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城市】
精致厦门 鹭岛琴声
江铃 陈柳钦
日光岩题壁
【近代】蔡廷锴
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
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厦门城市不大,但精致而温馨。厦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唇齿相依。厦门是经济特区,人民生活富足。它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白鹭高飞,凤凰树花开似火,钢琴声悠扬动听。
海上花园鼓浪屿
鼓浪屿,是厦门第一景。它本来有个土土的名字:圆沙洲。鼓浪屿是在明朝更名的,因为岛的西南海滩上有个巨大岩石,长期经历海水冲刷,中间形成空空的岩洞,涨潮的时候,海浪拍打岩洞,发出咚咚的轰鸣声,就好像有人在击鼓。无论从字音字形字意考虑,鼓浪屿此名都更为鲜活,仿佛听到海水鼓起波涛,平添几份诗意。这块立功的巨岩仍在海岛上,岩顶上还生出一棵顽强的树,擎起一方绿荫。
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是茫茫海水中的一片绿洲,凤凰木、白玉兰、榕树、椰树、棕榈各种树木遍布岛屿。岛虽小,五脏俱全,衣食住行都很方便,鼓浪屿的居民若不愿远行,完全可以常居岛上。外人若要上岛,得去坐渡轮,岛上的道路纵横交错,狭窄崎岖。因此没有汽车行驶,显得整洁而干净。小小的鼓浪屿随处是景,上岛的人得用自己的双足去丈量它的美。
日光岩是鼓浪屿制高点,它本名晃岩,但人们觉得它阳光充足明媚,胜过日本的日光山。就把晃字拆开唤作日光岩。如果想在岛上盘桓一天,去日光岩早晨最佳,在高处俯视鼓浪屿全景,海上的神秘花园跃入眼帘。清晨的霞光温柔地笼罩鼓浪屿,碧蓝的海水中丛丛绿树,束束红花,漂亮的或中或西的建筑错错落落的伫立在大片绿植中。日光岩上面的摩岩石刻很精美,尤其是“鼓浪洞天”四字,明代所刻。抬望眼,美丽的鼓浪屿鼓起海浪,可不就是洞天福地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日光岩有一座小小的寺庙,著名的弘一法师曾在此住居住讲法。弘一其人,俗名李叔同,他不仅是一位得道高僧,还是才气纵横的音乐家、书法家、画家、戏剧家。李叔同最先在中国办起戏剧社,自己扮演《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裸体人像画,也是他最先在中国提出实施,他教过丰子恺这样的绘画大师。南京大学第一首校歌是他写的,更为人们熟知的是《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晩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在岁月磨砺中,李叔同修得一颗慈悲心。坐藤椅先摇一揺让虫子逃生,怜惜飞蛾纱罩灯,他最终剃度出家,成为弘一法师。
菽庄花园,本来是鼓浪屿中一家私人花园,五十年代归于政府,现在已经对外开放。“菽”是豆类的意思,菽庄有归隐田园的意味,主人林尔嘉父辈靠垦殖发家,此名也有纪念之意。林尔嘉的雕像立于园中,林尔嘉字叔藏,和菽庄花园谐音。他生于厦门,在台湾经商,后因甲午战争之变,回到厦门,林尔嘉担任厦门总商务经理,对厦门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
菽庄花园最妙的地方是藏海于园中,瑞士顶尖的造园设计师来到菽庄花园后也钦佩不已,他说:“我们只能在园中藏湖,你们却能藏海。”偌大一片海,怎么藏呢?这就是菽庄花园的匠心了。初入园中,一堵高墙阻挡视线,大海被林尔嘉养在深闺。只见小桥流水绕亭台,九曲回廊精雕细琢,使人如置江南园林之中。再往前走过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蓝色海洋静静地呈现面前,天地为之一宽。林尔嘉将波澜壮阔的大海纳入自己的私家园林,可谓大手笔。
