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开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含义(图)


 

宣化上人开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含义(图)

阿弥陀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成佛的大智慧经典。
---- 诸葛长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
    对于喜欢国学、喜欢佛法修行的人,都知道、念诵过《金刚经》。
    诸葛长青认为,金刚经是开悟智慧、加速成佛的法宝、渡人舟。
    如果有时间,可以多看、多念诵《金刚经》。
    世间流传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著名的话,就出自《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开示的佛经。
    佛祖释迦牟尼佛应弟子“须菩提”要求开示的
    六祖慧能大师更是因为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得度。
    如果你修行路上十分缓慢;
    如果你学佛修行感到很多烦恼;
    如果你学佛修行总是没有飞跃......
    诸葛长青建议有缘者反复念诵《金刚经》,金刚经会让你智慧飞跃、解除烦恼、加速飞跃、加速成佛成道.......
      那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如何迅速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诸葛长青推荐大家看看宣化上人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这里,诸葛长青把当代高僧、弘法利生、功德无量宣化上人开示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标题含义,分享给有缘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什么含义呢?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部经在这个般若时里边说的。论到五时八教,这属于别教,是般若时;第四般若时,也就是第四时。在这个四教里边,属于别教。佛说的般若部,有六百多卷。这《金刚经》,是六百多卷里边其中的一卷。 
  讲起般若部,这个《般若经》非常重要。怎么显出它的重要呢?佛说这个般若部的时候,用了二十年;二十年说般若,在这二十年说了六百卷的《般若经》。最后,佛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个《般若经》,将来大兴于震旦;震旦就是中国。 
    《金刚经》这一部经是谁翻译的呢?这一部经是在姚秦的时候,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那么是不是这一部经就单单鸠摩罗什法师翻译过了?不是的。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这部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这个皇帝呢,最初是叫姚苌。姚苌死了之后,就是姚兴继位。在这一个时候的朝代就叫姚秦。在姚秦前边就是苻秦。苻坚,是被姚苌杀死的,所以改了朝代就叫姚秦。在这个以前,秦始皇那时候叫嬴秦,所以现在,注明这个时代就是姚秦的时代。姚秦的时代,在长安那个地方,在中国,正统的时代是在后晋,司马懿的后人那个晋朝,那个时代。诸葛长青: 阿弥陀佛。我们要感恩鸠摩罗什为我们翻译的金刚经。
  “三藏法师”:“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因为晚间讲《法华经》,还讲这个鸠摩罗什法师,现在这儿就简单讲一讲,晚间再详细讲。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经藏是属于定学;律藏就属于戒学;论藏就属于慧学。经律论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戒定慧,所以叫,经藏、律藏、论藏:这合到一起叫三藏。“法师”:甚么叫“法师”呢?“法师”两个字就是以法施人,以佛法布施给人,所以叫法师。那么又有一个讲法,是以法为师,以佛法做自己的师父,所以这就叫法师,以法为师。这个法师,又有好多种。有讲解的法师,就讲经说法这个法师。有的就是读诵法师,读诵经典,这也叫法师。那么讲解的法师就是给一切的人,讲解经典。读诵的法师呢,就是为人读诵经典。 
  那么读和诵又有甚么分别?读,对著本子来念,这就叫读经;不需要本子来念,这就叫诵经:对本曰读,离本曰诵。离开这个书本子,这叫一个诵,这读诵法师。又有书写的法师。书写就是用笔写经典,抄录经典,给你写一部经,给他写一部经,这写。那么你或者是讲解,或者是读诵,或者是书写,或者受持;受持,就自己给自己念。读诵有为人读诵的,有为自己读诵的。受持的法师,就是专专为自己来受持。我念这个经,给我自己念经,不为众生回向,这个受持法师。 
