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朋友圈转鸡汤被闺蜜拉黑,无可厚非
不久前,新浪微博有个话题叫“朋友圈转鸡汤被闺蜜拉黑”,说的是某女士最近发现自己被闺蜜拉黑了,原来是因为自己平时太喜欢在朋友圈里发鸡汤文章,闺蜜说一打开朋友圈总能看见这些文字,让心情变得很差,所以拉黑了。而该女士认为发的这些是“正能量”,朋友圈发鸡汤文到底有没有错?
微信这玩意儿限制“互动”的功能还真不少。此前曾有报道“超1亿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我认为,这个功能对某些人也确实是需要的。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因为有些内容今天没问题,但大形势一旦有变,可能就有问题了,而中国人又喜欢告密。一些人玩微博,就吃过这个亏。另一方面,这个功能也让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及时关注自己的动态,否则几天后就看不到了。
有关鸡汤文话题,今年“春节”期间确实讨论得非常热烈,复旦大学女老师陈果成为微信视频的热门人物,网友们将她的言论与“鸡汤名角”于丹相提并论。笔者总认为,仅凭掐头去尾的短视频,或许YUAN枉了陈果,因此从未对陈果的行为做出过评论。
而于丹的众多“鸡汤言论”,很多我也是不赞成的,因为其部分言论教育他人逆来顺受,宣扬封建的“认命观”,这与公民社会应有的个人素质背道而驰,实际上是毫无是非感。如果于丹的言论被社会普遍接受,那无疑是整体文化的倒退,而绝不是文化自信。某大电视台请她上某某讲坛,无疑是采编人员“没文化”所致。
在笔者看来,“朋友圈转鸡汤被闺蜜拉黑”极为正常,无可厚非。有些人喜欢发鸡汤文不奇怪,但发太多的鸡汤文就影响他人阅读了。犹如不久前一位微博大V加我好友,我也和他“互粉”了,但他发的、转的东西确实不符合我口味,我就给他留言:我俩没有互动,今后也不大可能有互动,还是相互取消关注吧。此前,一位认识很久的朋友,也是微博大V,比我的粉丝多得多,但我每天早上打开微博时,都被他“霸屏”了,而他发的内容,我又不是很感兴趣,因此果断取消关注。
再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口味,对于网上言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喜欢鸡汤文,但也有人讨厌鸡汤文。讨厌鸡汤文的人,为了不让鸡汤文污染自己的眼球,拉黑频发鸡汤文的闺蜜,这种选择无可厚非。当然,绝大多数网友不会这么与闺蜜计较,宁愿浪费时间滑屏,而装着没看到就算了。
此外,如今微信上的所谓“鸡汤文”,很多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违背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明显是落后文化,但这些转“鸡汤文”的却浑然不知,这恐怕也是闺蜜对其不屑一顾的原因之一。
我一般没太多时间看朋友圈信息,因此微信“拉黑”功能还没用过。但对于“点对点”做广告的,刚加好友就让我拉他进其它群的,一律删除“好友”关系。对于在朋友圈连续发布多条广告的,也一定会断然删除“好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