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六日(4):石牌洋
2017-10-2
去平潭岛是临时的决定。前两年,曾经轰轰烈烈宣传过平潭开发,也在央视旅游节目中看过对平潭的介绍。海岛旅游,于我们还是第一次。光泽的弟弟给我们派的车,光泽说到平潭之后有他的学生来接待我们。我们只是随意出游,无意打扰当地干部群众,不过光泽的盛情也不好婉拒。
因为是一个巨大的海岛,驶过跨海大桥之后,只觉得是进入另外一片陆地,没有上岛的感觉。光泽说,平潭的经济一直很不发达。一来是交通不便,以前进岛或出岛,只能坐轮渡,耗时长,效率低。东西运不进也运不出,经济就发展不起来。现在有了跨海大桥,交通方便了很多,平潭经济也就慢慢发展起来了。现在还在修一条铁路,从岛的西北边进来,以后平潭的交通就更方便了。光泽还说,平潭是福建沿海地区中发展最慢的地方,另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是海防前线。以前都有战备意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战争,所以对于建设投入就不是很多。我之前看那些关于平潭的宣传,以为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想象着平潭应该是厦门那样的海岛;进岛之后的感觉,发展还很滞后。光泽说,建立平潭开发区,目的是引进台湾投资。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两岸关系的走向,台商还是在观望之中,这就影响了他们的投资意向。
我们此行第一站是石牌洋,那是距海岸几百米的两个巨大的海蚀柱,远看像风帆一样。在网上看攻略,海蚀柱是平潭旅游最引人注目的景点;我原先以为会有高速公路前往的。我们的车子在百度导航下,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小路上,有的路段还是单行道。路边的建筑倒是很有味道。住房不高,一般只有两层;面积也不会很大,一般估计也就是五六十平方的样子。四周的墙壁,从脚到顶,都是用石块砌起来的,那些石块都凿成十几二十厘米方方正正的样子。房顶之上,还有密密麻麻的石块压着瓦片。光泽说,这些石头房子就是石厝,这样的建筑样式,是出于预防台风的需要。在小路上穿来穿去,来到海边一座小渔村前。有村民拉着护栏拦在路上,估计是要收费的。光泽下车用当地话说了两句,给我们放了行。
穿过渔村,看到大海;蓝天之下,有海鸟在飞舞,有巨大的海轮停泊在远处。一高一矮两个风帆一样的海蚀柱,那就是半洋石帆。旅游就是拍照。半洋石帆在镜头里确实很漂亮,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深色的海,亮丽的石帆,这一切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各种角度拍了一通,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而我们这一路过来,已经三个多小时了。
听光泽讲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就往县城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