  以上所说这个种种的法师都叫法师。但是有的不是三藏的,有的或者祗读经藏,或者单单研究律藏,或者单单研究论藏。那么单单研究一种,这就不能称三藏法师。我们这一位法师,他三藏通晓:经藏,他也明白;律藏,他也明白;论藏,他也明白:所以这通达三藏,这叫三藏法师。这个法师是谁呢?就是鸠摩罗什,就是那个在小孩子的时候,头顶起来那一个钵,自己生了分别思量心,就顶不动。那时候相信就会叫妈了,就是那位法师。 
  那么这“鸠摩罗什”,听来听去,甚么叫“鸠摩罗什”?这个意思是甚么呢?这个意思是很有意思的。不是像昨天我讲那个天,没有意思。昨天我讲那个“天”字,说天字,才没有意思。为甚么没有意思?它是自然,自然为义,那么自然就是没有意思。这个鸠摩罗什法师,这个名字真有意思。有甚么意思呢?这是梵语,“鸠摩罗什”翻译成中文,就叫“童寿”,说他童年而有耆德。虽然他年纪很轻的,可是他有老人的德行。 
    他一天就可以读诵一千首的偈颂。这一千首偈颂,每一首就有三十六个字。这一千首偈颂就有三万六千个字。你看!这三万六千个字,他一天就背诵熟了。这一部《法华经》,他祗需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把它背得出了;一部《法华经》,两天就可以背得出。所以他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他的这种德行,这种道德,和那个老人是一样的,所以叫童寿--童年而有耆德。这个耆德呢?就是有老人之德,有老人的这个德行。所以他的名字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他翻译这一部经典,在《大般若经》里边,它是第五百七十七卷。那么在这个四处、十六会里边,它是第二处第三会所说的这一部《金刚经》。
    一、“金刚”含义。
    宣化上人:“金刚”。什么叫“金刚”呢?怎么又“金刚般若波罗蜜”?什么叫金刚呢?我告诉你,就是金刚心。金刚心也就是金刚性,也就是金刚的般若。金刚的心也就是金刚性;金刚性也就是金刚般若。说出来这么多的名,合而言之是一个。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名呢?你不知道这一个,知道那一个;你不知道那个,就知道这个;你那个、这个都不知道,你又知道这个般若。所以多举出几个名字来,你张三也就是那个张和,也就是那个张老三。这么说好几个名字,你就认识他。这金刚也这样子。
  那么金刚怎么说是自性呢?我们这个自性,是永远不坏的。我们这个金刚自性也就是金刚心,金刚心也是永远不坏的。我们这个金刚般若,就是实相般若。这实相的般若也是永远都不坏的,永远存在。诸葛长青认为,佛祖释迦牟尼佛通过这部《金刚经》,开示我们要有金刚之心、金刚之力,勇往直前,持续精进,突破烦恼,开悟智慧。
  所以这一部经的名字,这“金刚”是个比喻;“般若波罗蜜”是法,这一部经就是法喻为名。在七种立题里边就是法喻为名,以金刚来做比喻,比喻般若。
  那么这个讲法固然是对,可是不如我说它是金刚心、金刚性、金刚般若。这个般若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心也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性也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就是什么呢?“金刚”,不要比喻,比较直接了当。这个讲法,是很少人这么讲的。可以说是这样,一般的法师,要是对金刚般若波罗蜜没有认识的,都不这样讲。怎么样讲呢?都作法喻为名。我现在是不是不以法喻为名?也是用法喻为名。可是我把它合成一个,这个法也就是喻,喻也就是法,法喻是一个。分而言之,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合而言之,也就是《金刚经》。所以普通中国人叫它叫《金刚经》,没有般若波罗蜜。那么再可以说,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经》。
  所以这法,我常常对你们讲,应该讲活了,不要把它讲得死板板的。所以现在把它讲成一个也可以,讲成两个也可以,甚至于讲三个、讲四个都可以,这没有一定法!《金刚经》里边说“无有定法,是名般若波罗蜜多”。你要把它讲成死板板的,好像那个丁是丁,卯是卯,总有一定的,那就成一个不活动了。
  我们讲来讲去,究竟“金刚”的这个意思,我还没有明白。你讲一个也好,两个也好,三个也好,但是讲了这么多个,我还没明白!这怎么办呢?那好了,我现在再给你把它解释解释。
  金刚具足三个意思。三个意思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坚固;第二个就是光明;第三个是锐利,也可以说锋利。什么叫锋利呢?就像那个刀刃,非常锋利,非常快,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这就是金刚。削铁如泥,砍到铁上,就好像砍到那个泥上一样,一点也不能挡得住它。金刚的体,是坚固的,金刚本体是坚固的,不坏的。它不为一切所坏,它坏一切所不能坏的。坏一切所不能坏的,就是什么呢?摧伏天魔,制诸外道。
