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事件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接一个,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意外当选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元加息之声此起彼伏,人民币贬值跌倒谷底。其实,这些跟我们的生活上关系都不大,但是有一件事与我们息息相关,国内成品油传来消息,终于要降价了。
16日24时我国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在经历了一次调价搁浅后,且为年内最大降幅:汽油每吨下调365元,柴油每吨下调355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4块5毛钱,也就是1升92#汽油便宜了3毛钱,本次下调将冲抵之前的涨幅。调价正式落实后,北京、上海、广东、河北、吉林、辽宁、山东、新疆等省份的93号以及92号汽油零售价重回“五元时代”。
对于私家车主来说,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4.5元,加满一箱95号汽油则将少花15元钱;与私家车相比较,物流业燃油费用的降低将更为明显,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耗油在38L左右的重型卡车来说,单车燃油成本有望节省约575元。对于物流业而言,价格直接关乎油耗成本和企业效益。以百公里油耗40L、月跑1万公里的卡车为例,调价后月度油耗成本会减少1200元左右。
国内油价的波动与国际油价密切相关。那么油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值得让我们推敲。楚昊认为原因一是欧佩克落实限产计划不明朗,减产配额悬而未决,欧佩克国家能否解决内部分歧,有效落实限产协议,是影响国际油价未来走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是美元走强也加剧了原油价格的跌势,通常美元走强,油价就会走弱,近日美元指数突破100大关,美元一路走强,非美主要货币连续承压,人民币也不例外。自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年多来首次跌破6.8关口之后,中间价持续下行,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495元,较上日大幅下调204点,再度刷新2008年以来新低。
三是受原油产量和库存大幅增加的影响,国际原油市场总体仍将维持供应过剩状态,预计今年后两个月国际油价将在每桶50美元以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