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海南,潮起潮落,我没离开过”
“每天醒来,我都会比昨天更爱海南”
“生命不息,闯海不止”
本期人物:王予
性别:男
籍贯:湖南
关键词:60后、闯海人
成就:1988年从湖南株洲一所学校辞职“闯海南”,在海南三十年间一直践行闯海精神,曾获得“磁幻魔方”发明专利,2008年开始组织闯海节相关事宜,2012年4月成立海口闯海人交流合作协会,至今已成功组织举办了十届闯海节。
皮=《陈皮网》 王=王予
皮:为什么选择“闯海”?
王:我来海南之前在湖南株洲一所学校里面当教师,很早就有了调动工作的想法,但那时候工作不好调动。正好赶上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我就辞职来到了海南。
皮:你对海南的第一印象是?
王:风景好,就是我们常说的“椰香海韵”。我第一次看到椰子树和大海都是在来海南之后,这里满足了我这个没看过海的内地人对大海的一切幻想和渴望。
皮:在海南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王:在新大洲摩托(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做工程师。当时工作机会少,应聘的人多,找工作不容易,但我第一份工作很顺利,登岛两天后就找到工作了。
皮:做了多久?
王:四年。当时在那里工作的还不错,辞职的时候已经是办公室副主任。
皮:为什么辞职?
王:因为还是想闯荡,觉得工作太平淡了。
皮:你在海南这三十年间做了哪些工作?
王:做过广告营销,当过个体户,办过公司等等。
皮:有产生过离开海南的想法吗?
王:没有想过,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时间久了,对海南有了很深的感情,也有了一定的人脉。海南的气候很好,如果到外地去,要重新适应气候环境和风土人情。
皮:在什么情况下萌生了办闯海人协会的想法?
王:闯海二十年(2008年)的时候。当时大家(闯海人)都有闯海的情节,聚在一起举行了很多纪念闯海二十年的活动,包括座谈会、晚会、论坛、旅行等等。我当时开始思考办个闯海节,把这些活动全部容纳进去,并且长期做下去,既能推动海南文化旅游的发展,又能传播闯海精神,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皮:闯海节的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王:从2008年开始,在每年的4、5月份办闯海节,今年是第十一届闯海节,时间定在了5月18日。
皮:通常协会怎么维持闯海人的凝聚力?
王:举办闯海人沙龙,逢年过节会有联谊活动,还有资源对接会。
皮:协会怎么维持?
王:有会员交的会费,还有政府补贴,我们还有一个闯海人(海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闯海节,还会接一些其他的业务。
皮:知道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
王:心里很高兴,看到发展的希望了,感觉没有白白在海南坚守这三十年。
皮:等政策落地之后是准备再大干一场吗?
王:那是肯定的。我们闯海人协会的宗旨是:弘扬闯海精神、传播闯海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闯海精神还提倡“敢想敢干”,遇到这样的好机会,我们也不甘于人后。
皮:你们闯海人协会内部有深入学习过自贸港政策内容吗?
王:4月15号,我们闯海人协会参加了一场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办的讲座,听了有关海南申请成为自由贸易港的艰辛历程。这对于我们学习自贸港政策十分有利。
皮:闯海人协会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王:未来打算把闯海节打造成一个类似于西方狂欢节的模式,让闯海节扎根在旅游和会展领域,我个人认为旅游和会展一定是未来海南的支柱产业。
皮:你们是怎样理解闯海精神的?
王:我们把闯海人精神非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所有在1988年之后来到海南的内地人;广义的是一切努力践行闯海精神的人,我们的闯海精神是:追梦天涯、实现自我、敢想敢干、笑傲四海。
皮:作为“闯海南”三十年的前辈,你有什么话对新一代的闯海人说?
王:人生如海、命运多舛、生命不息、闯海不止。
皮:好的,感谢你接受我们陈皮网专访,祝闯海节越办越好。
编后语:从一九八八到二零一八,从海南建省到海南即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当初“十万青年下海南”的盛况不复存在,那些满腔热血来到海南的人已是花甲之年。新的时代序幕拉开,新一代的闯海人也将走上建设海南的舞台,霓虹深处,这灯光为谁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