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


《观察—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

姜文来

我们生活在变革的时代,社会每天都发生各种事情,中央出台各种政策,学术界新闻不断,生老病死时刻发生,孩子上学家长最为关注,官场生态令人瞩目,节假日新闻年年翻新,等等,如何看待每天发生的各种事件,不同阶层的人由于所处的位置差异,看法迥异是正常的。本人虽为科技工作者,大部分精力都在自己研究领域,但同时也是社会人,关心社会、关注国家的命运也是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对社会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并且表达出来亦是是情理之中。本书从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视角“管窥”社会,它记录了事件发生后真实心态,他也是一个缩影,在纷杂的社会事件中,选取一朵朵浪花,记录了社会点点滴滴,留待后人评说。本书对这些评论进行了粗略的划分,包括政策、学术、民生、教育、官场、节日和其他。

第一部分:政策。主要对近几年中央部分政策进行解读评论,包括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这些文章发表在人民网理论频道上。

第二部分:学术。选择一些学术问题进行评论,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真正的学术,而是学术社会问题,如将专家分为七类,专家本身该注意什么,学术会议能否成为赚钱工具,科研的目的是什么,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如何做,学术与官位的关系,学术与金钱的关系,自然基金如何做等,展现了学术社会涉及的多个层面,引发你对学术社会问题深层次的思索。希望学术环境更美好,每个学者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下探索未知领域,增加新知识,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第三部分:民生。本部分选择农民工、老人、医疗、婚姻、红会、出租车、火车、旅游、节约、饮水等话题展开评论,鞭挞时弊,对相应问题如何改进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建议,大同人生,大同世界,既是梦想,也是奋斗的目标。期待建立一个人人幸福的和谐社会,在生老病死等方面都享受相应的尊严和权利。

第四部分:时政。选择时政上常见的公务消费、审批、调研、服务、规划、监管、升迁、“雷语”、“情妇”等大众关注和敏感话题展开评论,从中可以窥探我国近年来局部时政生态的现状,为观察我国整体时政生态提供生动的样本。深刻地剖析了一些时政社会现象,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良好的时政生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期盼我们的时政生态更健康和公正。

第五部分:教育。选择“小升初”、教师、科普、改革、学位等民众极为关心的话题作为切入口,观察和评论我国的教育生态。重点对“小升初”入学政策进行系列化的评析,指出了“小升初”就学政策的弊端、受益者、受害者和解决方案。同时关注了如何作为一名好教师、科普困境、教学改革、学位和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等话题。这些评论虽然不能反映改革过程中的所有教育问题,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窗口,观察教育存在的局部问题。高度渴望教育优质和公平。

第六部分:节日。围绕着春节和清明节两大节日话题进行评说。春节是欢乐的节日,在家庭团聚欢乐的日子,活动积极向上,有内涵,不能忘记环保,清明节是铭记祖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在怀念亲人的同时注重环保。继承传统节日的同时做好“绿化”节日工作是我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保留和发的传统节日内涵并且“绿化”的节日才更健康和可持续,殷切地盼望这样的节日更广泛和普及。

第七部分:其他。本部分内容较杂,涉及到苹果公司歧视中国消费者、救助站变成豪华酒店、死人还活着、“房事”、地震、东航、国际友好城市、世界遗产和环保等等,对其发生的事件进行点评,有慨叹,有愤怒,但更多是深思及如何改进。渴望社会和谐之情不言于表。

虽然本书由一个个“豆腐块”构成,每块“豆腐”相对独立,但它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中国社会诸多事件的生态,它们是一个个生动的样本,可以管窥变化的中国社会。本书总体反映出作者对中国社会发生的评论事件爱憎分明,怒其不平,叹其不治,它是一把把利刃,刺向社会不平的胸膛,也是加油机,给正能量事件鼓与呼,为构建和谐、幸福、安康、富裕大同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本书的评论尽管声音微弱,但它提供了一种向上的正能量,并且紧扣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愿评论的事件都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天佑中国!


姜文来

2016715


说明:如果您喜欢此书,请小窗给我留言,写明详细地址,有部分书可赠送,送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