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二十六)


杂谈(二十六)
 
                      要强的人本质是软弱的
 
    因为软弱,所以才要强。要强是对软弱的一种补充。人总是在寻求一种平衡。
 
                      穷人
 
    穷人有三类。一类是物质穷的人;一类是精神穷的人;一类是物质和精神都穷的人。有些人物质穷,但人穷志不短,有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类是物质穷但精神不穷。有些人已经很有钱了,但还不知足,没有人送钱就不爽,这样的人在精神上还是一个穷人。穷的本质是不知足。
                 
                      恶人确实存在
 
    恶人确实存在,是完全的恶。这类人是无法想象的。但实践证明确实存在。也许是自然界本身就是这样,这类人也是自然存在的一种选择。也许人类进化出多种人类。从道德看,有善人,有恶人,有中间各种类型的,可能都存在。恶人通过恶而存在,善人通过善而存在。
 
                      嫉妒人的人如何嫉妒人
 
    嫉妒人的人如何嫉妒人,有多种手法。
    比如,你科研突出,他会说你上课不好。因为科研有刊物可以鉴定,而上课好坏不好评价,这就为嫉妒打了掩护。实际是科研和上课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研究不清楚,如何讲清楚。
    另外,同是搞科研的,你若总体比他强,他如何诋毁你,他会通过集中火力攻击你的短处来贬低你。比如,你论文很多,但课题不足,他会说课题才体现科研的真水平。或者你短文章比较多,他会说你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殊不知论文不是以长短可论的,而是要以有没有创新为根本标准。
    另外,就是造谣,说你有情人之类的。这是比较低级的一种嫉妒法。
    或者,说你人品不行。而人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这也为嫉妒可以打掩护。
    或者,他会承认你科研突出,但说你缺乏管理能力,通过这种途径阻挡提拔你。
    或者,他会说你专心搞科研,不关心社会,太自私。殊不知,屠呦呦搞科研,救了千百万人的性命,难道屠呦呦太自私。一个把真正搞科研的人说成是自私的人,这种人不仅恶,而且是大恶。难道让搞科研的人去扫马路就不自私,那扫马路的人又去干啥,去让搞科研?
由于嫉妒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天性,所以,当一个人开始嫉妒别人,而且利用一些不好的手段来攻击一个业绩突出的人时,尽管有些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明白可能是嫉妒,但还是有些人助纣为虐,扩散谣言,因为那个人的嫉妒行为也满足了他的嫉妒需要。
 
你不要希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的思想
 
由于人与人之间有很多不同,如生活经历不同、学习经历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等,所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知识世界。由于人与人之间知识世界不同,所以,对于同一句话,最终不同知识世界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造成含义的差异。所以,对于思想家而言,最痛苦的莫过于自己的思想总是被别人误解。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宋圭武2017年2月24日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