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钱反被骗,如何躲开采购的坑?


  05.jpg

餐厅成本压力大,开源的同时也要节流。严控成本的各个环节中,原料采购是很关键的一项。别看几毛钱一斤的菜,往多了算那也是不小的开支。很多老板急于在采购上省钱,反掉入了陷阱……

 

老李在市区经营一家小饭馆,平时都有固定的供应商供货,但是最近生意不好,加上物价有所上涨,他就想换一家价格便宜点儿的供应商。

 

某天,老李发现网站上有一家公司提供的货物价格十分优惠,比自己目前的供应商划算,便和对方取得了联系。

 

双方洽谈愉快,关于供货,对方要求老李先付一半的定金,余额货到付款,老李没有怀疑就把钱汇了过去。按照约定,定金付了第二天货就到了。

 

但是老李等了一天都没等到,联系供应方,他们说货在半路被有关部门暂扣了,要求老李继续交钱。老李觉得不对劲,拒绝了。但是他再也联系不上对方,甚至连网站都打不开了。

 

老李这时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报警。

 

原来以为是个大便宜,却做了个赔本生意。采购过程中的陷阱,应该如何识别和规避呢?

 

1. 了解自身需求

 

提前整理自己的生产、仓库、销售、采购和财务等需求,在了解供应商时,就能有重点地看这些需求是否能被满足。

 

如果可以,还要评估供应商在行业的口碑。知己知彼,必须心中有数。

 

2. 货比三家,让供应商出方案

 

现在是买方市场,只要店老板发出需求信息,提供原料、设备、服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就会蜂拥而至。

 

约见供应商时,要求他们不仅介绍自身产品,更要结合客户需求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在介绍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到底这里面有什么“套路”。虚话听多了,你也就知道自家的问题到底该怎么办,而这些供应商谁实力强、谁是花架子,也就一目了然。

 

特别是做大型餐饮采购时,利用上述方式能最快摸清市场和行情。如果你是小店老板,那也得货比三家。看对方的报价后,再进一步了解、选择产品。

 

3. 考察供应商资质

 

无论业务员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样品看着多么可靠,都要摸清供应商是否有相关的生产许可,有没有合法的渠道。铺铺旺提醒您可以分三步走:

 

首先,确认各种证书的真伪,比如上网、打电话查询。还要考察厂商实力,去他们的办公室看看,和员工聊聊。

 

其次,考察圈内信誉度。只要你在行业里问一问,这家厂商的历史清白与否基本都能搞清楚。

 

最后,考察用户。不少厂商在宣传时有一堆成功案例,即便客户是真的,您也要亲自去看看。问问他们,对方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实惠实在、服务是不是像宣传得那样到位。

 

因为厂商提供的成功案例多半是跟他们关系好的,有些细致的老板还去厂商没推荐的客户那里走访。

 

4. 引入竞争机制

 

如果只选择一家供应商,容易被这家公司牵着鼻子走。中途想选换别家可能来不及。建议老板们选用公开招标和协议供货两种方式,让多家公司同时供货。

 

对于餐饮老板来说,找到一个合作愉快的供应商,最好不要轻易换。但是为了防范供应商一家独大,可以选取多个渠道,让他们根据产品质量进行PK。

 

5. 仔细了解合同细则

 

签订合同是给双方合作增加一道“护身符”,对于合同条款必须认真对待,哪怕非关键条款也要一字一句看清楚了。还有,丑话说在前面是一个法宝。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嘛。

 

如果是小餐厅,需求不大,可以直接去批发市场批量采购,至于一些大型的餐饮设备采购或者大批量原料采购,最好还是找个大型供应商,保障货源也能减少仓储、物流压力。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供应商,各位老板在决策前多比较、勤考察,多个心眼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