  天魔外道这种邪知邪见,是不容易制伏的。可是你有这个金刚的体,就把这个天魔外道都给它破坏了,这金刚体是坚固的。金刚的相是光明的,金刚,它是透明体的,光明的。光明而不为一切黑暗所破坏,而它能破坏一切的黑暗。所有世间一切的黑暗,你有金刚都可以把它破坏了。说那是破坏主义,你破坏这黑暗,才能得到光明!这是破坏邪法,而不是破坏正法。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能久住了。所以,这是破坏一切的黑暗。金刚的用,它的功用,是锐利的。这个锐利的,也是无坚不摧,无邪不破。
  讲到这个金刚心,我们一般人不要误会了,以为是我们胸腔里边这个心。这个心,是个肉团心。这肉团心,没有什么用。这肉团心,它的形象犹如一个倒挂的一朵莲花这么样子。白天,它就开了;晚间,它就合上。合起来,像一个倒挂莲花一样。开,什么时候开呢?这个心里边有孔,那个孔窍白天它就开了;晚间睡觉的时候,那孔窍就合上了。所以这个心,是个肉团心,没有什么用处。那么还有一个心,叫妄想心。妄想心又叫第六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它的识:眼有眼识,耳有耳识,鼻有鼻识,舌有舌识,身有身识,意有意识,这叫六识。在这个第六意识,一般人以为肉团心是他的心,这是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又以为他这妄想心是他的心,就好像《楞严经》上——听过《楞严经》有这么一段文,你们还记得不记得?这一段文是这样说的,“佛告阿难:此非汝心,乃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认贼作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这一段经文,有人记得吗?
  这一段经文,是很要紧的。这一段经文就是说的这个第六意识尽打妄想,它妄想这本领非常大。它这个打妄想,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它不要坐火箭,就到了月球去,不要借着火箭的力量。他这一个打妄想,月亮在那儿,跑到那个地方去了。一瞬间打妄想又到了西天,一瞬间打个妄想又到了东土,什么地方都可以打。你想到日本,你打着妄想,日本那个街道,就现在你这个眼前了。你到过德国,到过法国,到过你所到过的地方,你这一打妄想,也到那个地方了。现在一般人研究到月球去,这由什么造成的?就都是由这个妄想。现在打这个妄想,就要实现这个妄想,这都是从第六意识发生出来的。所以,这第二是妄想心。
  阿难就认为妄想心是他的心了,对佛讲,但是佛就告阿难,“此非汝心”:这个不是你的心哪!那么是什么呢?“乃是前尘,虚妄相想”:这是一种前边的尘相,“虚妄相想”,虚妄的那个相,是由你那个妄想生出来的。“惑汝真性”:迷惑你自己的真性,把你自己的真性迷惑了。“由汝无始”: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你都认为它是心了。“认贼作子”:你认贼作你的儿子啰!“失汝元常”:把你自己本来固有的珍宝,都丢了。原来常住不坏的那个宝贵的性,宝觉,明心,都失去了。“故受轮转”:所以就在六道轮回里头出头没,这么样子,总也无有了期。这一段文就是说这个妄想心。
   诸葛长青:为何人们总是烦恼多?总是修行进步慢?主要原因是内心妄想执着太多。去掉妄想欲念,内心就会保持清净心,加速成佛。修行路上,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自己是否有金刚之心?是否勇猛精进》?
  那么第三是什么呢?真如心。这个真如心,也就是实相的般若,也就是实相。这个真如,这个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说它大,没有再比它大的;你说小,也没有再比它小的了。没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小的,也没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大的,这叫真如,真如心。这个心,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心,这心有这三种。诸葛长青认为,我们要有一颗造福社会、造福苍生的大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就会迅速飞跃智慧,真实不虚。
   二、“般若”含义
   宣化上人:“般若”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这两个字已经讲一个大概。现在讲这个“般若”。什么是般若?“翠竹黄花,无非般若”,这个绿的竹子和这黄色的花,这都是般若。般若是印度语,在五种不翻之中,它属于“多含不翻”。因为翻过来中文,只可以翻译一个意思,而不能翻译它这样多的意思,所以不翻。那么多的意思有多少呢?有三种般若。这三种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现在讲这个“般若”。什么是般若?“翠竹黄花,无非般若”,这个绿的竹子和这黄色的花,这都是般若。般若是印度语,在五种不翻之中,它属于“多含不翻”。因为翻过来中文,只可以翻译一个意思,而不能翻译它这样多的意思,所以不翻。那么多的意思有多少呢?有三种般若。这三种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智慧只有一种的意思,所以就保留它原来这个梵语来尊重,不翻;尊重这个般若,所以就不翻它。般若有多少呢?光这个《般若经》,那就有很多。本来是说有八部,但是详细地分析来,它有十个种类的般若。十个种类的般若都是什么呢?
