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快活是真功夫


 常快活是真功夫

喻建国

我国明朝大圣王阳明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对成熟心态的感悟已经用他的“常快活是真功夫”向世人传授,他在心学概述中用了四句话做出最为精辟的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来世间本无善无恶,由于受到客观社会的熏染,个体心意遂萌动善念恶意,但个体还分不清孰是孰非,在个体修行感悟中懂得了善恶之分,并且努力在自己的社会存在和实践中为善去恶。

人在世间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但是取得快乐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取行恶的方法,他们用各种卑劣手法,不惜损人利己,为恶营私,在此中谋取个人的快乐,这是格物所唾,良知所弃,所获的快活非真快活。人们应该追求真快活,在良知的导引下,在格物的高领下,掌握成熟心态,在自己身边密布的快乐源泉中自然地沐浴在快乐中,真快活让人乐更唾恶,善更添乐。

原来以为心理学在我国当为舶来品,是从外洋进口的,其实我国也早有心理学,而且还有运用心理学卓有成效的大师大圣。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各种知行合一的主体,最上乘者以“尽心、知性、知天”为价值目标,稍下者以“存心、养性、事天”为价值目标,再下者以“寿夭不贰,修身以俟”为价值目标。自然还有很多其他主体,他们一般遵行功利,而在遵行过程中可能行善,也可能行恶。心态成熟就能够在行善中获得其乐融融,行恶者却只能在获得瞬间快乐的同时迎来万痛钻心。

常快活当然只能通过行善而获,行恶是绝不可能获得常快活的。“常快活是真功夫”之所成为真功夫,就在于它需要人们好生修炼,修炼成熟心态。心态成熟不是天生的,是需要人们修炼的。王阳明的悟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悟到了常快活的要义。他晚年时肺病很重,但是他因为心态成熟了,却能经常浸沐于快活中。

尽心 竭尽心力。《书·康诰》有曰:“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民。”《孟子·梁惠王上》有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尽心为人,一幅利他的美图,利他,利大他。个体在利他的运持中,无尽的快乐泉涌而至,常快活在身旁雀跃。知性,有文化,有内涵,有修养。《孟子·尽心上》有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王阳明《传习录》卷上有曰:“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个体在好学与升华中,学识渊博,意境高远,气质非凡,乐蕴其中。知天,明白天理,通知宇宙运行规律,自然明白个体存活之义,一蹴而至运谐,平和,渐趋,圆润,共赢,乐悉中藏,个体自然地环拥快乐。心态成熟,真功夫练就,常快活也就永远缠身,永远常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