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业务和外包业务是PB业务链条中必备的两个环节,各自又有相应的资格认定。
一类是基金托管资格,其中又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托管资格。目前同时具备这两类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包括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等。而只获得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托管业务资格的券商包括国金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长江证券等。
另一类是外包业务资格。中国基金业协会今年4月公布了首批15家私募基金外包服务机构名单。其中,5家证券公司包括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4家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2家基金公司包括华夏基金、财通基金;3家信息技术(IT)公司为深证通、恒生网络、金证电子;1家独立外包机构为国金道富。
由此可见,券商、银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皆瞄准这块私募业务市场。据券商人士介绍,恒生从事PB业务并不算早,但开发基础和开发架构好,估值系统更适合于私募。
“监管部门开展场外配资清理后,恒生受到了监管部门处罚,目前连常规的私募外包业务也不敢做了”,上述券商人士透露。
据了解,银行的竞争力在于以销售带动托管业务和外包业务,但这部分业务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因此不是特别受到银行重视。
四川长虹吧http://www.guba.com/list-1881-1.html记者根据业内人士表示,尽量托管业务收入规模对银行来说不值一提,但对券商而言却非常可观。比如,8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6.64万亿,倘若按银行平均收费0.2%~0.25%计算,对公募基金收取的年托管费至少超过133亿元。再如私募基金,7月底实缴规模达3.34万亿,据此计算,年托管费将达67亿元。
作为PB业务链条上的两个必备环节,券商通常将托管业务和外包业务进行打包,并统一报价,收入由券商内部进行分配或与合作机构一块分配。其中,托管业务收费相对透明,而外包业务则视产品类型、规模以及服务方式而定。
毛伟介绍道,假设券商将PB业务收费打包报价,托管和外包业务都由该券商自己承担,则券商内部可能以收费对半的方式进行分配。倘若券商自身只提供托管,而外包业务跟其他同行或第三方合作,则需要商谈、评估确定各自收入比例。
业内人士表示,总而言之,私募产品规模越大议价能力更强,相关收费可能稍微低一些。另外,还要看产品类型,倘若外包业务比较简单,收费也不会太高。
跟银行相比,券商的客户数量不占优势,银行能以产品销售作为诱饵带动托管、外包业务,但券商拼的是服务。不过,券商更熟悉股票及各种类衍生产品,在产品的估值核算等方面的服务要优于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