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寻旅游营销公司文章
2018年火了不少景区,成为全国旅游打卡地,比如张家界、西安、稻城…看似光鲜亮丽的旅游行业,其实这些成功的仅有5%,剩下的95%的景区都是很苦逼的,旅游行业竞争很大,有什么高明的旅游营销招数可以改变景区命运呢?
一、 高招也讲条件:景区本身做的够不够好?
很多旅游景区觉得自己好东西太多了,总是想给大家看全,看更多的东西,但要记住两句话,第一句话:游客去目的地只需要一个强烈的、不得不去的理由。
反思景区最关键的三个问题:
第一是定位,第二是产品项目,第三是营销宣传。定位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定位,产品必须震撼性的产品,营销必须是爆炸式的营销。这三个基本面说白了就是,你的景区是什么、有什么好处、怎么告诉游客。在这三个方面是不是都做足了功夫?
比如熊大寻旅游营销公司前几年策划的井冈山笔架峰景区,原来的卖点是高山杜鹃花,但一年花期就一个月,自然景观也平淡无奇,怎么办?做好三个基本面。
第一,独到的定位,毛泽东诗词大观园,我们发现这个景区很多景观都可以跟毛泽东诗词对应得上,比如,有一个巨石极像一只手指着天,那我们就命名为“弹指一挥间”,比如有个景观像一个领导在给很多人作报告,我们命名叫“唤起工农千百万”,还有一座大山极像公鸡的头,我们命名叫“一唱雄鸡天下白”,这样一来,不是卖老天留下来的自然景观了,而是卖红色文化了,而且不是普通的牵强附会的红色文化,是每个人都会觉得很神奇的红色文化。因为井冈山是毛泽东起家的地方。再一看,竟然会有那么像的景,神了,服了,人人都要来,那你就成了。
第二,震撼性的景观,有了这个定位,怎么围绕这个定位产生震撼性的产品。首先,我们在笔架峰最高峰创意设计一个巨大的毛泽东像,这个像跟全国各地的不一样,一样就不是我们的水平了。这个像背对东方,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观日出景区,别的景区是看太阳,我们这里是看红太阳。太阳从塑像头部升起,这个时候音乐响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很多人眼泪就出来了。其次,笔架峰毗邻井冈山最高峰五指峰,峰形极像毛泽东的卧像,我们称其为睡伟人。并且上一版人民币百元大钞画面就是五指峰,所以五指峰又被称为“ 财山”,那么我们从笔架峰修一条路两个小时到五指峰,这条路就是“财路”,上面还有泉水,叫“财源”。全中国的百姓和老板都要来朝拜。
第三,爆炸式的营销,熊大寻旅游营销公司擅于制造新闻热点,利用媒体来免费宣传景区。我们策划井冈山和泰山PK,竞选中国的国山。全国人民网络投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票选你心目中的国山。借这个机会,大肆宣传笔架峰景区的奇特景观。借这个全国观注的机会,一举打响笔架峰景区的知名度。
旅游的三大核心:定位、产品、营销,这三点都要是独一无二、极具创意才行,否则全国旅游景区大同小异,来到你的景区,全都是在别地方玩过得,肯定不值得再来二次。产品平平,再爆炸的旅游营销也只会是短暂的。建议各位同行和旅游行业的投资老板们可以多参考熊大寻旅游营销公司的案例,每个案例都有独一无二的精彩之处。比如近期他们公开的最新的案例:伊甸园!
二、 从古至今人们所向往的伊甸园,根本不是在西方,而是在这里!
案例原文标题《最震惊世界的旅游策划规划方案!发现人类最大的秘密:伊甸园在云南!》
熊大寻经过十年研究,二十八大证据找到伊甸园!
伊甸园到底在哪里?
1、凭什么说诗密娃底就是伊甸园?
熊大寻通过多年对云南城市和旅游区的大量策划实践和研究,结合民族学和考古实证,我们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伊甸园在中国云南”的观点,其中一些已被考古新发现和有关学科研究成果所证实。
2、伊甸园究竟在何处?