借景造景,更是菽庄花园的拿手好戏。花园中的清泉、花树、红亭、粉墙,这是实打实的近景,精致的小画卷。仰望日光岩,俯视茫茫云海,远视南太武山脉,海阔天空,这些是借来的远景,开阔的大画卷。菽庄花园有四十四桥十二洞,四十四桥只是一座桥,传闻因园主建桥时正逢四十四岁。桥下有闸门,开闸放闸,就巧妙地把海中引入园中,藏了起来。十二洞的确是十二个洞,像迷宫一般颇有妙趣,游客特别是蓬头稚子,活泼地在洞中穿过来穿过去,欢快的身影与愉悦的笑声形成动景。桥廊楼阁则是静止的,可以闲坐静赏。渡月亭最宜观月,月下清波脉脉,漱石枕流。动景与静景相互映衬,两自相宜。
鼓浪屿又被称为琴岛,从上岛的钢琴码头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情调。钢琴码头设计别致,蓝白色调,它的形状像一架张开的三角钢琴,又如乘风破浪的帆船。进站口上方有鼓浪屿三个大字,很多游人喜欢在这拍照。人流量太多,钢琴码头有些不堪重负,厦门政府不得不增设其他码头,但人们还是钟爱这里。鼓浪屿只有两万居民,但它的钢琴密集度居全国之首,很多人家在新婚时,就把钢琴列入家庭装修必备清单,让小孩子一出生就接受音乐的熏陶。走进鼓浪屿的林间小道上,不时传来悦耳的琴声。钢琴居多,也有小提琴、手风琴等各种乐器。琴声有可能来自一幢古老的小洋楼,雪白的纱窗前坐着一个长发披肩的姑娘,黑色的琴键衬得她皓腕如玉,修长的手指更显白嫩。琴声也有可能来自海滨的凤凰树下,白发苍苍的老翁手拉着风琴,海风吹平了他额上的皱纹,他沉吟不语,也许想起了年轻时经历的悲欢离合。
菽庄花园中有一座钢琴博物馆。它位于听涛轩中,听涛而鸣琴,涛声轰鸣琴声悠扬。钢琴博物馆是不可以拍照的,因为这里陈列的皆为古琴、名琴,独一无二的奇珍。它们大多来自一位澳籍华人胡友义的捐赠。胡友义爱琴成痴,耗尽一生积蓄去收藏世界名琴,并把它们安置在自己的故土:厦门鼓浪屿。胡友义夫妇为此亲自到码头上督工,生怕心爱的钢琴受到磕碰,好在它们都平安抵达菽庄花园,就好像飘泊在外的游子回到故乡。
钢琴博物馆是琴的世界,馆内最早的一架,来自英国伦敦,1801年由“古钢琴之父”克莱门第制造,经历二百年的时光,它的声音还是很清亮,让人穿越到上世纪英格兰的衣香鬓影中:奢华的宴会大厅里,演奏者在弹着优美的钢琴曲,长裙曳地的淑女和穿着燕尾服的绅士一起跳着华尔兹。最小的一架钢琴来自阿根廷,像个工艺品。最高的则是个庞然大物,竖起琴弦,看不见弹琴人的声音。有的钢琴风格浪漫,桃花芯木馏金花纹,铸铁板要么白如新雪,要么灿如黄金。有的钢琴则简约朴实,注重音色音质。古老的手摇琴,没有琴键,事先录好曲子存进去,只须转动把手,美妙的音乐就自动一首首播放出来,类似于八音盒。弹得累了,还可以用脚踏琴,享受音乐的同时还有健身功能。钢琴上方,有的燃着油灯,有的竖着烛台,这是为照亮琴谱用的,现在主要功能是装饰,其中很多也是胡久义先生私藏的珍品。
鼓浪屿琴声悠悠,古有弹琴者爱慕周郎之貌,故意拂错琴弦。现在的琴声中,又传递着什么样的故事?鼓浪屿有很多钢琴世家,祖孙几代都会弹琴,合家团聚之时,就是一台小型音乐会。鼓浪屿的钢琴学校名气在外,吸引了全国各地热爱音乐的人来此进修,也培养出大批音乐界的精英。一些世界顶级的钢琴赛事也选择在鼓浪屿举办,在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暨首届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上,鼓浪屿被授予“音乐之岛”的称号。
听着钢琴声漫步岛上,你会发现鼓浪屿的建筑很美。由于厦门是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有十多个国家在这里修建领事馆。另外厦门临近台湾,很多华人华侨在这里筑起私家庭院。红白相间,有四根大廊柱的,是美国领事馆。暗红色清水砖的是日本领事馆,上层下层皆是维多利亚风格的联排拱券门。八棱形攒尖穹顶的金瓜楼,屋顶像半个镶着金边的南瓜。汇丰银行通体洁白,却戴着顶红帽子,圣诞老人一样。天主堂也是白色,尖尖的哥特式屋顶上有一个十字架,庄严圣洁。配上精细的玫瑰花窗,又有一丝俏皮。