  第一是《大般若经》。这《大般若经》有多少?有六百卷。我以前不讲过吗?玄奘法师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桃开六度。那个桃花在这一年之中,开了六次。不是说六年开了六次,要六年开六次,那是很正常的。在这一年之中,桃花开了落;落了之后又开;开了又落。那么大约两个月开一次,一年十二个月开六次,两个月一次。虽然我没有看见,但是也不会相差太远,这叫“桃开六度”,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大般若经》,就有六百卷。
  第二,《放光般若》。放光,佛放光而说这个般若。有多少卷呢?有三十卷。
  第三就是《摩诃般若》。这摩诃般若也是大般若。但是这个叫《摩诃般若》,和那个《大般若》又不同了。这个有多少卷呢?也有三十卷,这第三是《摩诃般若》。
  第四,叫《光赞般若》。由佛放光而赞叹说这个般若,这是第四。
  第五,叫《道行般若》。道,就是道德那个道;行就是行为的那个行,行走的那个行。《道行般若》,这是第五。
  第六,《学品般若》。这个《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这每一种有十卷,这合起来也是三十卷,这就六百九十卷了,这是第六。
  第七,叫《胜天王所说般若》,这有七卷。
  第八就是《仁王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有两卷。
  再第九是《实相般若》。有这个《实相般若》,一卷。
  第十是《文殊般若》,一卷。这合起来大约是七百零一卷。这是《般若经》。
  不是说,知道这个般若有这么多够啦!那么,他在什么地方讲的?讲了多少处?有多少法会讲过般若?这我们也要知道的。我们研究般若部,对于这些个问题,虽然是一些个皮毛,但是也都应该明白的。那么这个《般若经》,说的有四处说般若部,四个地方说般若,有十六个法会,都是说这个般若的。四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诸葛长青:阿弥陀佛。佛祖释迦牟尼佛在四个地方讲法,给人类留下了智慧宝库。
  第一就是王舍城,鹫峰山王舍城,就是室罗筏城。鹫峰山就是灵鹫山,这儿说了七会。第二就是给孤独园,说了七会,就是现在这个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这个地方,这是第二。第三呢,是在天上说的。什么天呢?他化自在天。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宝藏殿,说了一会。第四是在竹林园白鹿池的旁边,说了一会。这合起来是四个地方,说了十六会。你看!王舍城灵鹫山七会,给孤独园七会,这十四会了,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这十五会,再加上竹林园白鹿池的旁边,说了一会。这统计起来是十六会,四个地方,这是般若。我们要知道这个般若有多少种,有多少会所说的,这是应该知道的。
  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哪一个地方所说的呢?是在哪一会呢?这要应该知道的。这是在第二次,在给孤独园。你看那个经文上不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所以我说这个在第二会,没有错的,绝对不会错的!为什么?如果错了,我也不讲了。这是在第二处的第二会所说的这一部经。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这个《大般若》六百卷里边的第五百七十七卷。你要不相信,也可以去查一查看,这第五百七十七卷。那么这是这一部经的来源,它的历史。
  那么般若,由这个文字般若而起观照的般若;由观照的般若,而达到实相的般若。什么叫文字般若?就是我们看这个经文,这不有文字?这叫文字般若。那么文字般若,你要没有观照的智慧,光有文字,你看来看去也是不懂的。你不懂就是没有般若了;没有般若就是没生出智慧了。这智慧本来是你有的,但是没有栽培灌溉,没有用般若的水来灌它,所以它就不生出来。不生出来,你就没有观照的智慧。你没有观照的智慧,没有观照的般若,你就不明白实相的般若。你必须要有观照的般若,以这个正观的智慧来观这个般若,然后才能达到这个最后的目的,这实相般若。般若大约的意思是这样子。
   三、“波罗蜜”含义
    宣化上人:“波罗蜜”:有的人说波罗蜜是甜的。不错,波罗蜜是甜的。中国有那个菠萝,那个菠萝就是 before, we had this?叫菠萝。这个波罗蜜是甜的,不错。但是这个波罗蜜,不单是甜的,而且是甜中的甜的,是怎么样呢?离苦得乐。这是把苦离了而得到乐,这就是波罗蜜。什么叫波罗蜜呢?这波罗蜜也是印度话。这印度人,什么事情做好了,就说波罗蜜。这个事情做完了,也说波罗蜜了。就像英文说 finish,这个意思,英文是 finish,完了。这个波罗蜜,说这个事情做得好了,叫波罗蜜。
  波罗蜜翻译成中文,叫“到彼岸”。什么叫彼岸呢?我们现在在旧金山到奥克兰去,或者在这个桥上走过去,或者坐船过去。这从这一边到那一边了,这叫波罗蜜了,这叫到彼岸。
