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人们面前的民族融合


 就在人们面前的民族融合

喻建国

上海电视台有几档节目常会有外国人作为嘉宾上场,而且这些外国人的普通话水平都还过得去,个别的甚至完全达到了听不出是外国人的水平。我很想知道这些嘉宾是些甚么样的外国人,一打听,原来他们都是在上海留学的外国学生。

留学生从来就是民族交融的先锋,投入留学的青年人在进入别的国家以后,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去适应这个国家的生活,实际上也就是融入这个国家的民族。

民族融合首先是语言融合与习惯融合,习惯融合中包括衣着融合、饮食融合、卫生融合、交通融合、礼仪融合等。更深层次的民族融合是思想融合。

我的两个儿子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都曾经投入过留学,大儿子留学比利时,通法语和英语,小儿子留学日本,通日语。小儿子很有点语言天赋,他的日语口音是东京音,早年回来常会讲一个故事:在日本和日本人打交道,日本人都会认为他是东京人,尤其是东京以外的日本人,都觉得他就是个地道的东京人,因为他的口音是地地道道的东京口音。去年初我和小儿子一同去印度旅游,他在印度很快就适应了印度腔的英语,若是假以时日,他在印度讲起印度腔调的英语来,印度人很可能认为他是印度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民族融合方面,大城市中人们的衣着融合已经十分接近,

因为衣着融合比较容易。饮食融合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味蕾惯性的形成和改变是需要时日的,而且改变的过程也会为改变者带来一些痛苦。卫生融合与衣着融合的难易度相近,也比较容易。交通融合在世界大城市中相近程度很高,所以融合起来就更容易了,只是在其他地域交通融合也是需要花点功夫的。一般的礼仪融合在大城市中也比较容易,只有在其他非大城市的地域,才会为融合者带来一点困难。

难度很高的融合就是思想融合,在这一点上应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融合,什么是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共同和平生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融合延绵,互促发展,包容互惠,一起进步,人类当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就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

在全世界范围里,华人在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很大,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人们都能发现哪里会有华人,而且他们在民族融合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他们天生秉持着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坚持用这样的思想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自然地做出民族融合的努力。

在中国,在上海,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来自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民族,在上海滩上,在中华大地上,这些外国人在做出有益的民族融合。他们无形中都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做出贡献。

随着交通的发达与进步,随着20000公里/小时人类安全移动速度的接近和普及,绝对是人类共同的需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会很自然地呈现于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