唱一首《鼓浪屿之波》吧!“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鼓浪屿上一半居民有海外关系,厦门与台湾之间有一段剪不断的乡愁。皓月园中有高大的郑成功塑像,是中国历史人物中最大的一座。郑成功是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得到厦门人的尊敬。
海底世界里各类鱼儿活泼地游来游去,百鸟园中群鸟欢鸣花香四溢。明亮的阳光、澎湃的海浪、优雅的音乐、洋气的建筑,共同打造出鼓浪屿这座美丽的海上花园。
凤凰树下白鹭飞
有一种蓝,叫做厦门蓝。来到厦门的人,第一眼就会被厦门的蓝天惊艳到。当浓重的雾霾席卷中国西北的城市时,京城跳广场舞的大妈不得不戴着口罩,灰色的暗沉沉的雾蒙蒙的天空让人们不敢大口呼吸。厦门的蓝天白云就显得格外珍贵。它蓝得彻底,蓝得纯净,湛蓝的天空像在海水中刚清洗过,蓝水晶一样,蓝丝绒一般,无边无际铺在人们的头顶上,简直有点奢侈了,朵朵白云,轻而软,一团团的点缀在蓝天上,是华服上的蕾丝花边。空气是最清新的,有海风的味道,和三角梅的清香。这实在是个宜居的城市,一抬头就坐享蓝天,幸福指数高。
厦门的江,叫鹭江。厦门的岛,叫鹭岛。美丽的白鹭,是厦门的市鸟。传说在很久以前,当厦门还是个荒无人烟的岛屿时,白鹭是最初的主人,当一群白鹭从远处飞至厦门,它们爱上了这里洁净的空气和海水中吃不尽的鲜鱼活虾,就以此为家住了下来,这时的厦门一片荒芜,杂草横生。白鹭用长长的尖嘴啄开海沙,挖出汩汩流淌的泉眼。又从内陆衔来花籽,种下万紫千红。在白鹭的努力下,厦门一天天明媚起来,花香阵阵,蝴蝶飞舞,也渐渐有了渔民在此居住。其中最美丽的一只白鹭,就是白鹭女神,她颈中有七彩翎,可幻化成人形。白鹭女神经常变作一个渔家女,来岛上游玩。有一天她听到叮咚婉转的琴声,白鹭女神寻声而去,只在一位青年公子正优雅地坐在岩边抚琴,两人坠入爱河,幸福地生活在厦门。
然而,东海蛇王发现了这个海滨花园,想据为己有,吐出了贪婪的信子。在白鹭女神指挥下,白鹭们同心协力,竖起了蓬松的蓑羽,为保卫家园殊死博斗。白鹭女神的七彩翎凌乱了,浸着鲜血一片片落到地上。但她细长的黑喙啄得蛇王遍体粼伤,蛇王吓退了,白鹭女神却倒下了。她身下长出一株株凤凰木,枝叶像白鹭的羽毛,她流出的鲜血开出簇簇红花。白鹭们又自由自在地游弋栖憩于碧水之间,厦门又恢复了生机。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半分白鹭洲。”南京有个白鹭洲公园,厦门也有,更美丽。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白鹭女神的雕塑,她通身洁白,半跪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像从海水中刚刚出浴。白鹭女神不着寸缕,但圣洁而娴雅。她微侧着头,梳理着如柳丝一样飘坠而下的秀发,目光温柔。她的肩头停着一只白鹭,悠闲自在的翘着一只脚,栩栩如生。白鹭洲的湖水中星星点点的身影,则是真正的白鹭。白鹭以厦门为家,充分证明了这座城市的环境质量。白鹭女神的广场上,常年伺养着成群的白鸽,它们逍遥自在地觅食,有时也会飞到白鹭女神的肩上,和雕塑的白鹭玩耍一会。
从空中俯视厦门岛,形状正如一只白鹭。厦门人很喜欢纯洁高雅的白鹭,很多地方都以“鹭”字命名,白鹭女神鲜血所浇灌的凤凰木,叶如白鹭之羽,花若凤凰之冠。凤凰花开,满城云霞。橙色红色的花朵与碧绿的枝叶构成美丽的风景,美得艳丽,美得明亮。凤凰花的花语,有离别之意,在毕业季开得更盛。每一届厦门大学的学子们离开校门时,总爱选择在凤凰树下踯躅而行,留影为念。凤凰木青翠挺拔,花开灼灼如烈日,似厦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也传递厦门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厦门气候好,冬天也暖和。每年十一二月时,北国已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厦门的市花三角梅正漫山遍野的盛开,三角梅又叫叶子花,它的花苞薄薄的,打开后只有三片,简简单单的美,花瓣就像一片叶子,连脉络都清晰可见。颜色有的白如茉莉,有的粉如桃瓣,有的黄似迎春,更常见的是紫色和红色。紫色贵气,红色热烈,单看一朵三叶梅并不妖娆,但厦门的三叶梅簇簇盛开,形成一片花的海洋。厦门的市花公园就有大片大片的三叶梅,它的花期长,几乎一年常开不败。三叶梅容易存活,既可做盆景,又能大片种植给山坡增色。三叶梅生命力顽强,也许这正是厦门人喜爱它的原因。
