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苑看市投稿#创业板 缘何能够起死回生 创业板被人誉称为神创板,既然是神,就会有遇鬼灭鬼遇神灭神的本领,何况是众生芸芸的普通投资者。自然会被消灭精光。
昨天受证监会约谈三家勇猛无比基金公司的影响,创业板是黯淡无光,昔日明星个股也是纷纷陨落,黯然失色,两市第一高价股安硕信息跌停,创业板最高市值股乐视网跌停,东方财富跌9.99%,同花顺、万达信息、东方网力、三六五网等个股跌幅均超过6%……暴风科技高台跳水跌逾4%,当日换手率达到31.21%。游资、机构骚动不已。
即使市场一片黯淡,作为政策风向标的新华社继续穷追猛打,旗下经济参考报言辞犀利,新华社转发旗下经济参考报记者评论指出,'中国创业板正在上演的这场史无前例大泡沫的背后,是一幕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联合做庄、散户投资者跟风炒作、卖方研究推波助澜、上市公司配合炒作话题的狂欢大剧。"文章喝声,“泡沫终究会破灭。在杯盘狼藉的餐桌底下,是A股市场种种陋习的集中体现,这些陋习共同制造了创业板市场如今的‘癫狂’景象”。
但是神创板就是神,其心思不是一般人所能洞悉的。就是新华社也不例外,就是记者也不例外。
今天创业板指触底反弹,报3151.72点,涨幅0.32%,但振幅还是比较大的,半日振幅高达3.05%,个股振幅更大,光环新网振幅18.43%,安颂信息振幅10.53%,全通教育振幅10.24%,纵观上述个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公募基金集中持股,而且是单一基金公司下多只基金共同持股,是证监会约谈基金中三家基金公司之一,以爆炒创业板而名闻遐迩。
上述个股缘何能够起死回生,从大跌到大涨,显然与机构高度持股有关,连续下跌将对基金净值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主力资金也参与到市场抛售大军之中,羊群效应将被无限放大,投资者也一定会加入抛售队伍之中,由于持股量较少,船小好掉头,反而跑的比机构欢快,只剩下机构在高位高高站岗,成为孤独的守望者,因此主力资金不会容忍这种局面出现,只能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自己丰厚资金为依托,把股价再次拉起来,希冀有投资者跟风接盘,即使暂时没有投资者跟风接盘,随着股价上涨,投资者情绪可能改变,抛压也会减轻,基金净值不会大幅度缩减。
由于上述机构持股集中度非常之高,而且盈利异常丰富,一般资金不会大规模介入抢反弹,以免遭遇基金阻击,自己成为高位接盘侠,因此笔者认为今天进场资金不是新增资金,而是主力资金的一种自救行为。
但是今天是证监会向市场摊牌是否有向三家基金风控经理约谈事情的最后时间,照理说市场资金不敢贸然顶风作案,大肆拉升股价,进一步激怒管理层从而引发管理层进一步调控措施出台,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中国监管政策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一般来说都是无果而终,这就给了机构资金一个贼胆,拼死一搏,搏一搏管理层不会加码调控,拼一拼管理层不会对自己实施毁灭性打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证监会既不认可约谈基金经理,也不否认约谈基金经理,因此这个消息就存在两种可能,而最知情的就是三家基金公司,作为市场投资者都在高度关注三家基金公司的动向,一旦三家基金公司继续加大炒作力度,就会向市场发出一个错误信号,那就是证监会约谈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投资者尽可以放心炒作,或许今天创业板逆转就是基金经理利用投资者一种逆反心理,通过对敲手段大肆拉高股价,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向市场发送证监会约谈只不过是一个传言,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当然也可能本身就没有那么一回事,而真相是要在收盘以后才会知晓,巧妙的打一个时间差,从而诱导胆大投资者跟风介入,为自己高位筹码派发寻找机会。
从主观上来说,证监会并不希望股指出现大跌,只是希望股市上涨斜率能够平缓一点,今天主力资金通过砸盘权重股,让指数出现明显下跌,而管理层更加看重上证指数的表现,不看重创业板的表现,市场主力资金希望通过砸盘逼迫管理层收回调控政策,这是一招险棋。
由于主力资金实在太过张狂,太过肆无忌惮,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管理层与市场资金的矛盾,从而引发管理层进一步出台调控政策,正如扬子晚报指出那样,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心里也开始“发虚”,生怕后面会再出现什么利空消息,特别是周三证监会留下了模棱两可的话,让周五前大家心里更加忐忑。实际上,这就是管理层想要达到的效果,如果市场真的“听话”出现调整态势,并按管理层的意志继续表现,周五证监会的例行发布会可能也没什么实质性内容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市场不那么听话,拿管理层警示当耳边风,拿新华社警示不当一回事,证监会是不是会被彻底激怒,硬一硬骨头,惩治一下不听话的机构呢?这是一种悬案。但好在时间不长,只有两小时就见分晓,投资者不妨静下心来,观望一阵也何妨。
