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作诗|野生动物保护法:大象的真正屠杀者



 

 


本文为《经济学家告诉你A》原创首发,A,你懂的,不关注支持一下?



 

当地时间2016613日,新加坡销毁了7.9吨象牙,这些非法象牙在2014年和2015年缴获的,价值约960万美元。野生动物保护者们正在为他们的骄人“成绩”而志得意满。

野生动物保护者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不理解正是他们才是大象的真正屠杀者。

盗猎分子为什么冒着坐牢的危险猎杀大象走私象牙?因为价格高利润大!马克思说:“如果有100%的利润,他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他们会蔑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他们便敢践踏世间的一切。”你们成吨地销毁象牙,是在增加还是减少盗猎的利润?

销毁行为增加象牙稀缺性,进一步提高象牙价格,这是在鼓励人冒险猎杀大象走私象牙!

是的,任何增加象牙稀缺性的做法,都是在鼓励更多的人冒险猎杀大象走私象牙!

唯一正确的保护野生大象的办法,是有效增加象牙供给。这要求允许买卖、允许屠杀。

是的,你没有听错,允许买卖、允许屠杀,才可能有效增加象牙的供给,真正保护大象。

人们每天都在屠杀猪牛羊,猪牛羊濒危了吗?没有,因为屠杀后面有供给。假设政府出台一道法令,不允许买卖屠杀了,还会有人去养猪养牛养羊吗?不会有了,供给将从此中断!

然而需求却并不会因为一纸法令而终止。人们会偷偷猎杀。由于供给中断了,每一次偷杀,都增加了该动物的稀缺性、提高了该动物在黑市上的价格,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去偷杀。

不允许买卖屠杀野生动物的法令就是这样不断地制造稀缺性和偷猎的暴利,使动物濒危。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统计数字,每年约有2万至2.5万头非洲大象惨遭猎杀,而现有非洲象的总数量仅在42万至65万头左右;其中濒临灭绝的森林象在2002年至2011年期间就大幅减少了65%。非法贸易额高达上百亿美元。另外,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在2011年也曾发表声明,2011年是自1989年象牙交易遭到禁止以来,缉获最多走私象牙的一年,全年查获23吨象牙,代表有2500头大象被猎杀,该组织还表示,2011年象牙交易的上升原因是亚洲的需求增加,以及犯罪走私集团手段日趋高明。

道理不难理解,如果不能从大象身上获得合法的好处,那么野生大象就会陷入“公地困境”,成为无主资产。无主的资产,能盗猎一把傻瓜不盗猎,更不要说有积极性去保护它了。如果保护者不能从动物保护中得到好处,谁还有积极性真正去保护,谁又能保护得了呢?

越是限制买卖、限制屠杀,稀有野生动物便越会稀有,盗猎的激励便越强烈。想想吧,我们执行的就是严格限制交易和猎杀的保护政策,然而众多动物不照样越来越稀缺濒危吗?

允许买卖、允许屠杀,人们能从大象身上获得利益,才会有真正保护大象的积极性。

允许买卖、允许屠杀,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那么就完全不用担心大象会灭绝。价格能够守护任何资源,以避免其被过度使用。当野生大象少到一定的程度,象牙的高价格就会促使人们去保护它,而不是滥杀它。你可以不相信经济学理论,但不可以不相信事实吧。

津巴布韦就允许合法杀象。他们的做法是将森林和大象都移交给丛林土著民。即使是丛林土著民也聪明地知道不能杀死下金蛋的鹅。他们允许猎人进入狩猎,但要交5万美元费用。而且狩猎者归来的时候,他们要检查以确保狩猎者只射杀那些老的或离群的动物。他们养殖大象,售卖象牙,全世界其他地区大象的数量都在减少,然而津巴布韦大象数量却在增长。

只有允许自由买卖、自由屠杀,稀有动物才能变成不稀有的动物。当稀有动物不再稀有,价格降下去了,盗猎的积极性也就下降了,它们因此才可以避免灭绝。允许自由交易、自由屠杀,才能增加动物的供给,减少盗猎的激励,才是对稀有动物真正的保护。只有买卖,才有保护;只有杀害,才有保护。“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这是一个狗血的世界,屠夫及屠夫的帮凶们,在哪里宣称保护人类和动物们的共同家园。


 


本文为《经济学家告诉你A》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二维码。


 

精彩视频:

土地不出现兼并,改革就是失败的:http://v.qq.com/page/t/w/r/t03072o6hwr.html

吃饭不是土地问题、粮食问题,而是收入问题:http://v.qq.com/page/u/f/h/u0304wdkgfh.html

私有产权与女性之美:http://v.qq.com/page/w/f/l/w03025zdafl.html

三从四德不是歧视妇女:http://v.qq.com/page/p/b/x/p01976imkbx.html


 

欢迎光顾谢作诗的签名书店(http://weidian.com/?userid=257447452&wfr=c),里面有茅于轼贺卫方野夫等众多大虾的亲笔签名书、字、画、雕刻等。你也可以扫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