来厦门旅游,肯定要去厦门大学看看,它是一所国家重点高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创办人陈嘉庚,是著名的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毛泽东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身处南洋,心系中国革命,一手办实业一手重教育。他首创橡胶制品大规模生产,推动民族工业发展。家有万金,却生活俭朴,但对投资办学十分热衷。他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学村,涵盖从幼儿园到中学大学各个专业。即便是在他的企业遭遇危机的时候,他也不放弃资助办学。陈嘉庚痛惜南国无高校,一力创办厦门大学,从校址选定到校舍设计,陈嘉庚处处亲力亲为,当然资金也是靠他慷慨解囊。
厦门的学子称陈嘉庚为“校主”,这既是表达一种敬意,也是对家人的亲切称呼。厦门大学设有陈嘉庚纪念堂,堂前是他的塑像。陈嘉庚视厦门大学为自己的孩子,在办学资金紧张的时候,他说:“宁可不要大厦,也要厦大。”他真的把自己在新加坡的三座大厦卖掉了。在当时的爱国华侨中,陈嘉庚不是最有钱的,或许也不是最有名望的,但他对教育的重视与付出无人能及。教育是国力的基石,教育强则国强。陈嘉庚的一颗赤子之心得到了回报,厦门大学蒸蒸日上,从最初的八十个学生二十个教师发展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知名学府,南国最强。
让厦大人骄傲的是,经历百年浩劫,厦门大学从未更名。走进厦门大学,首先被它优美的风光吸引。厦门大学的建筑风格别具特色,一开始陈嘉庚找了外国设计师做了图纸,后来他否决了,亲自设计。是由西式的外形和中式的屋顶组成,穿西装,戴斗笠,西洋和古典碰撞到一起,形成了视觉上的美景。这是陈嘉庚为洋人戴上了中国帽子,是一种爱国情怀的流露。
主楼叫群贤楼,意为群贤毕至。陈景润、余光中是厦门大学的校友,鲁迅、易中天在厦门大学任教。群贤楼群的楼名简洁文雅而有深意,映雪楼、囊萤楼、同安楼、集美楼。孙康借雪光读书,车胤借萤光求学,寄托了对厦大学子的期望。同安集美,是陈嘉庚家乡地名,集天下之美共享安宁。在校园中心地带芙蓉湖,可看到厦门大学的嘉庚楼群,倒映在湖水中,优雅的黑天鹅在湖中栖憩。芙蓉湖被厦门大学的学生称为情人湖,湖心有小岛,坐而观景,赏心悦目。当然这里也是校园爱情多发地带。
芙蓉隧道是厦门大学重要景点,长达千米的隧道满满是涂鸦,虽是涂鸦但都用了心思,看起来饶有趣味。上弦场是体育场,宽阔宏大,是厦门大学历届毕业生学生拍毕业照的地方。浓浓的学院风配上中西合壁的氛围,很多影视剧选择来厦门大学取景。它四季有花,被称为英雄花的木棉,入冬犹在开放,盛开时红艳欲滴,坠落时飘然潇洒,颜色久久不败。木棉一谢,凤凰花开,绚烂的模样就如年轻的学子火热的青春。红砖的宿舍楼前,落英缤纷,铺了一层鲜花地毯。无怪乎厦门大学被称为最美的校园之一。
南普陀寺紧邻厦门大学,布局严谨香火鼎盛,天王殿中盘坐着慈眉善目的弥勒佛,笑眯眯地对着叩拜的芸芸众生。大悲殿中祀奉四座观音菩萨,这应该是它得名普陀的由来。南普陀寺还设有佛学院,弘一法师在厦门时曾在此收徒讲学。它的素斋也很不错,色香味俱全,菜名文雅又寓含佛理。比如南海金莲、梵宫玉笏。名菜“半月沉江”是郭沫若所题,雪白的面筋烹调成汤,半片香菇沉于汤底,如同月色沉入江心。大学与寺庙靠在一在,青春与古老、人文与宗教和谐共存。
