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忠甲:前瞻“全球能源互联网”
----《能源超限战》后记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能源这个名词大大热门了起来。
人们关心能源,不免聚焦于石油供应,惶惶于资源危机,惊悚于人类文明前途,无奈于争斗、动乱的囧境,甚至预示着你死我活的“最后的战争”。
哈伯特预言的悬崖式末日推迟了,但是世纪之交新兴经济体需求猛增,可再生新能源远水不解近渴,油价暴涨无已,不断刷新历史记录。“阴谋论”和“能源战争”预言家纷至沓来,大行其道。
不要以为帝国主义已经走进了历史!“当话题扯到能源供应以及其控制权时,我们仿佛回到了19世纪。”美刊《每月评论》2008年7-8号刊登了主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题为《石油峰值与能源帝国主义》的典型文章,认为“石油峰值”这一刻将在未来20至30年内到来,这将根本性地打击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巨大的危机。作者指出,美国为首的西方应对这一危机的办法是走向“能源帝国主义”,即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开采石油资源,以延长资本利益集团的统治,这将在未来20至30年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政治和军事动荡。
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需要大量进口石油的“金砖”以及“新钻”国家,势将面临空前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对某些环保主义者来说,世界正沿着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导致气候暖化的危险道路迅跑;该变化正威胁着人类文明和生命的存续,除非那些燃料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急剧下降,才可能避免迫在眉睫、洪水滔天的全球大灾变;因此“石油峰值”到来,旧能源耗尽,乃至抛弃可恶的现代工业文明,回归牧歌式刀耕火种的田园生活,未必是个悲剧。
值此莫衷一是,险象环生之际,大自然母亲为人子准备的又一座巨大宝库---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矿物燃料资源之门,俄然开启了。
如果说,新千禧以来全球能源领域上发生了什么出人意表、影响深远的戏剧性大事,高悬榜首的当推大洋彼岸求新求变、出类拔萃之辈默默耕耘下悄然来临的“页岩革命”,几将沦为“夕阳工业”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因此浴火重生,全球能源版图和地缘政治格局为之丕变。
页岩油气产业不仅直接助力美国能源独立,进而消弭了全球能源过渡期“青黄不接”的险情,并且有望解开繁荣和环保之间的死结,为科学地明智地开发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谋划建设能源全球治理系统工程,争得了无比宝贵的时间裕地。
直到5年以前,世界上还少有人听闻“页岩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之类古怪的名词。
2012年夏天,《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标题若有所思——《石油峰值达到顶峰了吗》;《纽约时报》首席环境问题专栏作家安德鲁·里夫金(Andrew Rivkin)撰文“重新审视石油漫长的告别”。环保人士乔治·蒙比尔特(George Monbiot)呼应了早些时候的一系列报道,在英国《卫报》发表文章,通栏标题是《在石油产量达到峰值问题上,我们错了》。此前英国广播公司曾问道:“短缺:‘石油产量涨停’理念是否可以休矣?”
这一切想说的是,大量存在的廉价非传统石油和天然气可采资源已经证明:盛极一时的“石油峰值”论现在只是过气的无稽之谈而已,与实际数据脱节,是完全错误的。
能源大局终于出现了有利于消费侧的大转变。2014年下半年开始,各大产油国展开了一场不计成本、竞相低价争夺市场份额的“超限战”,无论几家欢乐几家愁,总是全球最广大消费者“尽开颜”。
现下能源天地依然云雾缭绕,但是挑战与希望并存;“能源造福人类,能源促进和平”岂仅泛泛良愿口号而已。
加快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实现能源清洁、绿色、高效发展,保证能源安全、可靠、充分供应,是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要课题。
庆幸的是,此刻一幅浩然之气磅礴山河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蓝图已然闻世!如果说这是人类工程技术界有史以来最富远见卓识的浪漫主义畅想和展望,一点也不过分。
电力就是能源的未来,未来的能源就是电力。人类使用电力作为无远弗届、无所不能,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已有约120年历史。随着当今特高压输电技术和智能化电网技术的成功发展,为什么不把形形色色的一次能源尽可能统统转化为电力,特别是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产生的海量分散性和间歇性电力,通过高水准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存在时区差、季节差的各大洲电网紧密联接起来,实现最优化运行方式,风光互补、水火互济、地区互调,有力地保障供应世界各地千家万户用户终端?
