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我们探讨了创业成功所需要的第一个必备要素,那就是要保持热情。但每一个创业者们都知道,热情不是创业的全部。有了对创业的热情之后,我们还要找准创业的方向,这是创业成功的第二个必备要素:找准方向。
找准方向是前提
找准方向是创业的前提,只有找准方向,才算走出创业的第一步。没有方向,创业都是空谈而已。任何一个创业者都应该充分了解找准方向的重要性,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找准创业方向上是值得的。
唱吧的创始人陈华,在做唱吧之前,做的是最淘网。那时候,最淘网的业务已经停滞,但是董事会还在定期召开。他们的团队会把所有想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构想写在黑板上,包括二手货交易平台、应用推荐等,然后进行SWOT分析,考量是否切中用户需求,是否存在竞争对手,如何契合团队优势等。就这样想了大概十几二十几个方向,每个礼拜都有新的想法冒出来,又有旧的想法被否决掉。
写着构想的黑板被不断写满,又不断擦掉,通过不断比较和筛选,做娱乐应用“唱吧”的构想始终留在黑板上,没有被否决。没有竞争对手,市场也处于蓝海。于是团队最终确定了做“唱吧”。
今天,“唱吧”已经是一款用户过亿的歌唱社交应用,在垂直社交中居于前列。
如果当初陈华的团队没有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找寻创业方向上,那么也许他们也仍然会创业,但做出来的项目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最终还是会死掉,而不是取得唱吧的成功。

没有方向的创业最终会失败
找不到方向的公司,也许会得到一时的发展,但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搞不清楚自己的用户需求,发展就不能长远,最终会像没头的苍蝇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只能默默死去。
在大洋彼岸,有一家曾经拿到巨额融资最后却轰然倒塌的“独角兽”公司Fab,它的创始人叫杰森.戈德伯格。戈德伯格毕业于斯坦福大学,Fab是他创立的第二家公司,因其爆发式的成长,成立两年就估值约10亿。
在发展初期,Fab做的是同性恋社交网站,后来,网站加入团购业务,再后来,又加入闪购业务。可到了2012年底,戈德伯格宣布放弃闪购业务,打入全价的电商网站。数月之后,他又宣布Fab将推出自主品牌商品,还收购了一家提供家具定制的生产商。无数次转型失败后,不得不狼狈出售。
经历了两年,花费了2亿美元,Fab仍然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发展模式,没有弄清楚他们的客户需求是什么。Fab从一开始就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烧钱,频繁更换主业,最终走向不可避免的失败。

如何找准方向
找准创业方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业,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首先,是要选定创业的行业。最好是在一个新兴的、上行的行业里面进行创业。如果在一个下行的行业,逐渐萎缩的市场里面进行创业,即使你本身再努力,整体行业不行,最后也是会失败的。另外最好选择的是自己熟悉的领域,比较容易上手。目前比较看好的行业基本集中在电商、互联网金融、B2B、O2O、教育、医疗以及各种社交娱乐等领域。
其次要注意的是市场和用户。要深入了解市场,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掌握了客户就掌握了市场。不要上来就做一个很大的命题,可以从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着手去做,但是它的市场规模要足够大。这个产品你要能想象到它未来可能是几千万甚至几亿用户的产品,如果你觉得它未来可能只有几十万用户,那么它不值得考虑——因为它不够大。
然后,要考虑的是,在这个领域,有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如果已经有大公司在做这个方向的产品了,那么最好不要再去做类似的产品,因为资源远远不如大公司,做出来的产品也未必竞争得过大公司。
最后,是产品本身。拉卡拉和蓝色光标的创始人孙陶然说,他开发一个产品前,总要问自己五个问题:1、给谁用?2、他们用这个产品来解决什么问题?3、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有多重要?4、我们的方法是否足够简单方便?5、他们要付出的代价与所得是否匹配?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能力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作出吸引用户的产品。产品能不能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这个创新是不是足以吸引来更多的客户。
找准方向是创业的第一步,第一步往往是最难走的,也许要花费上以年计算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如果能真正找到正确的方向,那么为它花费的时间精力就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