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国际仲裁或开国际“恶法”先例


  南海国际仲裁或开国际“恶法”先例

随着南海国际仲裁案最后制裁的临近,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国的较量也几乎已是面对面的单挑了。在南海,美国的航母群频频伺机进入中国敏感的12海里进行挑衅、恫吓,中国的三大舰队、四大上将,则齐聚南海军演予以针锋相对。诚然,中国在海南、西沙海域实战化地演习解放军的对空、对海、对潜的立体防护与综合打击,是为了检验中央军委决策的军种主建、战区主战的军改成果,但实质上却是奔着反击美国军事挑衅,影响南海国际仲裁结果这个隐形目标去的。

为了反制菲律宾挑起的南海国际仲裁,中国甚至扬言要退出海洋公约。退出海洋公约,不是中国的一时冲动,而是对海牙国际仲裁一意孤行,欲开国际“恶法”先例的回应。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和菲律宾自导自演出来的南海国际仲裁很可能开国际“恶法”的先例,并引起了不少国际人士的焦虑。

从法理上看,海牙的国际仲裁对南海争端的主权争议、海域划界并没有管辖权。菲律宾所提仲裁事项尽管经过了精心的“包装”,但实质上依然与领土主权、海域划界等问题密切相关,根据国际法和中方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出的排除性声明,仲裁庭对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问题不具有管辖权。

须知,国家之间的领土主权、海域划界以及附属其上的海洋地物的地位及其海洋权利往往都是难分难解、紧密关联的仲裁庭试图只去考虑其中的一个问题,而不考虑根本性的主权争议,显然有着“不切实际、人为操纵”的成分。更糟糕的是,可能产生“扭曲的结果”及其难以控制的对抗

海牙国际仲裁若曲意逢迎美菲的意思而仲裁它不该仲裁的事项——试图判定主权纠结不清下的海洋地物的地位,这不是依法和平地解决国家之间的纠纷,而实则是给这些争端国家添乱添堵。若不听劝阻地一意孤行下去,其做法的妥当性也是根本站不脚的。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也许被海牙国际仲裁选择性地遗忘或回避了,那就是中国和东盟诸国2002年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该文件规定,有关各方承诺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

菲律宾在美国背后的导演下,单方面地把它与中国之间的海洋争端投诉到海牙国际仲裁,是一种赤裸裸的背信弃义,不守规矩。正如沃默斯利所论及的那样,菲方执意提起仲裁的做法违背了诚信原则。

更甚者,海牙国际仲裁若曲意逢迎美菲的意思而仲裁,也还自我糟蹋了国际仲裁最应该守护住的公正性原则,其实质就是红楼梦中的糊涂僧判糊涂案,拉偏架、讲歪理、行恶法。

根据沃默斯利的披露,仲裁庭主张南海仲裁案中海洋地物的地位(是低潮高地、岛屿还是岩礁)与海域划界没有关系。这种主张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也是不成立的。因为仲裁庭依菲方请求作出任何有关海洋地物性质的判定,都会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和第83条的适用问题,由于中国已作出了排除性声明,因而这些仲裁事项理应排除在仲裁庭管辖权之外。

不仅如此,亚太国际法学院也还向海牙国际仲裁投诉了自己的法律意见书。该意见书称,这起案件本质上是包括中国和菲律宾在内的几个南中国海领土声索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并不在国际仲裁法庭的管辖权范围之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管辖权,南海国际仲裁也还闹腾个啥!

美菲之所以蓄意导演这个国际仲裁,是想把中国置于国际审判台上,并出“中国不藐视国际法,不尊重国际仲裁”的丑。扪心自问,到底是谁在出丑?

美国和菲律宾也许还在沾沾自喜于他们自导自演出来的这场大戏,也许还在幻想开着国际“恶法”先例地动摇中国在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法律基础。到头来,也还会是痴人说梦,自取其辱。

没有管辖权的国际仲裁,又怎能作数呢!

美国和菲律宾处心积虑地为中国不尊重国际法和国际仲裁结果设局设套,处心积虑地打着国际法的旗号把国际仲裁当作自己手中的玩偶,也许只能是一场自我欣赏、自我娱乐的喜剧而已。正如环球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即将出台的仲裁结果抹不去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也动摇不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所谓的裁决结果,注定是废纸一张。”

别老把别人当傻子。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看穿了美国和菲律宾所设的这个“局”。据媒体盘点,迄今为止,已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明确表示支持中方在仲裁案上的立场。这也就再一次灵验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历史规律。

为何中国立场的支持者越来越多?归根结底也还是导源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没有法理、历史依据以及仲裁庭一意孤行地迎合美菲意思地越界扩权、违法滥权、恶法行权。

历史的教训是,一切维护国际正义的国家都不能无视南海国际仲裁开这个满纸荒言的国际“恶法”先例。

英国的先哲培根在《论司法》中写道,“一次不公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

听命于美国的海牙仲裁庭最终如何仲裁菲律宾的南海投诉,也许是中国管不了的。但我们却不得不听一听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公法副教授安东尼奥斯·察纳科普洛斯、英国外交部前法律顾问克里斯·沃默斯利所发出的一些忠告——如果仲裁庭允许菲律宾背弃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承诺继续推进强制仲裁,这种处理方式或造成“恶法”,会对国际关系的整体稳定造成潜在破坏

2016年7月10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