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成本都在上涨,价格一成不变,无以为继,除了压缩成本,开发新产品拔高利润以外,对于部分价格的上涨,也是增加营收的一种手段,涨价总是商家欢喜,消费者抵触,那么涨价该怎么做才不会引起消费者反感?
如何聪明的涨价,让消费者不反感。
涨价无法避免,创业之中,什么样的问题都会遇到,一切方法不过是被现实情况逼出来的手段,比如老道在操盘家居地毯项目的时候,新信心满满,使了吃奶的劲疯狂的把厂家原本不起眼的产品卖到脱销,当卖的特别好的时候,当头棒喝,被厂家告知成本要涨一倍,那么多货还要发,市场还有红利,不卖都不行,原本的零售价无法支撑,那么只能涨价!
原本我的地毯尺寸是按照市场常规,80厘米卖98元,100厘米卖128元,120厘米卖148元,客单价稳在150内,靠性价比和新颖的图案,打造爆款在强大的竞争对手手里抢到了市场份额,淘宝的搜索流量也在不断的激增,但是此时成本上涨一倍,如果再继续按这个价格卖,再加上运费赠品等等,又被打回了微利的状态,消费者一砍价比本亏本,外加做活动,根本没有利润空间去操作,地毯属于没有什么复购率的产品,我的不是标品,所以利润空间对于我来说就特别的重要,所以只剩下了涨价这一条路。
根据对原材料的换算,布的宽幅是1.5米,我原先做80的基本一个宽幅,只能做一块地毯,所以我把80厘米的规格,缩小到70厘米,10厘米的缩小,和市场拉开差异,缩小10厘米也不对对价值有什么太大的感受(当然最舒服的尺寸依旧是80厘米),然后70厘米的地毯,依旧卖98元,再用剩下的边角料,做一个50厘米的椅子垫,把入门档位的客单价拉到68元(后来证明消费者买去做椅子垫的少,多买去给猫垫窝)然后舍弃100厘米和120厘米的尺寸,拉伸出110厘米,卖158元,140厘米的卖198元。
于是对产品规格重新梳理之后,50厘米,68元,70厘米,98元,110厘米,158元,140厘米,198元。(新的小尺寸依旧作为低价引流用,不会让消费者觉得太贵,另外开发了140厘米的版本,把价格段拉伸到了198元)。
对比原先的,80厘米98元(70厘米替代价格不变,成本反而比原来的下降一些),100厘米128元(110厘米替代,加10厘米成本,零售价加30元),120厘米148元(该档位直接舍弃,加20厘米,价格涨50元)以上涨价这样操作的原因,是因为我采用了,和厂家直接按米买断原材料的方式,也就是这一米布,我怎么用都算我的,而不是按原来的按块算,按米算之后,就导致我的尺寸,必须控制在一米五的宽幅之内,去博取最大的利润。
鬼才涨价3把刀,安全的涨价。
以上是我实操项目时候涨价操作策略,而涨价是门学问,其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因素,我归结有以下三点:
1.涨价必须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
涨价必须有一个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而且让消费者能够接受,如果启用供应成本上涨,导致零售上涨这样的理由,消费者多会觉得你是不是没有实力,源头一涨你就吃不消了,而产生对商家的质疑,这个是大多数涨价的原因,但直白的说出来,不是懒就是傻,没有站在消费者的维度考虑。
而最好的做法,就是如上所诉,对产品进行细微的调整,加入新的尺寸,来重新排列组合,做完这些之后我们还对材质进行了细微的升级,要涨我一倍,那我就要动细节,于是换了个底更加的防滑,布的包边换成了皮的包边,打出的口号是,产品全新的概念,事实证明,改完之后,利润保住了,一样卖的很好,而且还弄清楚了,地毯这种产品,再高的都有人买,于是我们后面又出来客单价328元的产品,因为对于地毯的品类消费者只看款式,喜欢大多数就买,好看是第一,而且价格段模糊,便宜的几十块,贵的几千都有。
2.提前告知涨价的到来!
如果没有做预告贸然的涨价!必然惊吓到老客户,所以涨价之前必须做预告,告知消费者“我们将对地毯产品全面升级,双倍的投入,以及性价比”给消费者打一个预防针,慢慢的过渡到新产品,逐渐的替换下来,直至把老产品,逐渐下架!而且替换产品一定要在凌晨进行,因为凌晨没有什么订单,突然上架下架,不会造成多大的问题。
打出来的广告一定要明显,在首页,店招,以及每个宝贝前面都打上,全新升级等等字眼,强调到位,直到全部替换完之后,还要在前面保留,一代产品和二代产品的区别,以及告知,一代产品已经停售!
3.即便涨价,客户的优惠依旧不能少!
涨价归涨价,该做的优惠一样得给到,于是我们立马启动了一个,买二送一的活动,就是买两个任意规格的产品,就送一个50厘米的地毯,买的多可以升级送更大的尺寸,这个活动一出,效果很好,很多的客户,嫌送的小,都买了三个以上,要求送70厘米以上的,最多的一个买了12个地毯,我们送了2个110的给她,消费者特别的高兴,涨价风波至此平息。
但之后的操作中,我找到了更好的赚钱品类,而且我拿到的价格并没有什么优势,长久来说,不是一个好事,因为我的进货价,已经超过了同行的零售价,能够卖的动,全依赖于新品的不断开发,以及营销策略的拿捏准确,但不利于长期的发展,一旦同行开始大规模的模仿抄袭,必然导致反应跟不上,所以后面逐渐淘汰了这类的产品,但这种产品,小赚永远有机会,如果你能拿到好的供应价,不妨去淘宝试试,只要款式好,就有买单的,一个月赚个几千几万块,都算小事。
我道汉三又回来了,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的实战营销技巧,扫码下方的二维码,找我入群,也欢迎你加我的个人微信号:ww6423s,来围观我的朋友圈,看我每天输出干货,提升你的思维,文案可以是写出来的,但市场一定是干下来的,马上营销,实战干货,野蛮生长,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