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山西经济的特点,人们就会想到“能源和资源大省”几个字,而且还会用“一煤独大”等词,来勾勒他们心中的山西。其实这是一种粗放式的勾勒,如细观之,则会发现它的更为详细的纹理走向。 山西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部太行山、西部吕梁山纵贯南北,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散列其间。中部由北而南分布着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这种独特的地理结构决定了山西不仅仅是一个“一煤独大”的煤炭大省,而且还是众多金属和非金属资源大省,有资料表明,山西在1999年就探明的矿产资源约有111种,金属28种,非金属资源82种,水气矿产资源3种。其中探明储量的62种。储量潜在价值约13.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与全国同类矿产资源相比,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33种,而煤、铝土、镓、耐火粘土、沸石等居全国首位。其他矿藏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有这些就决定了山西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会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大省”,矿产经济始终会是山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个时期以来,尽管山西有着雄心勃勃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计划和行动,但山西在全国的“能源和资源大省”地位,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地位,不会改变。这是山西经济的最为基本的特点。这种经济特点决了山西经济发展,必定是以环境为代价,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山西环境的忧心二是水之忧
水之忧
水在整个生态链条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污染河流,整个生态环境就会连带着被污染,如果这种污染是极度的,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是极度。山西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常识告诉我们,山西境内的河流,不仅要流经山区,而且没有一条河的源头不在高山大谷之中。山西矿产资源的开发,一是会对河流产生污染,二是造成水流(地上和地下的)改道,水资源减少等。人们对山西水的担忧,是对山西环境担忧的重要内容之一。
植被之忧
所谓植被,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自然和人工植物群落。山西地下储存着大量煤炭这一现象说明,山西曾经森林茂密,大部分地区被优质的森林覆盖着。然而由于二方面的原因,山西的植被已相当稀少,有报道称,山西的森林覆盖率为14.12%。如此低的森林覆盖率表明,山西的植被是脆弱的。造成这种状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详地之一,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在开发。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以后历朝历代,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成长,人们对山西的开发一步步加大,森林的开采量在增加,森林覆盖率在下降,这种历史上的亏空,较之全国其他地方,山西恐怕是较为严重的。二是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增长,高速跃进,山西一跃而成为“能源和资源大省”,山西的植被的状况更加脆弱的来,人们看到,开一个工厂,美丽起一座城市,都会给植被带来令人心痛的减损。解放以来,山西通过植树造林,虽然弥补了不少这样的亏空,但我们山西的仅为森林覆盖率14.12%,而其他类型的植被,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提到植被,人们就会想起它与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像一商人一样,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它的价值。许多人往往忽略他的生态价值。有的人是为了眼前利益故意不谈,有的人是对其生态意义无知。他们往往不知道那遍布山坡、沟谷、河岸的各种类型的植被,每时每刻都在制造着大量的氧气,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保持着空气中的高贵品质,对气候进行着近乎善解人意的调节。他们知道那些高大的森林植被,其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然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它还能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他们不知道植被既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保持着该地区生物的多样性……总之山西不能没有植被,山西不能有太少的植被,而它的“能源和资源大省”身份发,又使它不得不去减损植被,这怎能不让人忧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