想象一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享用着西部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力;阳光灿照下的光伏电厂为地球另一端熟睡人家的空调和冰箱提供电能;北极强劲而稳定的风能和赤道丰沛的太阳能就地发电,输向其他纬度地区……,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将通过一个庞大的智能电网互联互通。这正是中国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所描绘的图景。
2014年5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莫斯科召开的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峰会上首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这一定位于系统解决能源供应危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三大挑战的“改变人类命运的大棋局”,经历了一个凝聚共识的过程。
刘振亚专著《全球能源互联网》于2015年2月3日在北京首发。同年9月14日,在该书英文版纽约首发式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创始人、行政总监科尔(Georg Kell)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伟大构想,将带领世界走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全球能源互联网”必须实现,也必将实现。
2015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讲话中宣告“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的重要倡议。
刘振亚用“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来概括“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本质。他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其中,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全球能源互联网”就像人的“血管系统”,信息互联网就像“神经系统”,如今“神经系统”已经互联,“血管系统”也一定能够互联。
“全球能源互联网”之议,是对世界能源网互联趋势和现实需求的客观反映。一朝实现,国际能源争端和冲突不复存在,城市不用再担心用电高峰,大停电事故不会重演,电力供给不再有盲区,用电成本大幅降低。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丰足的电能,充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需求,。
“全球能源互联网”将能深深融入社会每个角落,与互联网、物联网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打造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服务多样化、产业高端化的“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或者说“智慧世界”,让人人享有充足廉价的清洁能源和智慧服务,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更繁荣的经济、更宜居的环境、更和谐的社会,为全人类带来巨大福祉。
按照刘振亚提出的“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步走的设想,期许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互联,实现以“一极(北极)一道(赤道)”为代表的全球清洁能源优化配置,使北极浩大的风力资源和赤道丰沛的太阳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届时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达80%……
刘振亚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化石(矿物)能源困局的治本之策,也是全球经济拉动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他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
这一构想得到了很多国际社会成员的支持,但推进这盘“大棋局”的难度极大。当前“国内互联”尚未实现,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浪费严重。国际社会要在不同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能源技术路线等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洲际之间推进“全球能源互联”,必须解决政治共识,以及安全、经济、技术管理等领域错综复杂的难题,肯定还有许多路要走。
2016年3月29日,作为跨国界、跨领域、跨专业国际合作平台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宣告该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同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在北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这被认为由中国国家电网力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率先在东北亚地区迈出的重要一步。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系由中国国家电网独家发起成立,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
中国近20余年在电力工业建设取代了奇迹般的巨大成就,满足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已高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从近20个国家进口大量电站设备的同时,积极引进并自主开发先进技术,包括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各种环保、节水设备技术,大容量水电设备技术,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技术,核电站设备技术以及电网设备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电力装备的技术水平。
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技术和装备的创新突破,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基础。其中特高压技术对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至关重要。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或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省、环保性高的综合优势,输送距离可达2000-5000公里乃至更远,全球各大清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都在特高压输送范围内。
2004年以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各方力量,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成为世界首个全面掌握并成功应用特高压核心尖端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中国“引领”首倡“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计,是硬实力实证和软实力提升的体现,而如果这种“开放共享”精神和实效不止于特定专业技术领域,更跨越到国际合作大范畴,将会在世界文化与经济融合上起到更加不可估量的作用。
《能源超限战后记》最好的结束语,莫非“能源超限战”终结有望的消息。
向“全球能源互联网”迈步,一派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协同的地球村良辰美景可期,无疑是人类大家庭发展长程中一个划时代里程碑。值此危机转折之际,何妨冷静下来想一想,未来世界会变得更糟糕,还是更和谐呢?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有这样的卷首语:“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蠢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严冬;人们无所不有,人们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我们何不有所改动,作为本书尾声:“我们空前强大,我们险象环生;我们形势极好,我们无比脆弱;我们机不可失,我们胜利在望。”
《能源超限战》
庞忠甲 著
陈思进 策划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