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据彭博社报道,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政府抛售了大量外汇储备。据中国央行网站统计,整个2015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近5000亿美元,这是20多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量的首次下降。于是,有专家建议,201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应维持在3万亿左右的规模才会较为安全。
就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越战和美国国内经济衰弱,以及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多数发达国家早已放弃了钉住美元的制度,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还都采取紧钉美元的政策。
事实上,一国货币若实行紧盯美元制度,其结果必然是双刃剑。从好的方面讲,施行钉住美元制度后,会比较有利于本国货币的稳定,并且对于治理国内通货膨胀、稳定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都有不错的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货币信誉和地位。
但是紧盯美元制度也有较大缺陷,因为采取紧盯汇率制度会导致一国经济政策失去独立性,当一国货币钉住美元后,就意味着美元涨,该国货币就要跟着涨;而美元跌,该国货币就要跟着跌。这让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失去了独立性。
上世纪70年代,港币就采取紧盯美元的联系汇率,而到了90年代末,美国经济转强,美联储宣布加息,香港政府也不得不加息,这是导致当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直接原因。
更加直观的是,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1984年泰国政府宣布采取紧盯美元的“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美元在篮中的权重高达80%以上,而且泰国政府将泰铢长期维持在1美元兑换24.5-26.5泰珠之间。在采取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后,由于美元在1984至1995年长期走弱,泰珠的有效汇率也大幅下降,这无疑提振了泰国的出口总额,有力的推动了泰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10年间,泰国的GDP增速每年都保持在8%左右。
但从1995年开始,美元开始大幅升值,泰铢的汇率于是跟着美元走强,这导致泰国出口的竞争力下降、逆差开始扩大,企业出口量急剧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泰国政府本应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使泰铢进入贬值通道,但是为了维持美元汇率制度和仰制资本外流,泰国政府仍然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利率,这使泰国国内贷款成本上升,企业无奈之下转向国外借债。到了1997年,泰国外债高达9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0%,而且这些外债在1997至1998年间马上就要有450亿美元到期。
由于外债高居不下,以及出口贸易受到重挫,使得泰珠快速进入贬值通道,而泰国政府则动用了20亿美元的外汇率备来稳定汇市。在1997年5月12时,泰国政府还有能力抛售外储将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换25泰珠上。但泰珠的贬值压力有增无减。到了6月底,泰国政府外汇储备耗用殆尽,基本丧失了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最终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钉住美元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消息一出,当天泰铢就一下贬值了30%。
同样,紧盯美元倒霉蛋还有沙特,在过去的18个月内,国际油价下跌至30美元以下,这严重打击了依赖石油出口的沙特经济。于是国际投资者开始做空沙特货币。而为了保住钉住美元汇率的制度,沙特在一年内抛售外汇高达1201亿美元。而目前沙特的财政赤字在1000亿美元左右。据世行预计,沙特2016年经济增速仅为1.2%,而在2015年的沙特经济的增速则为3.4%。
历史经验已经表明,维持钉住美元的制度除了会让一国外汇储备快速消耗外,还会让一国丧失经济政策的独立性,而后者所带来的恶果将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去年年底,中国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要看一篮子货币,而非美元。这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正逐步与美元脱钩。因为只有与美元脱钩了,中国才会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
现在的状况是,中美两国进入了不同的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失业率稳步下降,货币政策逐步收紧,而中国进入改革和调结构的攻坚期,货币政策有必要适度放开。所以现在放弃紧盯美元制度或许是必要选项。
紧钉美元到底要付出多大代价?历史教训证明,一国货币紧钉美元是有利有弊。利在施行紧钉美元制度有利于一国货币的稳定。但弊端也很明显,当年泰铢紧盯美元,使得泰国的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而使出口受挫,经济全线滑坡。同样,紧盯美元的沙特,为了保住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一年消耗了1200多亿美元的外储,而沙特的经济态势仍然难有起色。所以紧钉美元所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
1、先注册(注册就送2万元体验金,1%加息券),再投资”理财范“,国内知名P2P理财公司,网贷之家排名前50名,投资安全可靠,该司刚融资2.1亿,100元投资起步,给您15%年化稳定收益。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