出了厦门大学,走过天桥,就是白城沙滩和海滨浴场。这让人们对厦门大学的学生十分羡慕。厦门四面临海,但白城沙滩人气最旺。除了厦门大学的学子,厦门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也钟爱这里,沙滩很长,水天一色。沙子虽然没有三亚海边的细腻,但也很软,还有点湿漉漉的,赤脚走在上面,沙子从脚丫缝里漏出来,痒痒的。运气好可以拾到小海螺和小贝壳,不过完整的不多,因为游人太密了。厦门日照足,沙子有点烫,傍晚的时候还是温热的。嫌热往前走一点,海水漫过脚踝,漫过小腿肚,凉意从脚底漫上来。浅滩边可以游泳,对面还有海鲜排档,深夜都不打烊,灯火通明的,在沙滩走累了吃点海鲜,可不逍遥快活。
闽南风光曾厝垵
厦门曾厝垵,是称是厦门最文艺的渔村。是有多文艺?简单地说,它就是诗人海子理想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它没有鼓浪屿的人多拥挤,还保留着从前做渔村的一丝质朴宁和。各种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在这个小渔村并存。圣妈宫里供奉着妈祖娘娘。妈祖,是东南沿海一带信仰的海神,经福建向港澳台及东南亚广泛传播。她本是一个年轻美丽的渔家姑娘,叫林默,人们亲地地称她默娘。她心地善良,又身怀绝技。从小在海边长大,默娘谙熟水性,经常帮助来往的渔舟商船,若是海水中有妖魔作怪,她会挺身而出。洪水泛滥或久旱不雨时,也是她为黎民百姓祈来风调雨顺。默娘还懂得医术,祛病救人。后来她在一次拯救海难中去世,但人们说天上现出五彩祥云,默娘是白日飞升了。
曾厝垵里的红砖古厝,是闽南的传统建筑,红砖白石,朱瓦灰檐,燕尾脊两边翘起,砖墙的墙身上、窗檐边、都刻着各种精美花纹,描着上拱下凹的曲线,甚至青石做的砖墙勒脚都雕着老虎麟麟的图案。厝,就是房屋的意思,红砖大厝几进几出院落相当壮观。番仔楼是南洋风格的,多为厦门的华侨所建,每一幢番仔楼背后都有一部创业史,交织着奋斗中的辛酸与喜悦。“番”即是“洋”,番仔楼将闽南民居和西式建筑搭在一起,厦门大学的建筑就是番仔楼。
街边一间接一间特色小店,也是体现曾厝垵文艺的地方,店里的装潢设计,店的招牌和看似不经意的几句留言,都透着小清新的味道。柜台的摆设自不必说,精挑细选的。掌柜的连天花板都不放过,一定要体现自己的创意。绿植随处可见,从店铺的花窗里探出头,从屋角的灰檐边闪出身。街边客栈很多是民宿,价格适中,整洁干净。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小院里露天餐桌上吃饱喝足,天台屋顶上备好了躺掎,吹吹海风,看看星星赏赏月亮,脑子里说不定就冒出一首诗来。
美食自然是多的,曾厝垵是厦门美食的集中地,有地道闽南风味。厦门靠海,生猛海鲜肯定要吃的,一对大虾用竹签串成一串,不用放太多调料,吃的就是鲜味儿。肥美的花蛤和金针菇一起,包在锡纸里烤,香味能飘到马路对面。生蚝扇贝也可以烤,干扇贝、鲍鱼片、大个的螃蟹,每天从海里现捕的新鲜货,怎么弄都好吃。曾厝垵的甜点店也多,到处是卖奶茶果汁的。水果若是看上了,可以报家里地址,直接打包寄到家。很多卖大青芒的。想吃不用弄得双手汁水淋漓,店主殷勤地帮忙剥开切好,装在大号纸杯里,放一把小勺,可以边逛街边尝上一口。咖啡馆就更多了,据调查厦门人均咖啡消费全国第一,这似乎也是厦门这座城市文艺小资的明证。
沙茶面算是个厦门小吃代表了,面条放了碱,柔软又有韧性,大笊篱捞一把下到沸水中迅速出锅,面里还可以放入青菜、虾仁、猪肝、肉片、鹌鹑蛋,放什么都可以,最重要是粘稠的沙茶酱。这种酱要用花生米、小鱼干、小虾米、洋葱、大蒜十种配料油炸研磨成,辣中微甜。调上酱汁的沙茶面汤鲜面美,吃完连汤也喝精光。蚵仔煎名气也不小,外形相当于闽南的煎饼果子,一样要用鸡蛋摊成饼状,里头却大有乾坤,粉是番薯粉,一个个牡蛎洗得干干净净,加上葱花香菜成为饼里馅料,煎好后的牡蛎一个个在金黄的面饼里鼓起来,可以文雅的切成一小块慢慢品尝。牡蛎被称为深海牛奶,很有营养。土笋冻,可不是竹笋,它的原料有点吓人啊,是一种蠕虫。捉来先养一天,让它把肚里的泥沙杂物吐净,再用大火熬煮,这种虫富含胶质,冷却后就成为晶莹润白的土笋冻,直接吃就可以,加上配料滋味更妙。
