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人类医学的高融合结晶
喻建国
我在一篇有关文化自信的文章《增强文化自信的别样着力点》谈到其中的一个着力点:看活力年龄授受普照中华儿女,其内涵即容有关于中华医学的成就。
中华医学宝典自前秦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均有光辉成就,南朝粱留有《养性延命录》,呈上教诫篇 ,食诫篇,杂诫忌禳害祈善篇 ,服气疗病篇 ,引导按摩篇 ,御女损益篇 。分门别类并细致入微地做出增强活力的导引。宋朝开出《医心方》,大体 、谷神、养形 、用气、导引 、行止 、卧起 、言语 、服用、 居处、 杂禁方面做出规范。元朝撰阐 饮食须知,从水火、 谷类、菜类 、果类、味类 、鱼类 、禽类、 兽类, 对人们饮食增强活力做出圈定。明朝更有养生四要:寡欲 、慎动、 法时、 却疾 ,还有修龄要旨,遵生八笺,丹台玉案等要著呈世。入清,增强活力的指导更其入微,老老恒言从下列各个方面做出导引:安寝 、晨兴 、盥洗、 饮食、 食物 、散步、 昼卧 、夜坐 、燕居、 省心、 见客、 出门、 防疾 、慎药 、消遣、 引导 、书室 、书几 、坐榻 ,真是全面细致。
中华医学的第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是孙思邈,他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岁。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在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方面也全是先人所未有。他还特别重视医德,认定医治的过程即医德流露的过程,并在整个医治全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他是我国医学中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西方对他的贡献也十分重视,被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是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孙思邈不仅是伟大的医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
隋文帝时,征召他为
适才听到广播:国家主席习近平
我们既要接传西方医学,也要接传中华医学。中华医学是一个宝库,我们不仅要深挖,还要为其发扬并且使其与西方近代医学融合。中华现代医学应该是直至当今人类医学的高融合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