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3月,严复给梁启超写了一封长达21页的长信; 4


1897年3月,严复给梁启超写了一封长达21页的长信; 4
月,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转载了严复的《辟韩》。(《严
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二十五)
严孝潜
18973月,严复给梁启超写了一封长达21页的长信。
严复在信中批评和规劝梁启超办报和发表言论要慎重,宣传变法要有次序,尤其是对梁启超随康有为大肆宣传建立孔教会,及其发表《古议院考》以附会中国古代就有类似西方的议院和议员之类的言论,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劝导,并深刻阐明“教不可保,也不必保”的道理:“又论变法之难,略谓一思变甲,即思变乙,至欲变乙,又思变丙。又谓黄种之所以衰,虽千因万缘,皆可归狱于君主。又论保教,略谓教不可保,也不必保。保教而进,则又非所保之本教矣。”
稍后,梁启超给严复也回复了一封长达3500字的长信,梁启超十分诚恳地表示:“二月间读赐书二十一纸,循环往复诵十数过,不忍释手,甚为感佩,遒至不可思议。今而知天下之爱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天下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承规各节,字字金玉。数月以来,耳目所接,无非谀词,贡高之气,日渐增长,非有先生之言,则启超堕落之期益近矣。……来书又谓教不可保,而亦不必保。又曰保教而进,则又非所保之本教也。读至此则据案狂叫,语人曰:不意数千年闷葫芦,被此老一言揭破。不服先生之能言,而服先生之敢言之也。(《严复集》第五册第1566页)
 
1897412(三月十一),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转载了严复的《辟韩》。
谭嗣同看到后写信说:“《时务报》二十三册《辟韩》一首,好极好极!”对严复《辟韩》一文,顶礼有加,激赏备至。
而在这篇文章被广为传诵的时候,一场刺杀严复的阴谋也正在酝酿之中,以忠君卫道自诩的张之洞怒不可遏,认为这篇文章是洪水猛兽,就指使屠仁守化名屠梅居写了《辨“辟韩”书》,强令《时务报》发表,对严复《辟韩》一文,进行了恶毒的攻击谩骂,不但指责严复以词害意,还空洞地说《辟韩》一文乖戾矛盾的地方很多,可又举不出让人信服的论据。
张之洞是当时清政府的地方要员,在洋务运动中,兴办了大批的军工、民用企业,但在维护封建道统上,却顽固不化。由于仅发表了一篇反驳文章,没有收到任何果,于是张之洞还想派人到天津剌杀严复,后来,在郑孝胥等人的斡旋下,严复才躲过了这一劫难。严璩在《候官严先生年谱》中,对此事写有“且罹不测,嗣有向张督解围者,其”。
严复这时才惭惭地认清了张之洞的的真实面目,断绝了投奔张之洞的幻想。
    在8月23日严复给五弟观的信中还提及:“前者《时务报》有《辟韩》一篇,闻张广雅(张之洞)尚书见之大怒,其后自作《驳论》一篇,令屠墨君出名也,《时务报》己照来谕交代矣”。说《驳论》是出自张之洞之手,用屠墨君之名发表。
 
1897412(三月十一),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转载了严复的《辟韩》。
谭嗣同看到后写信说:“《时务报》二十三册《辟韩》一首,好极好极!”对严复《辟韩》一文,顶礼有加,激赏备至。
而在这篇文章被广为传诵的时候,一场刺杀严复的阴谋也正在酝酿之中,以忠君卫道自诩的张之洞怒不可遏,认为这篇文章是洪水猛兽,就指使屠仁守化名屠梅居写了《辨“辟韩”书》,强令《时务报》发表,对严复《辟韩》一文,进行了恶毒的攻击谩骂,不但指责严复以词害意,还空洞地说《辟韩》一文乖戾矛盾的地方很多,可又举不出让人信服的论据。
张之洞是当时清政府的地方要员,在洋务运动中,兴办了大批的军工、民用企业,但在维护封建道统上,却顽固不化。由于仅发表了一篇反驳文章,没有收到任何果,于是张之洞还想派人到天津剌杀严复,后来,在郑孝胥等人的斡旋下,严复才躲过了这一劫难。严璩在《候官严先生年谱》中,对此事写有“且罹不测,嗣有向张督解围者,其”。
严复这时才惭惭地认清了张之洞的的真实面目,断绝了投奔张之洞的幻想。
    在8月23日严复给五弟观的信中还提及:“前者《时务报》有《辟韩》一篇,闻张广雅(张之洞)尚书见之大怒,其后自作《驳论》一篇,令屠墨君出名也,《时务报》己照来谕交代矣”。说《驳论》是出自张之洞之手,用屠墨君之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