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眼气体”痛心不已的责任该如何面对


“瞎眼气体”痛心不已的责任该如何面对
 
李华新
 
    问题疫苗还没有完全处结,问题气体又紧紧跟上,这不可谓是一些单独孤立的事件。现在的情况是,2016年4月12日,晶明公司在公司网站上回应此事件,称不良反应发生后,已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对全部召回该批次产品,全面停止全氟丙烷气体的生产与销售。晶明公司愿意积极配合法院处理相关事宜。
 
该公司法人代表许轶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对全氟丙烷气体导致部分患者单眼致盲事件深感痛心,并向患者和家属致以深深的歉意。他们将承担应该担负的所有责任,积极配合医院、药监部门治疗患者,查找原因,并根据法院的判决积极做好赔偿工作。
 
     记者从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了解到,已根据检验结果对该企业做出没收涉事相关批次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7.5倍罚款(5188113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尽快查明产品不合格原因,在查明事件原因前,不得恢复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生产。
 
  记者近日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了解到,2015年6月,该院按惯例向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了生产规格为15ml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产品批号:15040001),共计人民币5200元。医院眼科在当月底陆续发现26名实施眼底手术的患者出现眼内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全面调查,最终将眼部不良反应的原因锁定在该批次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目前,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这26名眼部患者中,12人单眼致盲,13人低视力,1人视力稍许改善。
 
  14日,记者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了解到,2015年6月,该院专家在术后患者复诊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眼部出现不应有的炎症反应,经专家会诊,怀疑所使用的全氟丙烷气体存在质量问题。发现问题后,医院与使用该批号气体的59位患者取得联系,其中45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损坏。
 
现在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的,而且是一旦发生对于人所造成层的伤害,都是都是不可逆转的,尤其是用于人体治疗方面的医药器械,出现现在的瞎眼事件本身就说明了现在为了经济利益的缘故,在任何问题上都是会有铤而走险的事情发生 。
 
和问题疫苗相比,瞎眼气体也是非常严重的。气体瞎眼很快很直接,而疫苗问题则是需要一个过程。有点也会很快就会发作。
 
在医疗用品的问题上,是最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事关人命,人命关天。
现在对于人命尚且如此,那么还有什么能够使得造假者,或不按照流程工艺生产的企业能够自觉遵守呢?!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法律的介入更需要执法者必须严格执行法律给予的权利,而对于那些造成瞎眼事件的企业来说,如何做一个责任企业。现在这些鲜活的事例,是应该让那些不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只要能够卖出去,企业有经济效益就行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那些已经眛了良心的人,是到了该梦醒的时候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