  这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譬如你到小学里边去读书,在小学校里头毕业了,得到小学文凭,这是波罗蜜了。你到中学,由开始到最后,得到中学的证书了,这也叫波罗蜜了。你由大学开始,把大学读完了,这也叫波罗蜜。你由这个学士得到硕士了,这也是波罗蜜。由硕士得到博士,这也是波罗蜜。那么,为什么讲这么多?讲这么多,你就懂这个波罗蜜的意思了。
  我们现在是由什么地方呢?由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这个烦恼,就是好像个海似的,到涅槃的彼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这也叫波罗蜜了。这个波罗蜜,说起来,什么都可以说是波罗蜜。你这儿坐禅,没有开悟,你从现在开始坐禅,等到你开悟了,这是波罗蜜。好像我们今年夏天这个暑假楞严讲修班,这一开始的时候,这是此岸,等终了,把这暑假三个月零六天的时间都圆满了,这也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了。这是般若波罗蜜了!(笑)总而言之,把什么事情做完了,又是很圆满,这都叫波罗蜜。诸葛长青认为,修行学佛路上,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走向幸福智慧彼岸的目标。一般可以把回归佛界看做是“回家”。经常提醒好自己,要时刻记得“回家”,不要在外流浪了,流浪的日子是很苦的。
  我们现在修佛法,一开始这是很难懂的,所以有的人听一次,就不感兴趣了,不来了。为什么呢?这个是最不容易的了。第一要有善根;第二,要有忍力,要有这一种的,认为佛法比任何的事情都重要。我如果不明白佛法,那我就是好像没吃饱饭一样。我所以一定要去听经闻法,比到饭馆子去吃最好的东西,都没有这么香。你要有这么一个,好像吃东西,又好像你这个欲心,贪欲你所愿意的东西。那么你所愿意的东西是什么?我不知道,你自己会知道的。你把这种最欢喜的这种的心理,放到这个听经上。听完了,这也是得到波罗蜜了。这波罗蜜,讲起来,那太多了。
   四、“经”的含义
     宣化上人:这个“经”的意思,已经讲好多次了。那么再重复一下。经者,径也。做什么的径呢?就是修行的一条径路。由这个生死的路,走到没有生死的那条路去,就是从凡夫可以达到圣人,达到佛的境界,这条路。你想要从凡夫走到佛的果位上去,必须要依法修行。这个法就是经。昨天我不是讲那么多的意思了吗?这个“经”又有一个意思。阿弥陀佛。诸葛长青认为,宣化上人讲解的路径、方法意思非常好。我们有了前进的路、有了前进的方法,就会加速前进了。经,也是渡人舟啊。
  今天我再给你们讲多几个意思。什么意思呢?就叫“出生”。这个意思就出生,从这个出——就是出来了,生出来了。这从佛口生出来的,这个是经。
  又有一个意思,叫“显耀”。显,就是显露的那个显;耀,就是光耀的耀。这个经典,能把世界都照得光明了,这个是显耀。
  又“经”是一种,永远不变的一种方法,所以叫“常”。无论你古往今来,这经典是不变的,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是不增不减的,所以这叫经。
  又有“贯”的意思。这贯,就是贯穿起来,把它串起来,这一行一行的经,从开始到最终,这是贯穿起来。贯穿起来什么呢?义理,把义理贯穿起来,贯穿圆满了,这是贯。
  “摄”,昨天我们也讲,就好像吸铁石似的,把所有的众生都吸收来了。众生,就等于铁,那个经,就等于吸铁石,把众生都吸到这个吸铁石上来了,就是令众生都完全明白佛法。这个摄,摄所化机。
  又有“法”的意思。这个法,就是所有一切人,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去。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都遵守这种的法律,这种的规则,所以这“经”就有这么多的意思。
  那么“经”还有一个意思,我不妨和你们大家再讲一讲。这个“经”字的意思,前边讲了很多,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涌泉”。涌就是从地里边涌出来的这一个水泉,好像水似的,从地里涌上来了,这涌泉。涌泉的意思,涌出来这个泉水,普润大地一切众生,令大地众生都得到法喜充满了,都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涌泉也是这个“经”的意思。
  合起来,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这个经的名字。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有缘者,借助《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智慧,走上智慧超群的正确道路,乘上智慧渡人舟,奔向幸福智慧的彼岸。    
         五、《金刚经》部分名句智慧语
          这里,诸葛长青把部分《金刚经》名句智慧语分享有缘者。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5.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2.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3.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祝福天下孝亲尊师、止恶行善、努力奋斗

