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主导的直接融资爆增折射啥


由券商主导的直接融资2014年爆发式增长,2015年第一个月继续增加一千多亿元,其中非公开增发和债券仍然是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22日《上海证券报》)。

 

2014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不景气多年的券商迎来了重重大利好,使其赚的盘满钵满,喜不自禁。笔者认为,这轮股市行情是券商行情,是券商自导自演的行情,券商是最大的赢家。

 

券商赢在哪里呢?出乎意料的是没有赢在传统的主体经营业务上—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而是赢在了资管业务、融资融券业务上。其中融资融券的直接融资和其主导的其他直接融资业务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比如:融资融券业务从去年6月份存量余额的4000亿元到如今的将近两万亿元。不仅成为这轮狂牛的中流砥柱,而且使得券商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一举扭转了多年经营不景气的状况。一个问题提出来了,这种爆炸式增长是否有持续性?

 

笔者多次强调,本轮行情是高杠杆资金助推的行情,其风险已经非常之大。而且高杠杆资金都进入到了金融类股票里,结构性问题非常严重,高杠杆助推的泡沫风险已经非常大。果不出所料,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开始联手治理高杠杆资金入市,特别是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一个去资金杠杆化的监管行动开始了。数据已经显示,受此影响,一月份融资盘流入增速下滑,增量资金和融资盘不断大幅加仓的牛市势头减缓。融资融券这块蛋糕正在被蚕食,同时,扩大规模后劲已经不足了。这将直接动了券商的奶酪。出路何在呢?聪明的券商已经在寻求其他直接融资业务渠道。

 

由券商主导的直接融资在2015年第一个月继续爆炸式增长,增加一千多亿元,其中非公开增发和债券仍然是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这里面主要是券商主导的IPO、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公司债、企业债等债券。这其中IPO、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配股都是这轮狂牛行情的副产品,也是狂牛行情催生的。

 

最值得欣喜的是,各类债券募资657.47亿元,占比高达62.99%。在债券融资里又以企业债居多,1月份企业债的融资金额达329.22亿元。在股市如此火爆行情下,券商主导给企业债券融资热度不减,效果如此之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根据资本市场一般规律,股市行情火爆情况下,债券等其他融资收益率上升、需求小、融资难度增加。

 

企业公司债券融资如此向好,说明券商业务转型已经取得较大成功。过去仅仅依靠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为主的模式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更加重要的是,券商紧紧依靠牛市、几乎是靠天吃饭状况也在变化。

 

以笔者看,券商主导的直接融资暴增,尽管其规模比融资融券小许多,但其可持续性强,对券商经营贡献稳定性高,后劲足。在融资融券被监管部门监管“盯防”严格情况下,一方面其风险已经凸现出来,对股市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已经使得许多投资者面临高杠杆融资风险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再野蛮发展的可能性不大了。券商应该认清这个形势和趋势,自觉地自动自发地把其融资业务重点放在其主导的各类直接融资业务上,从中取得稳定的投行渠道等收入。

 

券商主导的直接融资快速增长预示着高杠杆的融资融券业务正在转向下滑通道。同时,监管部门也正在清查和严管委托贷款、伞形信托以及保险资金等高杠杆资金流入股市。现在就剩下线上P2P和线下高杠杆股票配资一个流入股市通道了。这种股市去杠杆化趋势预示着未来市场走势不容乐观,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投资风险。笔者还是那句话,宁愿踏空,也不要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