。三、安葬后第七天,6月3日,农历五月初一,轰龙隆的雷电从西方天然石龍方响起,雷雨从康节墓园和邵伟华墓园区域经过:



接着豪雨倾盆降落在墓园区所在的卧云山神荫原(平等乡)大地,这个地区半年来已基本没有打过雷降过雨,中央气象台实时统计,当时平等乡降雨量达18mm中雨,雨后在东方还出现彩虹:



四、第八天当地小麦已基本收割完毕,第九天6月3日农历五月初三,又一次大更大的雷雨来到墓园区域,耀眼的闪电和轰鸣的雷声在伊川神荫原回旋,丝丝豪雨从中午下到晚间,将伊川大地、河洛大地、中原大地浇了个通透,彻底解除中原地区的特大旱情。五、洛阳旋枢生态园林有限公司的“九莲灯”特型园林区为邵伟华安葬提供了极佳的园林墓地,功德无量。在此之前,该公司八千多亩园林苗木红梅、榉树、朴树、桂花、九莲灯造型林、组合红叶石楠等,由于天气过于干旱,仅为栽植的苗木浇水就需近百人,加上机械、电费等,每天费用在万元以上。这次透雨为苗木提供了充足的雨水,保障苗木茂盛生长,还节省了不小的开支。看来俗话说“善有善报,不是虚言。”邵康节说的“功德再修,不修则不得”,更是绝对的真理。
邵伟华为什么对伊川情有独钟?参考链接:
史话河洛;沉痛悼念邵伟华先生逝世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133005-1-1.html
邵伟华墓地方位的玄机探秘!参考阅读1、神秘的北宋名人墓园(连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fl4.html


邵伟华墓位置示意图
邵伟华为什么崇拜邵雍? 参考阅读2、神算邵雍谁也比不了(连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ba5.html
史话河洛;沉痛悼念邵伟华先生逝世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133005-1-1.html
邵伟华墓地方位的玄机探秘!参考阅读1、神秘的北宋名人墓园(连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fl4.html


邵伟华墓位置示意图

邵伟华为什么崇拜邵雍? 参考阅读2、神算邵雍谁也比不了(连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ba5.html
邵伟华为什么愿永远向邵康节请教学习?参考阅读3、邵雍天根月窟象数理论对后世二进制数码技术的启蒙
邵伟华为什么选定墓穴朝向天室三涂山大鹏峰?参考阅读4、探秘洛阳天室山
古都洛阳龙门口正南面就是伊川,这里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伊川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丰厚的人文历史情况。
我国原始农业达到顶峰时期的农业领袖神农氏炎帝,就诞生在伊川,首创“伊侯国”,开创原始农业的辉煌,被奉为农神,号为神农氏。有关神农炎帝的记载有:《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之,生神农于裳羊山”(注:裳羊山,又称尚羊、上羊、上阳、上元,在伊川平等乡)。
《古史考》:“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周易·系辞》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利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之神农也”。
伊川平等大莘店出土有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红陶三足钵、辛形石铲、锯齿石镰、磨制骨针等文物:
伊川白元土门遗址出土有6000多年前的“伊川缸”,上面绘有日月运行,一年四季的历法图案。
伊川地处河洛地区的中心地带,东、西、南、北四面环山,中间状如盆地,河流纵横,伊水如青龙蜿蜒,自西南而东北,横贯伊川全境。熊耳山似驯俯白虎,九皋湖沼如翔舞朱雀,龙岭丘陵若温顺的玄武。沃野百里,四季分明,鹤鸣九皋,鱼潜沼渚,麦稻飘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华夏乐园,宜居宝地。
伊川的山水很奇特。按我国的地形,本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周易》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中国的天文星图和地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而伊川的山水布局,与上面的方位观念恰好相反。横亘伊川境内的两座主要山脉,熊耳山南高北低,嵩山万安山脉东高西低。水系更是罕见的“逆流”奇观。在左丘明的《左传》中记载,“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戎有中国”。太史公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河(黄河)山(王屋山)以南者中国,中国山川东北流”。洛阳伊川正是这个方位,山川河流正是西南东北向,由此可知,伊川是古人认为的“中国”核心区之一。



伊河、明水(葛寨)、康水(烟涧河)由南向北流;姜子河(白降河)、永定河(土门)、来儒河(吕店)向西流。甘水发源于高山西鹿蹄山,向北流入洛河。还有人工天河陆浑东、西干渠也是呈环抱之势由南向北流。
这种华夏核心地区山水逆向的奇特现象,早已引起古人的向往,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男耕女织,尊老爱幼,民风纯朴,和睦安居,怡然自乐,县境仅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就有四十多处。
参考浏览:
邵雍墓园正西两公里,有巨大的天然石龍。邵雍有诗云:“陆海卧龍收爪甲,云山胜处追寻偏。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龍自往还。”


邵伟华一辈子热爱研究风水,也为国内外无数名人、大亨、老板们勘验阳宅、阴宅风水。有几人知道,他自己早已选定,要归葬到天下独一无二绝佳的天然石龍所在地,这里龍脉风水宝地早在千年前已被先祖先师邵康节选定。邵伟华墓穴在伊川邵雍墓附近,有什么奇怪吗!
如果您浏仔细览了下面的文图,倾听了龍鸟视频的奥秘,相信您会有不一般的感觉:
参考浏览:
美丽而神秘莫测的龍鸟(实景拍摄配乐视频 )
作者 翟智高
长沙马王堆扉衣右上角的陽鳥:
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 13849904034
附录
流传千载的安登感神龍首生神农创世传说之证实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79338-1-1.html
作者 翟智高
伊川龍头沟不仅有巨大的天然石龍,还有美丽而神秘莫测的红嘴黑羽毛龍鸟。