持续忏悔、放生、施食、念诵、吃素有缘者

富贵吉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早成果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南无弥勒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南无灵吉菩萨。南无韦驮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

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平台

(zhuge896)
可以通过zhuge896加入或者扫描加入

 
宣化上人开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含义(图)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公益平台,欢迎喜欢国学的有缘者加入。 
共同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实践国学。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
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更多关于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素食、国学、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http://blog.sina.com.cn/ssskkk
1、改运方法:反思忏悔、止恶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dxua.html
2、改命运:孝父母+五合一+止恶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ujl.html
3、如何忏悔:忏悔仪轨忏悔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i.html

6、诸葛长青放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9_1.html

7、诸葛长青施食仪轨(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8、诸葛长青施食仪轨(图画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ree.html

9、诸葛长青施食仪轨(视频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uygr.html

9、诸葛长青火供仪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vbc2.html

9、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10、施食提醒:添加大佛威猛金刚神咒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h0d.html

11、施食回向地狱:怎样回向地狱众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5.html

12、施食提醒:施食可以回向天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sij.html

13、如何念佛:念佛仪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h.html

14、诸葛长青念诵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5_1.html

15、诸葛长青佛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6_1.html 
   16
诸葛长青素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2_1.html

17、诸葛长青道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7_1.html  

18、诸葛长青儒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5_1.html       

诸葛长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