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培育消费新亮点的关键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3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培育消费新亮点 构建开放新格局”记者会上透露,中国的境外购物正在迅速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

 

虽然说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与相关国家免签政策的对接等,国人到境外旅游、购物、消费等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巨。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还不应该有如此惊人的数据,也不应该出现春节期间到日本狂购马桶盖、电饭煲、大米等方面的现象。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的。

 

对此,高部长认为,导致境外采购和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税费上有着比较高的税率,特别是在某些产品的消费税,这是形成比较悬殊价格的因素之一;二是国内的流通成本过高、环节过多,市场仍然存在着在物流方面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减少成本的空间;三是国外品牌商对华的定价政策。因此,下一步将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国外采购和消费回流。

 

很显然,在经济处于下行状态,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并存在通缩风险的大背景下,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也是培育消费新亮点、稳定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把流出去的消费引导回来。

 

虽然说,按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因此,生产是决定性因素。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处于过热或正常状态。如果经济处于相对偏冷或困难状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就会反转,生产不仅无法对消费产生决定作用,还会受制于消费。我国目前所处于,就是这样的状态。

 

众所周知,美国能够再一次站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制高点,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个人消费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拉动美国经济复苏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也正是在个人消费的带动下,美国其他方面的动力也得以充分激活,从而形成强大的复苏合力。

 

中国一直被称之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们也一直围绕这一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外资和外企。凡是进入到中国市场的外资和外企,也确实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回报。然而,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情况看,中国豪侠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尤其是对国内经济和企业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相反,在投资和出口都遭遇瓶颈的情况下,消费这驾马车,不仅没有能够扮演起拉动经济增长主角的角色,反而仍在扮演短腿的角色,以至于经济出现了通缩的风险。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生产就不会这么提不起劲,企业也不会这么困难。真的很难想象,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消费扮演不起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角色,中国的消费亮点到底在哪?毫无疑问,消费外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消费外流,不仅影响了国内消费的增长,影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且改变着国人消费观念、影响着国人对国内消费的信心。

 

汪洋副总理近日表示,大家把全世界都买成了“奶粉荒”。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人境外消费的热情以及对国内产品信任度不强、信心不足的特点。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消费外流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进一步削弱。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中央又被迫出台了许多投资拉动增长的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可以对稳定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消费做支撑,投资政策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作用的持续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培育消费新亮点,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稳定经济预期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旦消费预期稳定了,消费信心增强了,对经济发展的前景和信心也才会增强。

 

在整个经济都处于比较困难、企业运行艰难的大背景下,指望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增强消费动力的可能是比较小的。但是,消费这篇文章又不能不做,且必须做好。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育起消费新亮点呢?笔者认为,减负是关键。

 

要知道,长期以来,高税费、高流通成本一直是困扰消费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增长较快、企业运行较好、就业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可能还没有那么突出。随着经济下行和企业运行困难加剧,这一问题的影响也就越来越突出了。就税费来说,附加在商品上的税费不仅品种多、负担率高,而且非常乱,有价内的,也有价外的,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凡是有收的空间,几乎都被各种各样的税费填满了。实在填不下,就找出各种各样的名目来征收。总之一句话,重复征收已是消费环节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

 

不仅如此,流通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别的不说,仅过桥过路费就够企业和消费者吃一壶的。有关方面的测算是,中国的物流费用是国外的两倍以上。如果再加上各种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罚款和摊派等,最终形成的结果是,生产者不赚钱,消费者也不得益,所有的利益,都被政府以及中间商拿走了。那么,企业还有多大的生产热情,消费者又有多大的消费能力呢?为何国人境外采购和消费的热情越来越高,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国内的商品价格过高、消费成本过大。包括购物消费、旅游消费在内的多数消费都比国外昂贵。自然,消费也就不可能不外流了,消费的能力和信心也就不可能不降低了。

 

如果说增加居民收入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话,那减轻消费负担、降低消费成本还是有办法做到的。譬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半征收路桥费等,那么,商品的价格就可以明显下降。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银行融资成本,也可以让企业脱出更多的盈利空间。一旦减负工作到位,商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消费热情增强,消费也就会回升,境外消费也会回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并迅速传导到生产上,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经济就可以复苏了。所以,要想培育消费新亮点,还是应当在减负上下功夫,在减负上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