昨天受证监会约谈三家勇猛无比基金公司的影响,创业板是黯淡无光,昔日明星个股也是纷纷陨落,黯然失色,两市第一高价股安硕信息跌停,创业板最高市值股乐视网跌停,东方财富跌9.99%,同花顺、万达信息、东方网力、三六五网等个股跌幅均超过6%……暴风科技高台跳水跌逾4%,当日换手率达到31.21%。游资、机构骚动不已。
即使市场一片黯淡,作为政策风向标的新华社继续穷追猛打,旗下经济参考报言辞犀利,新华社转发旗下经济参考报记者评论指出,'中国创业板正在上演的这场史无前例大泡沫的背后,是一幕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联合做庄、散户投资者跟风炒作、卖方研究推波助澜、上市公司配合炒作话题的狂欢大剧。"文章喝声,“泡沫终究会破灭。在杯盘狼藉的餐桌底下,是A股市场种种陋习的集中体现,这些陋习共同制造了创业板市场如今的‘癫狂’景象”。
但是神创板就是神,其心思不是一般人所能洞悉的。就是新华社也不例外,就是记者也不例外。
今天创业板指触底反弹,报3151.72点,涨幅0.32%,但振幅还是比较大的,半日振幅高达3.05%,个股振幅更大,光环新网振幅18.43%,安颂信息振幅10.53%,全通教育振幅10.24%,纵观上述个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公募基金集中持股,而且是单一基金公司下多只基金共同持股,是证监会约谈基金中三家基金公司之一,以爆炒创业板而名闻遐迩。
上述个股缘何能够起死回生,从大跌到大涨,显然与机构高度持股有关,连续下跌将对基金净值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主力资金也参与到市场抛售大军之中,羊群效应将被无限放大,投资者也一定会加入抛售队伍之中,由于持股量较少,船小好掉头,反而跑的比机构欢快,只剩下机构在高位高高站岗,成为孤独的守望者,因此主力资金不会容忍这种局面出现,只能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自己丰厚资金为依托,把股价再次拉起来,希冀有投资者跟风接盘,即使暂时没有投资者跟风接盘,随着股价上涨,投资者情绪可能改变,抛压也会减轻,基金净值不会大幅度缩减。
由于上述机构持股集中度非常之高,而且盈利异常丰富,一般资金不会大规模介入抢反弹,以免遭遇基金阻击,自己成为高位接盘侠,因此笔者认为今天进场资金不是新增资金,而是主力资金的一种自救行为。
但是今天是证监会向市场摊牌是否有向三家基金风控经理约谈事情的最后时间,照理说市场资金不敢贸然顶风作案,大肆拉升股价,进一步激怒管理层从而引发管理层进一步调控措施出台,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中国监管政策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一般来说都是无果而终,这就给了机构资金一个贼胆,拼死一搏,搏一搏管理层不会加码调控,拼一拼管理层不会对自己实施毁灭性打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证监会既不认可约谈基金经理,也不否认约谈基金经理,因此这个消息就存在两种可能,而最知情的就是三家基金公司,作为市场投资者都在高度关注三家基金公司的动向,一旦三家基金公司继续加大炒作力度,就会向市场发出一个错误信号,那就是证监会约谈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投资者尽可以放心炒作,或许今天创业板逆转就是基金经理利用投资者一种逆反心理,通过对敲手段大肆拉高股价,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向市场发送证监会约谈只不过是一个传言,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当然也可能本身就没有那么一回事,而真相是要在收盘以后才会知晓,巧妙的打一个时间差,从而诱导胆大投资者跟风介入,为自己高位筹码派发寻找机会。
从主观上来说,证监会并不希望股指出现大跌,只是希望股市上涨斜率能够平缓一点,今天主力资金通过砸盘权重股,让指数出现明显下跌,而管理层更加看重上证指数的表现,不看重创业板的表现,市场主力资金希望通过砸盘逼迫管理层收回调控政策,这是一招险棋。
由于主力资金实在太过张狂,太过肆无忌惮,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管理层与市场资金的矛盾,从而引发管理层进一步出台调控政策,正如扬子晚报指出那样,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心里也开始“发虚”,生怕后面会再出现什么利空消息,特别是周三证监会留下了模棱两可的话,让周五前大家心里更加忐忑。实际上,这就是管理层想要达到的效果,如果市场真的“听话”出现调整态势,并按管理层的意志继续表现,周五证监会的例行发布会可能也没什么实质性内容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市场不那么听话,拿管理层警示当耳边风,拿新华社警示不当一回事,证监会是不是会被彻底激怒,硬一硬骨头,惩治一下不听话的机构呢?这是一种悬案。但好在时间不长,只有两小时就见分晓,投资者不妨静下心来,观望一阵也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