传说,太阳龍鸟是神龍的女儿,神龍的画师爱慕龍鸟而请虾米当红娘。谁知虾米嫉妒画师,就编造谎言,说龍女认为画师身份低贱而不配。受骗而失恋的画师由爱变恨,当龍女在龍潭洗澡时,画师将墨汁倒在潭水里,龍潭墨黑,龍鸟全身乌黑,双脚埋在泥土没被染黑,惊叫中红嘴唇露出水面未被染黑。于是,红嘴黑羽毛的龍鸟终生陪着神龍,从春到夏,由秋到冬,从不离开。
既然传说中有神龍,那么出现龍鸟的地方也该有龍了。

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扉衣帛画上,天堂部分右上角一个圆环,用来表示太阳,太阳中
就雕画着红嘴黑羽毛的龍鸟,这就是太阳鸟,形体与天然石龍地区的红嘴黑羽毛的龍鸟一模一样。


龍鸟,圆形的头颅,红红的嘴唇,红色的脚掌,身著的羽毛像黑色的绸缎,阳光下泛着光泽,光泽呈现五彩,浑身乌黑的鸟,神龍女儿的确非同一般:


龍头沟石龍那里常年居住三对六只龍鸟“夫妻”,恩爱有加,夫翔妇随,自由翱翔。附近地区还有七对十四只龍鸟,可遇而不可求,全看运气。
在石龍处飞翔的龍鸟:
我每次去龍头沟,总尽量带一些玉米、小麦、面包等食品,放在望龍台的石头上,过些时龍鸟喜鹊会自己飞来“享用”。吃过之后,这些小精灵还会在附近鸣叫着蹁跹飞舞。
在石龍处飞翔的龍鸟:





我每次去龍头沟,总尽量带一些玉米、小麦、面包等食品,放在望龍台的石头上,过些时龍鸟喜鹊会自己飞来“享用”。吃过之后,这些小精灵还会在附近鸣叫着蹁跹飞舞。


视频,龍鸟在石龍那里盘旋翱翔,翩跹飞舞
看那龍鸟,黑羽毛,红嘴巴,红脚掌,一年四季都在龍头沟生活,龍鸟在石龙那里盘旋翱翔,唱起好听的歌,几番翩跹飞舞:在龍头沟石龍上空鸣叫,这似乎是对心灵的一种召唤。




附录
流传千载的安登感神龍首生神农创世传说之证实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79338-1-1.html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河南省作家协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名家笔下看河南”魅力中原行《流金岁月》一书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本文载《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作家文库》第五辑
精品文化论坛 -> 文化社会-
龙乡伊川行
翟智高 文、图
探寻中华龍的起源
———洛阳伊川巨型天然石龙研究
3、
历史/哲学
> 炎黄河洛史迹考4、印尼华文《好报》连载河洛之旅:那片神圣的土地(1--11 连载)
6、史话河洛&美丽而神秘莫测的龍鸟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8/29/42150.html
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9-1-24/1759864.aspx
《宋史 忠义列传》中的河洛热血男儿是谁!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8-3-10/1505676.aspx
8、缅怀历史巨人邵雍
新浪博客
7、烹饪鼻祖、 第一名相—伊尹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8/29/42150.html
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9-1-24/1759864.aspx
《宋史 忠义列传》中的河洛热血男儿是谁!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8-3-10/1505676.aspx
8、缅怀历史巨人邵雍
新浪博客
9、文化/社会> 历史/哲学
邵雍天根月窟象数理论对世界科学文明的贡献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Article/2006-4-23/27930.html
10、《神算邵雍》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9-1-24/1759864.aspx
11,邵雍的史学巨著《皇极经世》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2458.aspx
12、邵雍的“安乐窝”、“安乐书院”和“安乐佳城”.
邵雍洛阳伊川“三安”史话: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5/9/114315.html
邵雍《伊川击壤集》书名考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1-5-28/772183.aspx
翟智高
13、《安樂書院》的千古之谜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32676-1-7.html
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安樂書院纪念碑揭碑仪式
14、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安樂書院纪念碑揭碑仪式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31475-1-7.html
15,数码鼻祖邵雍安息之地安乐佳城 风水宝地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1-8-25/823568.aspx
16、邵雍千年诞辰纪念安乐佳城盛况空前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74147.aspx
17、2011邵雍诞辰千年盛典,天根月窟天象奇观(组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0tvyk.html
18、邵雍诞辰千年赋(附注释于后)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1-10-18/846293.aspx
19、邵雍出生地衡漳在哪里?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72712.aspx。
邵逸夫与先祖邵尧夫
http://zhaizhigao.blogchina.com/1662320.html
20、宋代名相富弼墓葬如果移葬浙江,真是“落阳”的悲哀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59972.aspx
21、伊川宋文化底蕴深厚
http://zhaizhigao.blogchina.com/490895934.html
22、令人神往的九皋山天室风光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7/18/73429.html
伊水黄金线一条111000.jpg (239.37 KB, 下载次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