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华疑窦丛生:好人为啥就开不好火锅店?


 谁能够想到潘晓华会把一家火锅店运作的如此有模有样?如果不是小编亲眼所见,绝对无法相信这个花鲢记鱼火锅竟然是潘晓华一手做出来的。环境、特色、服务、营销,处处体现着执着和专业,在顾客的眼睛里,花鲢记就是一家非常到位的品牌火锅店。

要知道,一年前的潘晓华还是一名典型的“餐饮小白”。

02.jpg

她只是在仲夏的夜里发了一条微信,说“开一家火锅店多好,自己可以天天吃火锅,还可以用火锅店来赚钱,有没有人愿意投资呀”,于是便有个叫“王峰”的好友在后面留言:好啊,我来投资,我们一起开一家火锅店吧。

晓华怀疑,这是真的吗?都说找人投资千难万难,为啥自己仅仅发了一条微信,就有人上门投资开店,不是开玩笑吧?

03.jpg

第二天,他们约了一家餐馆谈合作,晓华才知道,这个王峰在中国收藏界是大大的有名,虽然居住烟台,年龄也不大,但对古董收藏却造诣颇深,经常会有巨富大贾豪士美妇远道来烟,目的就是让王峰小而有神的眼睛瞧瞧,判断一下真伪和价值。那时候王峰正在主做“藏珠”,对于各式各样的“珠子”如数家珍,为了淘到正宗好货,王峰经常印度、尼泊尔的满世界乱转,甚至独自驱车经险峻的川藏公路寻找有“珠子”的藏人。

04.jpg

在尼泊尔的时候,王峰突发奇想,如果能在这里开一家中国的火锅店,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恰好那天,王峰随意翻弄着微信朋友圈,就看到了潘晓华的创业遐想,于是便有了“火锅创业之约”。

潘晓华实诚的坦白道:自己其实没有一点餐饮经验,从未在餐饮行业工作过,只是出于喜欢,想进入餐饮行业做一个火锅。

05.jpg

王峰也阚快,说:不用担心没经验,姐,只要用心做,没经验咱慢慢学。

世界上的事情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在这样实实在在的对话里,合作协定就轻轻松松的达成了。

潘晓华开始到处寻找学习餐饮经营之道的培训课。反复筛选之后,她进入到沣之道餐饮店长特训营20期培训班。仍然是实诚的自我介绍:没有餐饮经验,是个餐饮行业的小白,到沣之道就是为了向老师学习,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店长们学习。

06.jpg

这样的话语,竟然被学员们推举为20期特训营的班长。

直到稀里糊涂的成为班长之后,潘晓华还在不断怀疑自己,一点餐饮经验没有,如何才能和身边的餐饮店长们共同成长?老师的讲授,自己能听懂吗?

接下来的四天三夜让潘晓华印象深刻。这个课程是互动咨询式的,没有教材,没有PPT,完全是针对餐饮企业运营实际,采用外科手术式的解剖分析,让餐饮店长的思维力、表达力、执行力“三力齐飞”,实现脱胎换骨的训练目标。来自同学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也让晓华感觉收获颇多。前两天,自己似懂非懂,到了第三天,仿佛经过了一个飞跃,一下子将几天的知识全部串联了起来,策划、决策、执行,每一个环节好像都清清楚楚,逻辑分明。

07.jpg

不过,特训导师依然告诫潘晓华:

你如果真的想开店,必须让自己进入到“餐饮人”的状态。什么是餐饮人?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要集好人、坏人于一体,才能够真正处理好顾客、员工和职能部门的关系。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仅仅是一名弱女子,是没有办法开好火锅店的。

潘晓华疑窦丛生:好人为啥就开不好火锅店?

08.jpg

回到烟台,晓华拼了。

为了掌握名牌火锅的运营理念,她以传菜生的身份进入到海底捞,在烟台海底捞实实在在的工作了七天,直到海底捞要对新员工统一签订劳务合同,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岗位,开始了自己的运营实战。

找店铺,选特色,定设备,干装修,想装饰,招员工,潘晓华和王峰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必须寻找到最和心意的风格和产品,确实不是一般餐饮人所能比拟的。比如那火锅桌,两个人研究了数十款不同设计的桌子,都感觉差强人意,最后还是王峰找到厂家,亲自设计,将筷子、牙签、骨碟、眼镜布等全部放入透明的抽屉,便于顾客自助取用。桌子的一侧还贴心的加入了电源插座,让需要为手机充电的顾客无须四处寻找电源。而且,这个火锅桌子要比广东专业工厂里的产品要便宜一千多元呢。

潘晓华是一根筋的想做好,王峰也是一根筋的想做好,如果哪一个细节差强人意,两个人都是如坐针毡,必须再琢磨出一个好点子才算结束。潘晓华是用做好人生最后一件事的心态来开店,所以一丝一毫绝不肯随意马虎;王峰找“珠子”已经成为了必修课,他在用做珠子的心态来做火锅,精挑细选,反复打磨。这样的“一根筋精神”,怎么能做不好一家火锅店?真希望开火锅店的餐饮人,找时间去烟台花鲢记鱼火锅看看,感悟一下那里的创意,那里的用心,和那里的“一根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