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很牛,服力不服理


 

    我们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是独行侠。日本人则属于集体奋斗型的,他们谦逊礼貌,服从上司,善于在集体奋斗中创造出自我价值,而且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之后也不会翘尾巴。他们高度自律,做事情一丝不苟,相互配合分秒不差。不管是购物、就餐、如厕、听音乐会、看球赛,不管做什么他们都会自觉排队。即使是地震时,他们也是秩序井然,保持着排队的队形,地震结束一切照常。但日本人也有二个缺点。第一,他们不善于创新创造,但非常善于改造,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小小的技术革新,如此就有了日本精工和电子世界第一。第二,由于日本资源贫瘠,为了生存他们极富攻击性和侵略性。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美国总统宣布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后,他们立刻匆忙偷袭珍珠港,可见在战略上比较冲动,容易出错。

正如李光耀先生所说,“日本这个民族与别人不一样,它不服理,只服力,它敢挑战比自己强很多倍的民族,你得打得赢他,打赢了它才服你,不然就将你踩在脚下!”看一看历史,还真是这样,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敢挑战比自己强的大清北洋水师,日俄战争时挑战三倍于自己的大俄国三大舰队,二战时又挑战两倍于自己的美国海军。虽然,日本在二战后日本天皇和日军满盘皆输。但日本商人却充分利用被美国占领后,美国将大量加工制造业搬进日本机会,他们大把吸收美国资金,学习借鉴美国先进材料、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积极仿制美国和欧洲产品,这使日本一跃成为对外国技术、工艺消化、吸收最快最强的国家。从1950年到1975年,他们一共引进了25000多项技术,在不到30年时间里,仅花费60亿美元,就把美国花费2000亿美元的成果学到手。如今,日本制造遍地开花,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品牌早就在危机中占领美国市场。三井住友金融服务和东京证券也在华尔街安营扎寨。

上世纪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企业连续十年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大部分日本企业已经8年没有加薪,甚至一部分企业员工工资还略有下降。然而,从小酒馆的服务生到小旅馆的服务员,从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上班族到株式社的社长,所有人在面对困难时都显得那么平和,那么的乐观和敬业,他们是如此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如此地珍惜为他人服务,工作似乎是最高的享受。在逆境中日本社会依然是干净、整洁、舒适。从偏远的农村到繁华都市,所到之处井然有序。日本人还是那样诚信、和善、彬彬有礼,没有任何躁动。他们无怨无悔,勤奋努力,不断奉献的精神,将不断创造出日本经济的繁荣。

一份日本帝国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在1867年明治维新之前成立的日本企业一共有4839家,100年以上的日本企业共有89000家,300年以上的日本企业共有782家,400年以上的日本企业有75家,600年以上的日本企业有65家,1000年以上日本企业有5家。源于日本飞鸟时代的金刚组创办于公元578年,相传至今已四十余代。在日本百年企业中有89.4%都是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少于300人的家庭企业,经营范围大部分是制作食品、酒类、药品以及与传统手艺。而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创办于1538年的六必居,排在第一位之后的是1663年创办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王老吉三家,中国现存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只有5家。中国企业的寿命非常遗憾,互联网时代的平均寿命仅为6个月,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3年,与日本中小企业30年的平均寿命相去甚远。2001年3月任正非再次来到东瀛,在考察松下集团后他写下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北国之春》,歌曲《北国之春》原意是讴歌创业者,歌颂奋斗者的歌曲。任正非很想知道,华为公司如果连续遭遇两个经济冬天,不知华为人是否还会不会心平气和、沉着应对、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