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穆 的 魅 力
大约是要放寒假前的一天,吃过晚饭,同寝室的几位进修同学在泛泛交谈,觉得有人敲门,可停下来又没听到声音。还是靠门的同学听到了让别人没有感觉的极轻的扣门声。将门打开,一个老头带着极和善的微笑站在门外,轻声问到:“习智华在吗?”他问的是西北纺织学院来进修的一位老师。“他去找姚穆老师去了。”靠门的同学回答。那老头仍是极安祥地微笑:“打扰啦。”将门轻轻带上。
“他是谁?”他刚一离去,几个同学同时急切地问到。“他就是姚穆!”有见过的答到。“啊,他就是姚穆!”,“姚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老头!”宿舍中的人没谁没读过他主编的《纺织材料学》,很难将西北纺院前院长、中科院学部委员与这样一位极轻地敲门,极轻地说话,穿着一件极普通的青碣色防寒服,没明显秃顶,头发也没有或左分、或右分、或倒背,而是极随意地贴在头上,连眼镜也没带的极平易的老头联系起来。是否太没学者风度,而又浑身透出安祥、自足、愉快,很吸引人。
“该让他进来坐坐,请他在《纺织材料学》上签名。”我提出这样的建议,大家都很赞同。可没有谁好意思再追出去,去打扰这样一位极轻地敲门,极轻地问话,而不愿多打扰别人的“老头”。
一会习智华就回来了,同学们都告诉他,刚才姚穆来找过他,他说在路上碰到了。姚穆来开完会,明天要回学院去,问他有没有事要他帮忙。习问了是清晨的车,又问了纺大派车送他吗?他说上海通宵都有车,清晨车又不挤,何必麻烦领导安排,司机又一大早来开车呢?
学者自有著述来标志自己,是不需要以坐车的大小,随从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
习又告诉我们,姚穆来后,他去专家楼看望他,见他正在看几本小册子。姚穆向他推荐,问他看过没有,他这次来纺大才买的。
姚穆仅在门外站了不到一分钟,靠什么就在我们8166室掀起了一股被我们根据时髦说法而称为的“姚穆热”呢?
1990.2.23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