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创业
有人喜欢提出自媒体创业这个事,我认为不太准确,做自媒体和创业应该单独分开讲。 创业这件事你一开始不知道能不能成,形式也五花八门,但说到底就是踩着风口,瞄准赛道,解决时代变革下产生的空白需求,所以往往天花板特别高,回报也特别高。 自媒体这件事你一开始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形式特别简单,就是做内容。 成了的话,却和创业能获得了高回报不一样,顶多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是自媒体的窘境。 所以我们发现,一个优秀的自媒体团队普遍在5人-20人以内,再往上,很难扩张。5-20人的规模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吗?显然不是。 很多人不满足于现状,不想被企业束缚,单枪匹马开了个公众号。前几年做大了的普遍在吃老本,只有其中的精英会依托粉丝基础,在新的领域突围,这种突围的形式才上升到创业。 公众号可能做的很好了,但创业才刚刚开始。自媒体+创业(1+1>2)是现在主流的运营模式。 天花板 个人去做自媒体的天花板是特别低的。 年收入50万是个门槛,年收入100万是个大门槛,这是体现个人能力的一把尺子。 年收入500万是个门槛,年收入1000万是个大门槛,这是体现团队能力的一把尺子。 每登上一个高峰,势必要获得更多资源,扩大新的业务,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解决更多的需求。 比如: 1.做自媒体开始卖旗袍 先是卖旗袍,后来卖裙子,再后来把服装卖到商场里,做线下实体店了。这分别是推出产品,开发副线产品,扩大经销渠道。这意味着早早的脱离了靠写作吃饭的营生,慢慢的可以不用依托自媒体了。 2.做自媒体搞知识变现 这事情现在太火了。有的知识是真知识,有的人会把信息整理成知识,有的人会把劣质信息变得像真知识,这是初级打法。 高级打法是让别人生产知识,把别人的知识,包装成专业的知识,再卖给用户。典型的案例是得到、新世相的听书产品。 到了第五个阶段,从年收入1000万跨入到更高梯队。就是钱生钱的阶段,这时候还得死磕公众号吗?显然不必。 上下游产业链上的领域全都研究个遍,每一块都值得试水。钱越多,可选择的余地越大。顶级的互联网运营,拼的就是资源整理能力。比如资金、人脉、渠道,谁的资源多,谁就是大爷。 创新 — 是自媒体的基本生存法则 一个人能创新吗?很难。 长期的独自运营,体力精力时间跟不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难支撑个人把自媒体做下去。 2018年,单枪匹马的自媒体必须要扩大团队或找合伙人,扩大团队要钱,找合伙人要契机。 做自媒体,往往有一种空虚感。在工作时极度满足,在非工作时极度空虚,非常容易拖垮我们的精神状态。 万幸的是,我们比任何群体都珍惜时间,时间效率决定了自身价值和项目价值不断上升。 2018年,什么样的自媒体能突破重围? 1、能影响行业潮水的多元化内容 2、能轻松号召起来的活跃粉丝 3、有持续线性增长的盈利业务 4、有解决用户需求的刚需产品 5、有孵化小众自媒体的能力 6、有打通全产业链的能力 ...... 要做到一个领域的寡头,才有机会成为巨头。 如何让公众号赚到钱? 想要把公众号做好,甚至赚钱,必须要践行三个过程: 商业模式 团队运作 控制成本 1、公众号的商业模式需要具备什么? 市场调查 用户需求 竞品分析 内容生产 推广涨粉 推出产品 商业变现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只有把七个点打通,你才能通过公众号赚到钱。 如果把做公众号比作创业,那么1万个公众号里,可能才有几个能赚到钱,其他都是伪创业。 这里面重中之重就是——内容生产 优秀的内容一定是从重度垂直领域诞生,形成IP效应。 你的内容得解决用户的刚性需求 你的内容得是竞争对手难以完成的 你的内容吸引粉丝,让粉丝主动分享 你的内容好了,粉丝多了,就不用担心缺少产品 你的粉丝多了,就不用担心赚钱 接下来,考验的是——细分领域稳定生产原创内容的能力 2、团队化运作,控制成本 你确定每天的选题,主旋律,由员工花时间整理搜集各个环节的资料,由你润色好推送。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把花时间却又轻松的工作交给员工,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另外,几个人一起工作,能进行头脑风暴,不至于知识枯竭。 那么问题来了,创业和招人的成本非常高怎么办? 一线城市的创业成本高到令人发指。 生活费,房租费,员工工资,创业开销,这四个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哪怕你的公众号一开始就盈利了,顶多只能抵消这四个环节产生的费用。 想赚钱,难如登天。 想融资,对普通人来讲也是难如登天。 如果你的公众号及产品没有被地域限制,那就下沉到四五线城市运作。 从北上广搬回老家: 房租不用给钱,在朋友那边办公 不需要购买电脑,员工自带 每天上下半班,来回只需要20多分钟 没有在上海一样的高额消费 不用自己租房,自己做饭叫外卖 员工工资也比上海低很多 这预示着什么? 在上海一个月营收10万,只能净赚5万。 在五线城市一个月营收10万,净赚9万。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公众号发展最好的时代,也是普通人最容易赚钱的时代。 2018年的自媒体人 公众号现在有个很糟心的事情,或者叫做现象。你一天不推送,阅读量就蹭蹭的往下掉。 换言之,几天推送一篇,打开率立马降到冰点。所以,没有谁天生是谁的粉丝,用户的疲惫感会越来越重。 有三种解决方法: 稳定的内容,让粉丝觉得你是不可缺少的 新鲜的内容,让粉丝觉得你是非常有趣的 独特的观点,让粉丝觉得你是有价值的 全职写作、团队扩张、核心产品、盈利模式和业务扩张,是自媒体人的一道道障碍。 越到后面,个人的力量越渺小。如果要做自媒体,就务必保持高频率更新,否则你只能把它当作副业。 整个行业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1、输出<输入是在透支能力 2、喜欢喊口号的自媒体往往不会活的太差。喊的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 3、少怼人,说不定这个人就是金主爸爸。 4、作为一个运营,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
【聚百洲】专注股权激励、股权分配、股权打市场、公司估值、盈利模式设计!www.jb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