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 “连接”与“失连”本文系解读张博士的文章:
1、眼下的连接是商业驱动,——微信。
2、对空间的“侵占”,就是对时间的“拥有”,也就进入了“商业境界”。拥有时间,就能够拥有“更多”的东西,比方:商业广告带来的利益,这恰恰是互联网盈利模式的法宝。
3、腾讯那些“概念”都是有目的,换言之,都是“肤浅”的。——我的判断很多人会认为比较武断。
4、“连接”显然应该有自己的“界限”。从信息不充分,到信息反应“真是”人们有些“失控”。理论上,连接的界限应该非常清楚,既不能不联系,更不能一体化。人的本性里面,是不允许“相同”的。
5、恕我直言,在我看来,张博士此文后面两段有些陷入了“唯心主义”,表面上看是进入了、“或扯进了”人性这一“本体”,能够彰显社会意义,实则是失去了“理性”——这里指“客观实在”。
6、在“唯心主义”的指导下,必然走向“统一思想”,这就变成了信仰。上文已有说明,人性的本质天然存有“不同”的强烈愿望,说的直白一点:谁愿意“失去自己”。
7、互联网企业“鼓吹”的谬论就在于他们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由于他们走在这条“邪路上”,所以,他们不愿意让人们“失连”,而且是更加“黏糊”,以利于他们“奴役”或“差遣”。
8、这和“名人”效应不同,名人效应有人模仿,但是和本文所说的“不同”不同。
张海勤2013-03-08*2233
今天,是国际三八妇女节,祝天下妇女幸福安康!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谈谈“联系”
comment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