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上愧对祖宗而下也对不住子孙!
------一位鄂州中层干部与我谈鄂州球团矿厂的症结问题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鄂州一位与我有亲戚关系的在职干部来武汉,说是顺便看望一下我;于是与他见面。见面后他说我当初的同事胡望明代表宝武集团来鄂州了,谈起了球团矿厂的转型问题。这位干部对我说记得当年我是反对球团矿厂定位在鄂州的,而且根本就不应该定位在当年的新庙农场;这是多么好的一片农田呀。如果保留到今天,在这里就是建立一片生态蔬菜基地都是多么好的事呀;可惜的是没有如果,现实情况就是既不能发展什么;也不能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祸害后代人的工程。这位干部说当年主管拆迁的是我的小学同学,就是他处处诋毁我;说我是想引进东南亚的生态农庄,所以不仅在武钢反对在鄂州建球团矿厂;而且还在新庙公社这里也大肆反对。可惜的是当年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因为大家全部沉浸在这么大的国有企业进驻这里是多么荣耀呀。
我们知道鄂州本来是东吴建都的地方,所以到处是具有文化传统的古迹;但因为鄂州既不是一个交通聚散地,也没有什么经济支柱;除了农田外,就是程潮铁矿还有点地下矿藏。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在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掀起建设炼钢热潮中的鄂州首当其冲;城西的鄂钢与城南的程潮铁矿便是那个时候投建。要知道在当时这两大巨头可谓为鄂州GDP腾飞贡献了卓越的力量,彼时小小的鄂城县吃商品粮的人只有几万人;但却有着成为“华中钢铁小巨人”的潜力,这就是当年因为这两大巨头而逐渐有了立市的资本;当时鄂州建市时却不到12万人,所以连黄冈都纳入进来了;这就是当时风光的原因,也是后来投资建立八一钢厂的原因。因为当时的鄂州人为进这两个企业而自豪,而且因为这两个企业而吸引了不少辅助性企业进驻鄂州了。不管咋说,当时这两大企业成为解决了鄂州人就业的主要舞台;也就是说鄂州有多少家庭是靠鄂钢与程潮铁矿而吃商品粮的。
然而自从建市后,鄂州上下都膨胀了;根本没有人愿意鄂州还保留农业,全部都是想一步进入到工业化;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快速地城市化。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鄂州将原来的农场作为武钢鄂州球团厂基地了;而且口号竟然还是国内最大的球团矿生产基地。与此同时的是周边所有的农田全部征用,改成了工业开发区;这就一下子使当年鄂州主要的粮田全部变成了工业用地了,这也是后来我带农业厅的领导来鄂州竟然不欢迎的原因;因为鄂州再也不搞农业了,鄂州一夜在球团矿厂的带领下进入了工业化区了。
可惜的是我们社会没有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因为当年主张球团矿厂的领导因为政绩突出而全部提拔上调了;再后来的领导因为这里环境污染而不能开发,于是另外开始了自己的政绩出路;这就是球团矿厂开工就污染的问题一直被忽视的原因。这次是因为中央提出了环保整治的全国性任务,所以鄂州球团矿厂的问题不得不重提。
这位在职干部对我说他到英国去考察过,发现因为工业化而城镇化的英国也是问题成堆;因为只要是工业化的产品没有市场,这经济就低迷。而我们这没有工业化而人为进行的城镇化,实际问题比英国大的多;如我们鄂州,现在的土地全部被厂房与开发的住房占据;而这些占据土地的厂房与住房既不能成为鄂州人就业的舞台,也不能为鄂州人增加一分钱的收入;所以这位干部的孙子辈将面临既无法就业,也没有收入来源的境况。这位干部说这样的境况不是祖先留下来的,而是我们这代人造就的;因为是我们这代人将祖先留下来的农田全部盖房子了,谁知房子竟然不能产生出效益;更不用说是持续增长的经济源泉。这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应该就是我们这些六零与七零后;因为我们这些人成为领导干部后,总是别出心裁地制造政绩;所以才叫子孙后代遭殃。这就是这代人既愧对祖先,也对不住子孙后代;因为是我们这代人将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破坏了,这也是中国特色。
我不知道造成我们今天这样境况的能唤醒多少人的认识,起码鄂州这位在职干部就是一位有良知的人;然而可怕的是那些没有良知的人继续作恶,这才是中国社会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