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六日(2):再游三坊七巷
2017-10-1
三坊七巷是福州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就相当于丽江的四方街或者成都的宽窄巷子。有各种小吃店,古玩铺,奇石馆,博物院以及茶楼书吧酒肆之类。
路过福来茶馆,那个着红色大褂的汉子还站在门口,手里托着一个黄酒罐子。我去年底来的时候,他就是这个打扮,这个姿势。这是南正街上规模最大的一家茶馆,经营各种特色小吃。正厅有个戏台,有时候还有高甲戏的演出。没有演出的时候,屏幕上一遍又一遍放映电影《十五贯》。
来之前我一直在读卜正民的《维米尔的帽子》和《纵乐的困惑》。卜正民是加拿大历史学家,专攻中国明史。明代,福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前线,其重要性在当时可能要超过广东。受季风影响,从马尼拉过来的船舶,很容易顺风飘到福建沿海一带。在《维米尔的帽子》中就讲到,明末某年,一艘从马尼拉出发的轮船前往澳门;因为大风暴,迷失了方向,被吹到了漳州的月港。作为对外贸易前线的福建,同时是很多舶来品上岸的地方。明代进入中国的玉米,土豆,西红柿,辣椒,烟草等等,都是经由福建传进中国的。在《纵乐的困惑》中,卜正民还讲到商品化推动下明朝的性开放问题,中国最早出现的同性恋也是在福建上岸的。这让我想起我去年底登于山时看到的两个中年男子之间让人费解的互动。我们在福建民俗博物馆留恋了很长时间,这里有海上四周之路的展览。因为有卜正民的向导,我对很多东西产生了浓厚兴趣。
福州是文化之都,有很多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就在三坊七巷一带,就有林则徐祠堂,林觉民故居,严复书院等等。南正街上人流熙熙攘攘,拐进几步的严复书院清清爽爽,安安静静的,确实是书院的样子。里面有书籍及其他文化用品出售,还有品茶的服务。一进门,就在书案上看到《长物志》。也是在卜正民的《维米尔的帽子》中,知道明末苏州人文震亨写过一本叫做《长物志》的著作。卜正民引用文震亨的著作,说明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及对外来文化的抵抗。我买了一本,随后几天就在旅途中随手翻阅,晚上在宾馆还煞有介事诵读一番。其实这是一本关于园林建设,家具陈设,玩物品鉴的著作,是一本关于绅士文化品位培育的指南。其中尽显中国绅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实践。文震亨是著名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明朝灭亡之际,文震亨试图以自杀殉国。
去年底到福州,我曾经到三坊七巷走过四次 。基本上是走马观花。这次有地主光泽同学的陪伴和向导,加上卜正民的提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