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经济影响(之二)


(一)v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减少对于本期产品流通的影响
在本期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中,当v所占比重减少时,与v相对应的消费资料就会因为本期v的减少而出现供过于求,这部分与v减少量相对应的消费资料就无法通过与价值相交换的方式去实现其自身的使用价值。理论上而言,由于v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减少而增加的m部分也可以用来购买消费资料,以此补充由于v减少而导致的消费资料剩余。从实践中来看,鉴于消费的刚性特征,因此,新增m的拥有者不会将新增的m用于增加消费,而会将之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以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或者用于贷款和进行金融投机,以获取价值增值。因此,从v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减少对于本期产品流通的影响来看,其必将会导致本期消费资料的过剩,而使生产资料出现供不应求,二者在某种程度上都破坏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平衡,都有可能导致消费资料价格的下跌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二)v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增加对于本期产品流通的影响
在本期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中,当v所占比重增加时,与v相对应的消费资料就会因为本期v的增加而出现供不应求,由于与v增加量相对应的价值无法通过与消费资料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这部分新增的v只有通过消费资料价格上涨的方式,去实现其使用价值。由于消费资料使用价值总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因此,其改变的只是单位价值所对应的使用价值数量,即降低了单位价值所对应的使用价值数量。在消费资料价格不上涨的条件下,一部分新增的v有可能因为无法实现其使用价值,而将之用于储蓄,以待下一期进行消费,在下一期v参与国民收入初始分配所取得的绝对数量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这种与新增v相对应的消费品,一定不是满足于居民基本生存需求的刚性消费品,而是具有较高消费弹性的较高层次消费品。理论上而言,虽然由于v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提高而减少的m部分可以通过缩减其对于消费资料消费数量的方式,来满足新增v的消费需求。但是,从实践中来看,鉴于消费的刚性需求特征,减少的m部分一般不会减少对于消费资料的需求,而更多地会去减少其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因此,总体来看,在v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增加的本期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条件下,其对于本期产品交换的影响,必将导致消费资料在流通市场出现短缺而生产资料在流通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滞销现象。在下一期v参与国民收入初始分配数量继续保持一定增速的条件下,鉴于基本消费品的刚性特征,进一步扩大消费升级产品的生产,是实现消费资料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相统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