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民主:人类的基本权利


——写给女儿的第7封生日寄语

 

当你能够看懂这封信的时候,可能你也很难体会到为什么我要记录下这个话题。不是为你,主要是为了我自己。

当年我在上大学时,第一次读到作家张贤亮在《绿化树》还是其它作品中说:“吃饱饭就是不饿”的时候,我还是很被震撼的!知识和见识,知识和经验,还是完全不同的。

你生活在一个早已实现了基本人权的国度,——马克思也说,国家终究是要消失的。最坏的情况:政府如果不为公众谋福利,国家不过是政客们的战利品。欧盟不就是一个国家消失的例子吗?让相关的各个国家的功能部分地消失了。——你不可能有深刻的体会:关于中国人、或者说在专制社会下生活了2000多年的中华民族,对于民主这类基本人权的渴望,追求了近200年而不可得。

民主,虽然已经被意识形态的官僚们写到了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里,但他们还自诩“保留”着对于“民主”的解释权。法律有解释权,价值观需要解释权吗?——即使是法律,判例法体系,有所谓解释权吗?——民主,难道不是每一位公民的自我认定吗?难道需要一个组织来告诉我们你有没有民主?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

——“我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听起来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命题,如果不是有意说谎的话。——他们是在说慌的概率更大,因为他们一面说着要批判”西方普适价值“,一面将自己的子女都送到国外去留学。贪官们转移资产的事情就不说了,虽然已经超过了一万亿。——我吃饱饭了没有,不需要别人告诉我吧?煽动者们,和政治一样古老。

今天的年轻一代,已经不太关心这个话题了——“80后”们想做“房奴”而不可得,我认为他们和他们的父母“50后”们,是所谓“改革开放”之后,“被牺牲掉的一代”、和“最悲惨的一代”。——我刻意不用一些流行词汇,比如“悲催”。——今天的许多流行词汇,已经在自嘲和游戏的情绪中,将真正的问题丢失了,自我洗脑、也自我瓦解。比如,多数人洋洋自得地自称”屌丝“,讲着自己”逆袭“的成功案例。——所有的精英,都是从草根中拼搏出来的不假,但”屌丝“又是什么?大家都自愿接受了这个”称号“了吗?我只看到导演冯小刚公开反对过这个词。

“90后”们已经不再焦虑房子的事情了,因为焦虑也不可得,也因为他们父母辈的“60后”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最初20年,还是赚了一些钱,好歹都还有一处栖身之所。“90后”今天的流行词是“任性”,我想总还算是有些进步了。

至少在张扬个性——其实,不同词汇也都是不同语境下的个性张扬。哪一代不是这样呢?以前叫”酷“,再以前叫”玩世不恭“——区别在于,从”玩世不恭“、到”酷“、再到”任性“,都是表达个性。哲学视角看,只是“个性表达”其中的”价值观“成分越来越少了;“任性”,基本上是”价值无涉“了。公开的“任性”,就是撒娇。——这是在逃避呢,还是茫然不知?——去年开始热闹的一个词,叫#互联网思维#,倡导者们声称:“体验比价值重要”。真的是这样吗?——即使在商言商,我也追问一句:真的是这样的吗?

你的代际估且可叫作“00后”,而且是在中国语境之外的“00后”;我欣慰的是,你有过中国教育环境的亲身体验。有比较,才有认知。希望再过十年,中国和外国的“00后”(什么是“外国”?视角而已!),不要有太大的认知差别。——几个月前刚刚去美国走了一圈,本意是考察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结果不出意外地发现,中国与美国的技术差距不是更接近、而是更拉大了!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因为中国至今未建立起鼓励创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改革”已经是伪命题了,真命题是“开放”;“放权”已经是伪命题了,真命题是“还权”。这一点不多说了。

如果从学理上讲,中国人、至少是中国有知识的最近几代人,对于民主的学理已经了解得足够多了。无论是欧洲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洛克、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价值观传播;也无论是美国立国时期的托马斯-杰弗逊、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汉密尔顿等“立宪之父”的、一直影响至今的宪政成就;也无论是当代的政治学家如赫尔德的《民主的模式》,或萨托利的《民主新论》,或哈耶克的大量著作,至少让不少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有了观念上的“知识”,和价值取向的选择性。

——我十年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时,大卫-赫尔德是我的老师,我很兴奋地建议他,我来将他的《Models Of Democracy》译成中文。他平静地告诉我,他的好几本书都已经有了中文版——在中国,为什么当年可以翻译的书籍,今天却不能谈论了呢?只有两种解释:或者当年的“政策”是错误的,或者今天的“政策”是倒退的。——“政策”也是一件非常吊诡的事情:政策不是法律,随意性太强;政策不是法治,是人治。

这一百多年来,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可歌可泣、前仆后继地追求民主而不可得。以思想启蒙者来说,从严复开始,包括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等人;这些人不只是人类普适价值的思想启蒙者,也是践行者。

——我当然不是说“民主可以包治百病”,我也理性地看待启蒙价值观在今天的语境下,可能出现的矫枉过正、或激进主义,但任何人决没有以”吃多了会发胖”为借口的“权力”,来限制我吃饭的“权利”。——题外话:多数媒体,放眼看过去,对于"权利"和“权力”这两个词,完全是乱用的。可以判断,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权利”或“权力”在哪里丢失,是浑然不知的。

那么,什么是民主?【定义说】——根据萨托利的定义,其实也不是他的定义,而是经过他梳理、并认定为多数思想家的、达成共识的定义:民主是基于同意而统治——依靠选举中表达的舆论、并对其所表达的舆论负责的统治。

为什么选萨托利?因为他得到了最多政治学权威的公认。另一位被广泛公认的政治学权威、《正义论》作者约翰-罗尔斯这样评论萨托利:“在民主学说上,萨托利堪称我们时代最强大的头脑,他的论证没有真正的对手。”

那么,什么是民主?【条件说】——政治民主决不是唯一的民主,也不需要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按照程序来说,政治民主是所有公民基本的民主、基本的权利,它是实现其它一切民主的必要条件。

那么,什么是民主?【环境说】——你拥有自己基本的人权,你可以选择自己的领导人,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财富分配权的时候,你就是生活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环境当中。更重要的,当你意识不到民主的存在的时候,你才是享受了民主的;就象鱼儿意识不到水的存在时候,它才是自由的;就象你所生活的那个国家、以及很多其它的“西方”国家,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也不需要关心自己的国家领导人是谁。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一直声称的、所谓“因为不是中国的,所以一定是不好的”,这从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除非有人认定自己就是不讲理的。——中国从西方学习的还少吗?从所有学科体系看,除了汉字,哪一个学科体系知识不是西方的?——包括汉语的标点符号、汉语语法,都是百多年前胡适等人在推动白话文转向时,从英语里借鉴过来的。

“吃饱了才不饿”,这是一句真理;虽然,所有的真理实现了以后都像废话,但是任何人没有权力来剥夺我追求真理的权利!

 

 

==写给女儿的生日寄语== 

1-写给女儿的第1封生日寄语:理解成功

2-写给女儿的第2封生日寄语:理解简单

3-写给女儿的第3封生日寄语:理解文化

4-写给女儿的第4封生日寄语:理解宗教

5-写给女儿的第5封生日寄语:理解启蒙

6-写给女儿的第6封生日寄语:理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