随着厦门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厦门方言的闽南语正逐渐消失。厦门政府正重视保护它,有的学校还开设了闽南语课,把它传承下去。曾厝垵还是有不少居民在讲闽南话的,听不懂,但却很有趣。有的店面上还特意标上闽南话和普通话的对照,外来游客可以学上两句。煸豆干是什么意思?可不是在锅里煎块豆腐干,而是指一群人围聚一起吃自助烧烤,鱼虾海鲜可劲造。外地人只怕是摸不着头恼。水查某又是什么意思?原来它是远古一种美艳的神兽,所以水查某就代指美女了。用厦门方言夸一个女孩子颜值高,就可以说她很“水”。
厦门的绿色跑道环岛路,是国际马拉松指定赛道,双向六车道,视野开阔。环岛路途经很多景点:厦大白城、五绿湾湿地、观音山、椰风寨、胡里山炮台,也经过曾厝垵。一路椰风吹拂,四季花开,阳光灿烂。《鼓浪屿之波》的音乐五线谱就雕塑在胡里山炮台,作为世界最长的五线谱被列入吉尼斯纪录。环岛路最适宜骑行,沿途很多人物雕像,都被做成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各种运动姿势,他们矫健的身躯、坚定的目光、昂扬的斗志,给骑行锻炼的人以振奋和鼓舞。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从2003年创办,在国际国内都具有影响力。依山傍海、白云蓝天,使厦门的赛道成为世界最美的赛道。
曾厝垵的小白鹭民间舞团是中国第一个民间舞表演艺术团体。有些人了解厦门,就从小白鹭开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小白鹭民间舞团有专业的舞蹈团队,带有闽南风味的民族舞蹈前景广阔。在对外交流上,小白鹭经常代表中国去国际上参赛,她们精湛的舞蹈表演功底征服了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屡屡斩获奖项。在管理模式上,小白鹭民间舞团是很严格的,成员绝不走穴赚外快,潜心研究艺术。小白鹭舞团还和戏曲舞蹈学校结成对子,这种校团合一的理念在中国是数一数二的,舞团成员会到学校讲课,点拔学生。学校也给舞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军,让小白鹭飞得更高更远。
马拉松和民间舞,是力与美的碰撞,对于厦门来说,它们都传递一种精神信念:超越自我极限,坚韧不拔奋力拼搏,不断提高自己追求完美。这也正是新一代厦门人的信念。在马拉松的奔跑中,在民间舞的旋转中,挥洒了汗水,释放了青春。马拉松需要耐力与坚持,舞蹈也一样,甚至更苦。小白鹭民间舞团的演员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每天还坚持练基本功,压腿、踢跳,每个动作一遍遍重复训练、精益求精,才能让舞台上的身姿更蹁跹绰约。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它被誉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投资博览会”。因为它每年9月8日开始在厦门举办,它的会标就是由数字9与8组成的一把金钥匙。它的确是厦门打开非凡人生的金钥匙。投洽会设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它既是中国了解世界招商引资的窗口,也是中国与国际交流的桥梁。对于东道主厦门来说,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炫丽舞台和快速发展的契机。
耸入云端的双子塔,是厦门的新景观,伤佛两片风帆停泊在海岸边。双子塔有世界最高的过街天桥,里面设施豪华,有五星级酒店、有高级办公楼,购物餐饮的门店里弥漫奢侈品的气息。双子塔是繁华厦门的缩影。厦门虽不是一线城市,但有很多自身优势,厦门是第一批经济特区,招商引资的技巧娴熟。它的地理位置毗邻台湾,环境宜居,有众多天然良港。厦门人友善而随和,滨海风光、音乐之岛这些旅游资源更是为厦门加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厦门一如既往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