有三种观点,一种有认为在中东,一种认为在新疆,还有一种认为在成都。
那么让我们来看,中东的地貌是什么?美国人打伊拉克的行动代号叫什么?“沙漠风暴”,这句话很准确地说出了中东现在的地貌——沙漠和风暴。中东现在的地貌是这样,六七千年前大致也是这样。《圣经》记载: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中东是欧亚大陆中部、亚洲西部,跟东方没有一点关系。伊甸只可能是在大陆的东部即东亚地区。
新疆是什么面貌?戈壁滩、罗布泊,无人区啊!这可能是伊甸园吗?为什么我们的核试验都要放在新疆一带?因为这里大部分是不毛之地和无人荒原啊!这可能是伊甸园吗?关键是新疆冬夏温差极大、昼夜温差极大,亚当夏娃人类之初、茹毛饮血,只可能在气候温润、动植物繁茂的地区,伸手摘果、举手取食,这种条件只有云南德宏及盈江才具备。
成都现在的面貌是什么?现代化城市,到处是人工工程,成都的动植物只有熊猫和竹子,离动植物王国的称号也太远了!三星堆好不容易发现了大量象牙,考证的结果还是从云南运过去的。
亚当与夏娃的年代大约距今六七千年,这么短的时间是不可能发生较大的地理变化的,所以,当年的伊甸园是什么面貌,今天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应该大致相当,记住:伊甸园是动植物的乐园,今天仍然如此,这是十分重要的依据。沧海桑田这种大的地理变化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形成。柴达木盆地由湖泊变戈壁花了上百万年。
根据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对《圣经》、《山海经》等书籍的研究,结合我们对诗密娃底考察和研究的结果来看,诗密娃底与“伊甸园”的描述十分吻合。
(伊甸园在云南盈江县诗密娃底)
三、熊大寻的惊人发现:盈江诗密娃底是伊甸园的二十八大证据:
1、“有河从伊甸流出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四条河的名字是比逊、基训、伯拉和希底结,而诗密娃底同样也有四条河流交汇流出。从《山海经》等古代著作来看,古代度量单位相当于今天的十分之一,并且上古之人活动能力极为有限,因此,伊甸园绝不可能是一个大平原,而只是一个千亩左右的花园、草园。与诗密娃底相当。这个面积营造的生活尺度感,正好适合一家人的生活、劳作。
(伊甸园诗密娃底中的四条河流)
2、“伊甸园的比逊河,那里有金子,又有珍珠和玛瑙。”而“诗密娃底”的名字含义就是“铺满金子的草地”,并且诗密娃底河底铺着无数的彩色玛瑙石。
诗密娃底所在的苏典乡,是傈僳族传说中“种树见蜂蜜,舀水起河鱼,粒米成良田”的地方,与伊甸园的描述很相似。
(伊甸园:诗密娃底)
3、伊甸园气候温润,有许多结满果子的果树,奇花异草,一片自然花园,(《失乐园》中对伊甸园的描述);伊甸园是一个四季如春,气候温润,花果繁盛,溪河横溢的乐园,草甸、树木、河流、动物……。云南刚好是世界闻名的植物王国,尤其是德宏地区。伊甸园里狮子、大象、老虎、孔雀和人类“相与是处,欢乐歌舞”;这一景象只有德宏和西双版纳才能看到,尤其是诗密娃底所在的盈江素以“鸟类天堂”和“动植物王国”著称于世。盈江被称为: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动植物王国的乐土、亚洲野象的故乡、中国野牛的乐园、中国坚果之乡。世界一半的鸟类、一半的植物都在盈江!盈江铜壁关有全国物种保留最多的森林、中国最大的树,与伊甸园的描述一模一样!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研究发现:西方关于伊甸园的油画中的鸟类,在盈江全部都能找到!
4、伊甸园的描述出自《创世纪》,傈僳族也有自己的《创世纪》。《创世纪.伊甸园》上有蛇诱女人吃禁果的记载,傈僳族《创世纪》中也有蛇变女人嫁给男人的描述。
5、伊甸园有亚当和夏娃人类始祖的传说,傈僳族也有洪水滔天,兄妹成家——人类始祖的传说。伊甸园是基督教的故事,而诗密娃底的傈僳族的主要信仰基督教,并且在如此偏远的山村竟然保存着几个教堂,这对游客来讲又增加了可信度。
6、《创世纪.伊甸园》记载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傈僳族《创世纪》中也有用尘土造人的描述。
7、伊甸园的记载: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把守生命树的道路,阻断人神天路。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的风俗源于祭祀天神,暗含打通人神之路,尤其是上刀山的开“天门”锁的环节,打开天门锁,即进入天界,进入无比美好的世界。刀山火海即火焰之剑,跨过火焰之剑,祈求天国长生,此风俗与伊甸园的描述绝妙的吻合!
8、傈僳族的音节文字,部分像中文、部分像日文、部分像韩文,可谓东方文字的荟萃,神秘莫测,堪称东方文化的伊甸园。提供东方各国游客来寻根探秘。傈僳族唐代《蛮书》中称之为“栗粟”。 熊大寻先生发现:“傈僳”两个字可拆解为“西人种木”、“西人种米”,即西方人的祖先植树种米的生活繁衍之地。数千年来,傈僳族的名字就包含了重大的玄机!
9、圣经说:伊甸园中有生命树和智慧树。
中国最早的地理志《山海经》说:“都广之野有不死树和圣树,圣树又叫睿木,食之令人圣智也”;这个与伊甸园同样有着生命树和智慧树的“都广之野”到底在哪里呢?还是要看《山海经?海内经》中的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凤鸣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有九丘,以水络之。熊大寻认为按照东西方同源的观点来看,都广之野与伊甸园应该就是同一个地方。根据上述这段记载,都广之野在西南地区的黑水流域之中,而诗密娃底刚好位于中国的西南,诗密娃底所在德宏位于怒江流域,怒江刚好古代的名称就叫“黑水”。
盈江榕树王是世界最大的榕树,该树高约40米,由下垂的气生根长成的新树干已达100多根,每年仍有10多条气生根在增加,树冠覆面积达5.5亩,远远看去,犹如一片小树林,榕树由多条气根提供水份和养料,又称“不死树”,一树生百树,可谓“生命树”的无敌代表!此树显现十几对男女交配姿势,生命交合,神奇之极!
