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二
周武王灭掉殷商之后,为了表示对先世的尊敬,也为了安慰先世后代的人心,他就把曹快封在了邾。这个邾,据说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可能在邹城市周围地区。春秋时期,邾还参加过各国之间的盟会。到了战国时期,邾被楚国灭掉了。
邾被灭掉之后,邾的子孙便分崩离析,四处流寓。邾之曹姓,在灭国后,一支在沛(今江苏境内)安了家。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曹参的人跟随。刘邦坐了江山,曹参的战功位居第二。萧何死后,曹参继萧何之后,成了大汉王朝建国以来的第二位丞相(汉孝惠皇帝刘盈的时代)。
据说,就在汉王朝内而言,曹操的远祖可以上寻至曹参。从曹参死(公元前190年)到曹操生(155年)中间相隔345年的时间,这谱系的传承延续,是否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尚不可知。
就因为有上面的“尚不可知”,所以曹操的家世,从其远祖曹参到曾祖父曹节,中间约300年是断裂的,或者说,中间约300年史书是语焉不详的。
曹参之后,曹操的家世到了曹节。曹节是曹操祖父的父亲,也就是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的字是元伟。他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很好,大家都说他仁慈宽厚。关于曹节的仁慈宽厚,并不是空口白说,有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可以作为证明。据说,有一次,曹节邻居家养的猪丢了,正好,邻居家的猪长得和曹节家的猪很像,邻居就跑到曹节家里,说:你猪圈的那头猪,是我家的吧!曹节也不争辩、笑笑说:你觉得是你的猪,就赶回去吧。邻居毫不客气,就理直气壮地把曹节家的猪赶回自己家了。没过多久,邻居家丢掉的猪自己跑回家了。邻居一看,怎么会这样啊?他十分羞惭,又把从曹节家赶回来的猪给人家送了回去,并且说了很多赔礼道歉的话。曹节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更没有半点怪罪邻居的意思。就因为这件事,邻里乡亲都很佩服曹节的大度,他的美名在乡里传播更广。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曾祖父虽然不是专业的养猪户,至少他家是养过猪的。尽管,关于曹操家的家族史,可以上追到皇帝,可是,曾祖父家养过猪也有史料可证。按照曹节故事的情节推断,曹节应该也是农村人,史料对这一点也没有避讳。
曹节总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叫伯兴,老二叫次兴,老三叫叔兴,老四叫季兴。翻译成现在的土话就是:大兴、二兴、三兴、小兴。曹节的四个儿子,是按顺序起了个名,没有字、也没有号的记载,猜想或许也不是非常正式的士绅乡宦人家。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