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树脂生产过程中,缩聚反应阶段采用10%盐酸溶液作为催化剂。盐酸是一种挥发性极强的一元强酸,挥发性随温度升高更为明显。在生产过程中,盐酸可以完全电离,随着温度升高,被大量挥发,严重污染操作环境,减少实际参加反应的}r含量,降低催化能力。由于盐酸是强酸,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严重腐蚀设备。为了克服盐酸做为反应介质的上述缺点,并综合树脂的各项综合性能,分别使用乙二酸、对甲苯磺酸、磷酸、催化剂A、盐酸作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而第二阶段同样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用氨水、氢氧化钾、催化B、碳酸氢钠、乙醇钠进行试验。从1h强度、24h强度和游离甲醛三方面进行考量。在第一、二阶段,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综合对树脂的1h强度、24h强度和游离甲醛的影响,在第一阶段选用催化剂A,第二阶段选用催化B。
反应温度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在其他反应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根据阿仑尼乌斯理论,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分子问的活化能也逐步增加。分子问有效碰撞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分子间的反应交联固化反应持续进行,当温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随着分子间活化能的凝聚,分子问会交联固化为大分子,树脂的粘度会急剧增加。随着反应温度的逐步增加,24h强度稳步增加,而游离甲醛含量则逐渐降低,在100℃时,达到最佳契合点。此时树脂的强度达到最大值,而游离甲醛含量也降低到一个理想的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