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


一只羊

2017424日。

讲了二十多年的“政治经济学”,曾经无数次面对“一只羊=两把斧头”。对这“一只羊”,我不仅是腻味了,而且是恶心了。我有好多年基本上不吃羊肉了,我对羊膻味儿特别敏感而且反感。

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通常用“一只羊=两把斧头”来解释价值的来源和价值形式的发展。在价值形式发展中,这个交换等式叫做“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这是商品交换的最初形式,也是价值表现的最基本形式。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剩余产品,出现商品交换。但是,因为剩余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很少,因此交换是“简单、个别而偶然” 的。在这个交换等式中,居于左边的“一只羊”是价值表现的主动形式,也就是其价值需要被表现的形式,叫做“相对价值形式”;居于右边的“两把斧头”,是用来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叫做“等价形式”。他就像一面镜子,因此马克思将其叫做“价值镜”。在这里,商品“羊”的价值是通过商品“斧头”的特殊存在来表现的,也就是说特殊性的使用价值成为一般性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在这里,价值表现是不充分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剩余产品的增加,进入交换领域的剩余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这时,一只羊进入市场之后,它所面临的选择不仅有两把斧头,还有若干粮食,若干布匹或者若干兽皮……

        =两把斧头

=若干粮食

一只羊  =若干布匹

        =若干兽皮

        =其他

这个价值表现的形式,就叫做“扩大的价值形式”。市场扩大了,等价形式也扩大了。

一只羊的价值通过若干不同的商品来体现,说明在其他商品中存在某种共通的可以通约的东西,体现一只羊价值的正是其他商品中的这种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就是生产商品耗费的抽象劳动。这就是价值。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性质已经得到了体现,价值不再是特殊性的,而成为一般性的了。但是,就交换而言,还存在问题。这就是交换的复杂性。因为缺乏共同的一般的价值代表,交换可能需要经过很多次才能最终完成。比如,牧羊人需要的是斧头,但铁匠如果不需要斧头的话,交换就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极端而言,有多少种(n)商品进入市场,就需要相应的多少次(n-1)交换。人们会从实践中得到经验,比如,在某些时间或某些区域,会有某种商品是人们共同愿意接受的,于是这种商品就成为交换等价物。假如这种商品是“一只羊”的话,交换等式就成为

两把斧头=

若干粮食=

若干布匹=   一只羊

若干兽皮=

若干黄金=

这个价值表现的形式,叫做“一般价值形式”。与前面的“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一般价值形式”中,“一只羊”从等式左边换到了等式右边,就价值表现而言,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价值通过若干商品来表现,而在“一把价值形式”中,价值通过唯一的商品“一只羊”来表现。“一只羊”在这种价值表现中,不再是具体可以食用或者可以产奶或者可以积肥的一只羊,而成为价值的直接代表。“一只羊”不再是商品,而成为货币。就交换而言,以“羊”作为等价物,还是有时间和地域上的特殊性,还会给交易带来不便。之后,当黄金替代羊作为一般等价物之后,等价物就相对稳定了。这样,价值形式的发展就达到了其完成形态——货币形式。

在以羊作为等价物的价值表现中,羊异化了自己的存在,它不再是羊,而成为“货币”,成为“价值”的代表。这一切,其实与羊本身是无关的。羊既没有自己的思维,更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人。羊之所以成为价值代表或者货币表现,其实只是人脑的产物。是人们将羊想象成为货币,而不是羊本身成为货币的。当然,这样一种想象,是处于一定交换环境下人们的共同想象。只是个别人的想象,等价物是不会出现的。这种共同的想象,实际上有契约的性质。货币的信用特征,与这种契约性质密切相关。

约翰·洛克(1632-1704)在其《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中,关于货币的性质,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按照洛克的认识,货币具有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的双重价值。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同一般商品一样,是由土地和劳动共同决定的。而货币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人们共同想象的后果。或者说,是人们共同的想象,赋予货币以货币的价值。洛克的思想,揭示了货币的信用本质,是一个卓越的洞见。推动法国财政金融改革,吹起“密西西比泡沫”的约翰·劳(1671-1729)对洛克的认识嗤之以鼻,说将货币的价值解释为“想象的价值”是一个疯狂的想法,谁都可以想象一片树叶的巨大价值,但谁又能用一片树叶去购买自己享用的商品呢?约翰·劳显然不具备理解洛克的能力。第一个理解洛克的经济学家应该是理查德·坎蒂隆(1689-1755),在其《商业性质概论》中,坎蒂隆清楚表达了洛克关于货币价值二重性的思想,并阐释了他对货币价值的想象与契约的性质的认识。孟德斯鸠(1680-1734)是洛克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认同洛克的关于货币作为货币的价值的想象与契约的性质,他将货币的性质理解为“拟制”的;他还继承发展了洛克的货币数量论。

下一个准确理解洛克思想的,就是重农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杜尔哥(1727-1781),很有意思的是,在阐释其对货币性质的认识时,他使用了“一只羊”的例子。“一只羊这个词,在商业用语中仅代表一定的价值。在理解这个词的涵义的人们心目中,这个词不仅是一只羊的概念,而且还是与其等值的一定数量任何其他商品的概念。这种表达方式在更多场合下是用于代表一种虚构和抽象的价值,而不是用于代表一只羊的真正价值。”(杜尔哥:《关于财富的性质和分配的考察》,华夏出版社,P29-30)杜尔哥阐释的是洛克的观念,货币是一种观念的抽象的虚构的拟制的产物。“一只羊”看起来是一只羊,但实际上是货币,是价值,是万能的交易媒介。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用来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是“20码麻布=1件上衣”而不是“一只羊=两把斧头”,我还一直纳闷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只羊”是从哪里来的。在杜尔哥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中看到这“一只羊”时,我感觉到一阵欣喜,说不定我们的这“一只羊”就是从杜尔哥那里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