(伊甸园之生命树)
10、《山海经》中,有一段描述,很接近《创世纪》中对伊甸园的描述。
熊大寻研究发现:《山海经》记载有一个不死国,“阿姓,甘木是食”,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个不死国的国人姓“阿”,而诗密娃底的傈僳族就是姓阿,具有代表性的名字就是“阿登”。大文豪屈原的名作《天问》,对世界之谜发出了疑问:“阿登何以掌握了帝国的领导权,女娲的身体如何形成?”亚当的原文是ADAM,正确的读法是“阿登”。
甘木是食,甘木又称不死树。《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 不死之国 , 阿 姓,甘木是食。” 郭璞 注:“甘木即不死树,食之不老。”而榕树也称为“不死树”。而榕树的果和叶都能吃,并且有药用养生价值。据另外一种考证这样认为,“甘木”实质是上古对甘蔗等茎干含糖的高大植物的神话化传说,而德宏是甘蔗的优势产区,盈江甘蔗更是一大特产。
11、火焰之剑,圣经说:人类始祖贪吃了智慧树的果子,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并由基路伯和火焰之剑阻断了人神通路,而基路伯这个神的形象就是“人面鸟身”。
《尚书》和《国语》上说:人犯了罪,上帝命重黎堵绝天路,上下不相往来;重黎就是上古时期曾经出任火官的“祝融氏”。
弇(yan)兹: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
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过天门,就是要勇敢迈过火焰之剑,打通人神通路,进入天界。
创世纪说:第七日,造完万物; 周易则说:七日来复,天行也;
创世纪说:伊甸园里有四条河,流出珍珠玛瑙; 淮南子说:天下有四水,凡此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创世纪说:伊甸园中有生命树和智慧树; 山海经说:都广之野有不死树和圣树,圣树又叫睿木,"食之令人圣智也"。
(基路伯)
12、《山海经》里记载:昆仑山是古代神州的中心,昆仑山是中国人心中的通天神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既是万水之源,千山之祖,也是万族之根。
昆仑山境内从南到北,有“日月所出之山”六座,从北到南有“日月所入之山”六座,说明昆仑山是南北走向,而中国所有的山几乎都是东西走向,只有西南横断山脉是南北走向,由此可见,真正的昆仑山是横断山脉。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构成了在150公里内相同排列的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澜沧江、云岭、金沙江等巨大的山脉和大江形成的横断山脉的主体。
《正德云南志》载:“高黎贡山,本名昆仑岗”,而高黎贡山的尾部主脉就在德宏。
(昆仑岗:高黎贡山)
13、《山海经》明确指出,昆仑山的北方有“冬夏有雪”,千年不化的雪山五座,诗密娃底所在的德宏北部刚好是众多雪山,其中最有名的是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南方有一个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立无影”的寿麻国,诗密娃底南方的耿马、孟定有此现象;周边有“投物辄燃的炎火之山”,腾冲火山恰好佐证;保山市市区最大的山叫太保山,是高黎贡山主脉,而中国自古就把昆仑山又叫作“太保山”。而高黎贡山尾部主脉就在德宏。
14、《创世纪》中的伊甸园,与我国上古人民憧憬的美好世界“昆仑之墟”,有着许多暗合之处。中国最早期的故事,都发生在昆仑山一带,人们将其统称为“昆仑神话”,传说着许多天神把昆仑山当作自己的乐园。《山海经》、《淮南子》、《封神演义》、《西游记》、《白蛇传》,都有精彩动人的描述。
以昆仑山(高黎贡山)为中心的云南地区,空气湿润,雨水充足,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盆地边缘森林繁茂,是早期人类生存繁衍的理想环境,特别是分布广泛的石灰岩溶洞,构成绵延数百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最理想的栖息之所。自然条件的改变,特别是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迫使古猿改变了原来的运动和生活方式,走出丛林,走向地面,开始了由猿到人的进化演变。
远古的先民,就这样从伊甸园——昆仑地区走了出来,他们像一群兄弟从母家走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走向四面八方,走向进步,走向文明,沿着长江、黄河、珠江两岸,逐渐向中下游地区作扇形的递迁和拓展。奔流不息的珠江、长江和黄河,因之成了哺育中华民族的三个伟大摇篮。一系列古猿和古人类化石在这里被发现,展示了从古猿、猿人到智人进化的线索,为人类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提供了实物证据。
15、黄帝故里在滇西:
同为怒江流域的怒江州兰坪县金顶镇文兴街就是《山海经》中的轩辕国国邑所在地,中国人的祖先黄帝的故乡就在这里。中国文化的创始人伏羲就是这个区域出生的西南夷,伏羲与女娲被学者视为亚当和夏娃。
巴别王国是人类建立的第一个王国和国邦,如果说伊甸园是人类诞生地,那么支那就是人类真正的繁衍地!是人类第一个高度文明的国邦!人类第一个城市!人类真正的家园和寻根之地!王国的基因源远流长,因此,历代支那平原带的山官土司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