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转型 彩电精品化成新趋势


        近日,2015年(第十届)中国数字电视年度盛典在京召开。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咨询机构、企业代表等纷纷表示,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应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推动彩电行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

未来三年彩电业进入盘整期
        业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奥维云网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透露,国内彩电市场过往30年的总体规模高增长已经不再持续,整体将会转向存量市场,未来三年将进入市场盘整期,总量将维持在4400万到4500万台的一个箱体内进行窄幅震荡。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彩电市场零售量4461万台,同比下降6.6% ,零售额1462亿元,同比下降14.5%,销售额降幅大于销售量降幅,另外,产品均价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进入2015年,1—5月彩电零售量1895 万台,虽说同比增长5.7%,但这主要归因于春节所在的2月份电商带动下的同比巨幅增长,单月涨幅高达109%。董敏说,今年接下来7个月的彩电市场,预 计将持续下跌,7个月份中将有6个月份下跌。全年来看,2015年我国彩电零售量将达4473万台,同比微增0.3%。
        董敏表示,规模稳定之下,竞争焦点必将转向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

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数字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视听产品处处长周海燕指出,在人口红利高速释放以后,中国彩电业的“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版图、路径制定日渐清晰。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万物互联、虚实融合、人机交互的时代,从用户行为到零部件供应,整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将实现数字 化,这也对信息技术、智能应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推动着传统产业快速变革,也促使消费升级的大潮势不可挡。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表示,随着国内彩电市场增速放缓,特别是在人口和市场红利的高速释放之后,中国彩电行业显现出了集体走向“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新趋势。
        海信电器副总经理胡剑涌认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出为中国彩电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产品和品牌是攻取海外高端市场的法宝,海信要通过突破前沿显示技术、加快全球化市场布局,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TCL多媒体中国区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谢帆表示,在“互联网+”转型升级中,作为品牌企业,在转型过程当中还是要以互联网为工具改造企业。
        小米多看副总裁赖永赛表示,小米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在2010年4月成立,回过头来看,那个时间点确实是智能手机很好的“风口”,小米赶上了智能手 机的大发展,特别是安卓的发展。小米电视其实是在手机发展两年以后推出的。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客厅的需求,电视的“风口”很快就到了。

领先品牌的机型数量均降低
        白为民指出,当产业平台规模上升到一个高度以后,更应该提倡“工匠”的精神,真正提高产品的品质,以“产品是王道”的理念来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谢帆也认为,要以“工匠”精神去追求为消费者提供最极致的产品,这是TCL作为品牌企业的转型道路之一。要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扶持鼓励的产业方向,使自己的产品符合未来国内市场或海外市场的需求。
        三星电子总部彩电营销部副总经理刘峻光表示,三星不是以价格为核心竞争因素的品牌,三星有比较深厚的技术储备,可以引导电视机行业的发展,通过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在中国坚持中国本地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战略,将赢得更多的机会。
        董敏认为,未来彩电精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超高清、大尺寸智能电视正成为客厅电视主流,电视机将会回归视听时代。彩电精品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产品系列精 简、主销产品升级两大方面。一方面,2014年—2015年5月,彩电产品系列大幅精简,几乎所有领先品牌的机型数量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彩电 主销产品快速升级。奥维云网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5月智能电视的销量渗透率占到70%,55英寸以上大屏占到21%,超高清占到29%,新兴热 点高色域电视占到2%。尖端技术上,以曲面和超轻薄为两大外观方向的新技术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引爆,两者在五一促销三周中的渗透率分别为2.2%、 1.0%。董敏表示,当前彩电精品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并将成为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基石。(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作品,原载于2015年6月16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5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